边关古镇的空间景观与文化变迁——以新平堡调查为例
2014-12-25刘彦
刘 彦
(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
2010年8月18日、19日,调查组一行五人赴天镇县新平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此次前往调查地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西、北依山与内蒙古兴和县相邻,东边隔河与河北省怀安县相望,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由于新平堡镇地处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业往来的中心。千百年来,这片土地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混居之地,形成了以军事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于一体的边塞文化景观,这些独特鲜明的历史文化印迹深深渗透于当地的日常生活之中,传达着古镇的社会发展、历史变迁与民众精神生活。
一、新平堡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概况
新平堡镇地形为典型的“两山夹一川”,总面积为184平方公里,平均海拨在1100米以上。据光绪庚寅版《天镇县志》载,“两山”应为堡北的双山和堡西南的驼山,“双山在新平堡北边墙外,去县六十三里”,“驼山,延乡水所经也。在新平堡西南。”[1]源于内蒙古的西洋河,从该镇中部缓缓流向河北省西洋河水库。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土豆、谷子、黍子、黄豆、油菜、胡麻等。新平堡镇交通发达,马走国防公路、柴黄路纵贯全镇,东与110国道相连,距丹拉高速公路不足30公里。新平堡镇为纯农业乡镇,全镇辖22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总人口1.475万人,2007年统计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为1150元,是全县最贫困的乡镇。
新平堡镇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周朝属代国,战国时属赵国,称“延陵邑”,秦代设置“延陵县”,东汉又改设为“延陵乡”,元代属兴和路。明代沿长城修建的城堡不计其数,主要作屯军之所,但部分城堡军民混居,天镇新平堡即是最典型的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新平堡自古时便在军事和商贸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宣大三镇图说》中关于新平堡有载:“本堡该路将驻之地设在山后出山口若莺嘴,然东为宣镇西阳河藩篱,南为瓦窑天城屏翰,嘉隆间节被人犯今五路台,吉松木儿及守口夷人俱在古城并榆林旧县等处,住牧内水泉儿沟,榆林县川极冲,若虏从此入犯,投南则大同镇兵马全力拒堵,投东则宣镇兵马可以拒堵,今虽设有市口,诸酋往来交易颇称恭顺,脱或渝盟,此为首祸之地不可不严饬也。”[2]据光绪十六年《天镇县志》“关隘志篇考”中记“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隆庆六年增修,堡城砖砌,周三里有奇,系延陵故城。”其中所述新平堡城为嘉靖1544年土筑,隆庆六年砖包,其寻建城选址与东方宣镇、大同镇、榆林等处皆有联通,为战时重地。同时又记有设市口之事。明代隆庆四年(1769年),新平堡被确定为国家级蒙汉马匹交易市场,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二、新平堡的空间格局与文化景观
新平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系统,拥有极高的完整性,边界明确,脉络清晰,堡寨聚落由各具特征的民居、街巷、商业建筑和防御古堡等要素组成。整个城镇体系形成了以军堡、长城等军事设施为外围防御构件和以民居街巷等为内部生活区域组成的村落空间,内外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历史的长久积淀在新平堡境内留下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而围绕这些军事历史景观所产生的民间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演进中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丰富的文化宝库。
在以新平堡为中心的文化空间内,历代建有大规模军事设施和社会文化景观,其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由于民族的迁移,这一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不仅是一个民族形成的,也并不是在一个时期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不同的社会要求而发生形成。目前境内存留有赵、汉、北魏、明四代长城近50公里,其中以明长城最多,保存居全省前列,边墙军堡、边墩、烽墩、控军台、炮台等都有较完整的实物。列表如下:
新平堡城内现存主要的商铺民居主要有:
表2 现存商业、民居等建筑景观统计表
从现存遗迹和建筑来看,新平堡在经过了长久的历史发展之后,其空间格局保持了明代的基本状态,现存一些设施遗迹和文化景观勾勒出了新平堡这一边关古镇在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中生长发展的基本样态,也承载着这一地域社会延续数百年的文化传统。其中,更应为我们所注意的是,新平堡在历史的变迁中其功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军事重镇到商业要枢,而这样的变化对新平堡的文化传统不断注入新鲜的元素,从而构成了一个集军事、商业、民俗等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生态空间。保存至今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有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也同时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义。
表1中所列具有军事性质的长城、军堡中,最早有战国时期赵国和北魏时期的遗存,现存大部分遗迹为明代所建,新平堡境内这些早期具有纯粹军事防御功能的城与堡构建起了这一区域最早的空间格局,成为与得胜口、杀虎口、偏关齐名的边防重镇。因此,从早期新平堡的军事功能来看,军堡与长城这些设施分别是构筑边关防御空间的重要支撑点和联结线,台墩、烽台、炮台等附属设施则起着防御的实际功能,由此形成的新平堡早期空间格局则更多体现出联系宣城、大同、右卫等地的宏大时空特征,区域内发生的活动更多是与军事相关国家行为,民众日常生活处于次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矛盾至清代得到缓和,社会发展逐渐趋于稳定,新平堡的防卫功能渐渐淡化,商贸与居住功能则得以彰显。社会活动的中心由原先的军事堡垒转向鳞次栉比的商业街巷和安居乐业的民居建筑,空间文化景观的发展重心由军事城堡转向了社会日常生活的商贸居住等方面,表2中所列永和成布匹行、郑氏点心铺等商业建筑的规模发展突出的表现出了这一转变过程,城堡建筑代表的外向型空间扩展渐渐变缓以至停滞,而新平堡城内商铺、街巷、马市等发展迅速,民众在新平堡的空间活动更多集中于城内,商业文化活动日渐频繁。由此,新平堡的空间格局与早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已渐渐脱离了由长城、烽台、军堡等联系而成的边关防御空间体系,而是进一步加紧了与地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的吸纳与发展,新平堡的文化内涵具有了一定独立的发生发展空间,玉皇阁、货栈、庙会等文化景观应势而生,社会性的民俗生活文化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构成了今天新平堡文化传统的基本样态。
因此,新平堡现存文化景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其政治、军事、经济等社会地位的变化,因军事防御而建的城堡、长城、烽台等成为了构建新平堡基本空间格局的基础,可以说是具有外向型的文化景观。而商铺街巷、亭台庙宇等则在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了了满足新平堡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内在要素,所构建起的文化景观系统是一个较为集中而自得的空间体系。
三、新平堡的文化景观与社会日常生活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时代的印迹。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记录着一个地域社会的生长发展历程。新平堡境内分布着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遗产,见证着该地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也成为多民族、跨区域社会文化、民俗生活交流的重要载体。上文我们将新平堡现存的文化景观从空间、功能、时代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基本的划分,即分为早期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的长城、军堡、烽台等文化景观和以商贸生活功能为主的商铺民居、庙宇等文化景观两个大类,与之相适应也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生活模式和文化形态,共同记录着新平堡的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状况。通过调查,流传于该地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庙会
庙会亦称庙市,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发展完善起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节日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新平堡镇作为明清古堡,从明初开始就有庙会,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庙会:
1.玉皇庙八星会
正月初八的玉皇庙八星会,由堡内外富户和商会出资组织,会期五天,无商贸活动,有鼓匠班的对台赛,走灯、狮子、龙灯、寸跷、大头人等民间艺术活动。
2.真武庙大教会
三月初三日的真武庙大教会内容包括迎经、坐法台、跑五方、埋旗杆(俗称埋经杆),每日都有经、鼓、法事活动,加上赶集商贸活动,十里八乡民众云集,场面壮观。
3.关帝庙会与龙王庙会
每年五月初十到二十为关帝庙会,五月十八为龙王庙会,国泰民安奉关帝,日烈干旱敬龙王。北方十年九旱,龙王庙会渐兴旺。届时邀戏班、马戏等为庙会演出,初十八有祈雨领牲活动,且有四面八方商贾云集于此,至今的五月十八物资交流大会即源于此庙会。
4.城隍庙会
每年阴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各一天,主要有上坟、添土、烧寒衣、烧纸钱等活动。另有几个壮汉抬着城隍爷像出府,在四大街八大巷绕一圈后移放在镇虏门外的孤魂庙,晚上再抬回城隍庙,并让一人戴面具骑马背印陪同城隍爷同行,有鼓匠吹奏,凡路经人家须焚香敬纸,用供品迎接。
(二)祈雨
新平堡镇西洋河沿线的村子一直流传着祈雨习俗,其中大营盘村祈雨活动影响较大。与别处不同,大营盘村求雨的庙宇地点有三处,为胡神庙、黑龙庙、双山。遇天旱时,村里用两班人,每班4人,皆头挽黑手帕,插黄表旗,赤脚,再选12岁左右金童6人,并由人赶羊,背酒,背水,背炊具,拿香纸,组成一支20多人的祈雨队伍。分别经三墩店、三道沟到胡神庙求雨,如不应第二次经三墩店、义和坝、柴家夭上黑龙庙求雨,仍不应再去双山主峰求雨,如此直到降雨。①2010年6月20日,祈雨基本情形据新平堡镇大营盘村苏风兵(72岁)老人讲述。调查人:王瑞,35岁,初中,调查地点:大营盘村。在这三处祈雨场所形成的空间里,两座庙宇、双山成为了构建村落文化传统的重要文化景观,沿续百年的祈雨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模式记录着当地民众的生活史。
(三)九曲黄河灯
新平堡大营盘村,解放前每年在元宵节前后三日举行盛大的九曲黄河灯会,当地人称“灯游会”、“九曲阵”,十三日点灯,十四日开始,十六日过了子夜结束。此阵以九曲为图,内设三百六十杆旗,中曲设庙楼一座,供奉三霄娘娘,有东西仪门,四方四正的四处城壕,象征四象。仪门对面设置本县城隍、关帝、财神。游人东门入,西门出。灯阵按照“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九宫”而设计,共分为九城,中为紫禁城,其他八城为乾城、坤城等,九城之间为长街,供游者来往观灯。②2010年6月15日,据新平堡镇大营盘村翟耀(72岁)老人讲述。调查人:孙世明,45岁,中专,调查地点:大营盘村。
九曲黄河阵整个布局如古代战阵,而其设计布局则将村中诸多重要文化景观集于一处,如城隍庙、关帝庙、财神庙等。在元宵节期间,民众习惯的日常生活运行轨迹都发生了变化,庙宇、街巷等文化景观都在九曲黄河阵的仪式空间里发生了转变,打破了惯常的空间秩序和生活节奏,文化景观不再是固定的活动空间,而是经过民众的再造,实现了高度集中和与民俗生活的紧密结合。
庙会是以庙宇为中心而形成的民俗活动,如果这是一种与文化景观紧密结合的日常生活样态,那么在新平堡还有着许多与民众生活区、街道、民居、风物相联系的民间文化样式。
(四)风物传说
庙会、祈雨等民俗活动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并参与其中的现实活动,常常与特定的文化景观相联系,并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下进行。此外,对于地方文化景观和生活的文化空间进行描述解释的口承文艺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此次调查中搜集到与新平堡地方风物、地名相关的传说共有8则:《新平村凤凰台传说》、《好汉坟的传说》、《早种晚收的谷子》、《平远堡马总兵传说》、《“康”字湾传说》(一、二)、《李世民与桦门堡传说》、《芦草叶上牙印》。传说内容或为对新平堡风物的解释,或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创造性解说,好汉坟、康字湾、桦门堡等一系列地方文化景观成为了民众口述历史中的重要元素,而这些口承文艺也成为了新平堡地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
四、结语
我们讨论村落文化景观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时,一方面要注重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文化,着重了解村落文化景观在构建村落文化传统的体系中,各自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如新平堡的城堡、烽台、民居、街巷等设施的功能;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历史的回顾,将这些文化事象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来理解,一个地方传统的构建常常是从实际的社会需求出发,这种需求可能是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当然也有民众精神层面的以及文化生活的需求。但民众精神文化层面对于文化景观的改造常常是一个村落内部运行追求和谐有序的自觉需求,由此产生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模式是基于一种合宜性选择之下的集体创造,记录着村落的发生成长历程。文化景观在民众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意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其原初的实际功能不断弱化甚至消失,而新的意义被赋予其身。边关古镇新平堡境内的长城、军堡,城里的街巷、商铺、民居已成为当代新平堡地方社会文化体系构建的一个符号象征,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或文化资料而为今天的社会所重新定义和解释,这个过程却又正是今天的民众在新平堡的文化空间下创造的具有当下意义的生活模式。
[1]洪汝霖.天镇县志:山川志[O].光绪庚寅版.
[2]杨时宁.宣大三镇图说: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