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阐释
2014-12-25孙东尘
孙东尘
包头市东河区回民街道办事处三官庙社区居民苗云生举着北梁拆迁安置新区的新房钥匙激动地对记者说:“以前我家住的地方是大院院小院院,里面套个圐圙圙;土房房泥房房,进屋就是土炕炕;长巷巷短巷巷,几百户居民用一个旱厕,你说有多难。现在住的安置新区道路宽敞,楼房亮堂,人心舒畅,党的政策真好。”
“包头历史,根在东河,魂在北梁。”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北梁曾是包头市东河区的中心区域,俗称“老包头”。北梁棚户区是包头市乃至自治区典型的城市棚户区,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有居民4.7万户、12.4万人,其中失业人口占包头市近1/4,90%为危旧房,人均住宅面积不足15平方米;环卫、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供热、燃气等公用设施处于空白状态。大量的低收入群体、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北梁棚户区改造举步维艰。2013年2月,李克强总理再次视察北梁棚户区,提出要让北梁群众早日实现“宜居梦”要求。按照要求,包头市委政府确定了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简称北梁棚改)“四年规划,三年力争完成”工作规划。用3年时间完成棚户区改造,这是政府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北梁群众梦寐以求的夙愿。到2014年10月,北梁棚户区征拆工作全面完成,比计划提前一年半,安置房建设全面开工,北梁群众期盼的“宜居梦”正在成为一个美好的现实。2014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包头市“全国棚户区改造示范城市”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北梁棚改始于2003年,10年仅完成总体工作1/10,进展缓慢,步履艰难。但现在却是突飞猛进,硕果累累。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做到了党组织像种子一样在北梁棚改区遍地生根,全面覆盖。通过党组织和全体抽调干部的奋斗努力,让党的惠民政策在北梁开花结果。“征拆难,让群众满意更难,可是在北梁棚改中,我们做到了让群众满意,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走群众路线,靠的就是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王中和说。
北梁棚改是一项惠民工程,包头市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核心,转变作风为根本,坚持“七个在棚改现场”:优化组织,支部建在棚改现场;整合力量,党员干部凝聚在棚改现场;完善机制,措施落实在棚改现场;发动群众,居民在棚改现场参与;为民务实,问题在棚改现场解决;服务群众,帮扶救助在棚改现场;创新方法,经验总结在棚改现场。建立“三级包联”责任制,市级领导包街道(镇)、县级领导包片区、干部包户,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片区“五级联动”和包片县级干部、结对帮扶单位、下派干部、街道社区干部、片区党员、居民代表“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两年来,全市累计组织抽调2167名优秀干部参加北梁棚改工作。其突出特色,一是北梁棚改组织设置实现一线全覆盖。选优配强片区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和居民代表,实行“一片区一支部一小组” 管理模式 (以200户居民为单位划分123个片区,每一片区相应建立党支部和居民小组),使每个支部成为一个战斗堡垒、每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架起了政府与居民的“连心桥”。 支部牵头,党员带头。东河区委组织部建立“北梁棚户区党群联系卡”、“北梁棚户区居民代表联系卡”制度,联系覆盖到棚户区每户群众,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凝聚作用。财神庙街道办事处福义街社区居民杨力军和父母住房仅有18平方米,他提出解决两套70平方米住房的要求,这一要求不完全符合棚改安置的相关规定。片区党支部就组织党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以不同角色与他一对一交流,引导他换位思考问题、公开计算“征收账”,最终杨力军欣然接受申请廉租房的建议。他说:“党支部考虑的比我周全实际。”二是北梁棚改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成长“熔炉”,他们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淬炼成钢”。抽调党员干部全部编入123个片区党支部,工作在棚改一线,转变作风在棚改一线。他们扑下身子放下架子,“5+2”、“白加黑”地忘我工作,在北梁,随处可见他们忙碌工作的身影,随处可闻他们任劳任怨的感人事迹。担任财神庙办事处福义街社区第六片区党支部书记的赵启华,每天起早贪黑奔走在棚改居民家中,动员片区居民签订协议早日搬迁,自己却失去了选择安置房的最佳时机。邻居说她“你忙了别人家的事却误了自家的大事,图个啥呀?”赵启华憨厚地一笑:“看着大家伙搬入新居,我心里高兴,为了棚户区居民,没啥遗憾!”养殖户居民张秀清因4000只鸡急需处理而一时难以搬迁,包片干部史亚荣想方设法帮他及时解决了问题。2013年北梁棚改“百日攻坚”战役启动后,东河区从“点、线、面”三个层次(以回民街道办事处三官庙社区为突破点,以房屋“建设、拆除、入住”为三条棚改主线,以“一路一园一社区”全面展开)整体推进征收安置工作,先后抽调包括东河区委书记在内的14名区委、政府县级干部分别具体负责三官庙社区14个片区房屋征拆工作,做到了力量在棚改一线凝聚。三是北梁棚改坚持群众广泛参与,民主监督阳光动迁。城市拆迁改造汇聚多元主体、交织多重利益,是社会聚焦点和矛盾引发点。北梁棚改,坚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主动把话语权交给群众,面对艰巨繁杂的棚改工作,他们不“闭门造车”,不“唱独角戏”,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片区党支部和居民小组的领导下,群众广泛参与。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时,入户摸底调查、征收方案制定、安置补偿实施、安置房建设吸纳群众代表参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决策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走出了一条公开、公平、公正、普惠的有序之路。群众对《征收补偿方案》中“征一还一、住房保障、异地安置”三个基本原则,由最初的90%不同意变为对确定《征收补偿方案》90%以上同意,体现了问政于民的威力。
北梁棚改, 拆出了融洽干群关系, 征出了和谐惠民环境,实现了“满意搬迁”、“和谐搬迁”,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走出一条践行群众路线的“北梁棚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