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全面创新来提高东北振兴的总体水平

2014-12-25邢军伟鞠冉荣宏庆

党政干部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产业竞争力

邢军伟+鞠冉+荣宏庆

[摘  要]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东北振兴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既有的发展战略开始面临更多的新的挑战,不能够更好的指导东北地区的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开始放缓,一些深层次体制性以及结构性矛盾不断彰显,在这种背景之下,《意见》的出台有助于给东北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对于《意见》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希望能够理清该《意见》的基本思路以及内涵,从而更加全面掌握《意见》对于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以及促进作用。

[关键词]东北振兴;市场与政府;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12-0069-03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随着政策利好用尽,加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急需新的政策出台来破解地区经济增长放缓,部分行业经营困难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对于东北地区的长远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可以巩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成果,同时还可以全面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从而为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准确界定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

通读《意见》内容可以发现,摆正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意见》着重强调的内容,无论是简政放权也好,还是国有企业改革也好,其实质都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内容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活力,缩减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朝着有限政府方向不断前进。将市场能够解决好的问题统统交给市场,政府要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实现政府与市场之间良好合作。简政放权是平衡好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举措,简政放权基本目的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其实质是政府将自身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进行解决。《意见》中提出了政府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这主要是解决政府管的太多、管的太死这一问题,通过简政放权可以释放更多的市场活力。《意见》还提到了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国有企业更多地代表着政府,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代表市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改变国有企业浓厚的计划经营色彩,政府要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引入到国有企业经营中去,让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进行竞争。政府要给予非公有制企业更多的支持,开放更多的市场给非公有制企业,充分发挥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二、充分发挥地区资源的比较优势

《意见》对于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思路,在地区之间竞争全面升级的背景之下,东北地区必须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寻找自身的特色定位,从而实现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东北地区各类资源丰富,同时也拥有一些优势工业产业,这些资源优势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东北地区要重点在设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方面不断发力,充分利用这些产业优势,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方面,利用好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深加工行业,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力争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业产值的提升。与此同时,东北地区要依托丰富的工业基础、人才资源等进行现代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提前布局,争取在这些新兴产业方面赢得先机,抢占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传统优势产业的壮大是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石,而现代的新兴产业以及服务行业则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东北地区要尽快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调整以及优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地区经济转型积蓄更多的能量。

三、强化科技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技术创新,《意见》对于东北地区的产业创新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提出了创新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从粗放模式向集约模式转变的必然之路。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创新工作的开展,为地区技术创新搭建好平台,提供好各种政策支撑,为产业升级夯实基础。辽宁要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平台的构建,打通产学研之间的瓶颈,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同时反过来促进科研创新,让科技创新步入可持续发展通道之中。政府要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支持,依托重点工程项目,以利益为纽带,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给予企业科技创新更多的资金支持,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一些基础技术、核心技术方面,政府带头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立项,集中力量实现创新突破。技术创新本身是一个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而要想在产业创新总水平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更是难上加难,基础创新不仅仅需要企业的努力,同时更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总体来看,东北地区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推进地区科技创新的职责,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与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建设国际领先的实验室,采购科技创新设备,构建重点实验室,为科技创新提供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要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给予科技创新更多的奖励,给予企业创新更多的支持,通过相关政策将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整合,从而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实现对经济的强力拉动。

四、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地区经济发展的快与慢,与其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有着很大的关联,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所在。《意见》从四个方面就如何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辽宁传统的装备制造、石化等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大但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应充分利用《意见》中提出的积极支持重大技术装备拓展市场这一机遇,扶持核电、火电、轨道交通、石化冶金、高档机床等优势装备企业走出去,着力建设好央企与地方合作的重大项目,打造世界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与原材料基地。辽宁要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切实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实力与竞争力。要加快沈阳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在沈阳铁西区、大连高新区等基础较好的地区与园区率先开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试点。应重点加强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新兴潜力产业的发展。以辽宁新兴行业中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加大品牌培育和开发力度,培育一批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要依托辽宁的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并鼓励引导文化产业、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推进沈阳、大连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五、实现经济社会的统筹和谐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效率,也要公平”。《意见》要求东北地区的发展要协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公平与效率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互为支撑以及依靠,牺牲环境和公平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其根基并不稳定。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地区内森林、草场资源丰富,各类动植物资源丰富,这些年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因为环境保护不力导致地区生态平衡被打破,工业废地、厂矿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大透支了经济发展的潜力。《意见》指出东北地区振兴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注重重点功能生态区建设,以天然林保护为依托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投入,推进退耕还林以及湿地保护速度,加快工业废地以及矿山治理步伐,尤其是要做好老矿区生态治理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公平与效率方面,东北地区要在民生改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进一步倾斜,加快棚户区改造,在养老、医疗保障等领域维护好、实现好民众的切身利益。政府要积极创造就业,帮扶困难就业群体实现再就业。

六、持续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发展,而未来改革开放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东北地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该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同时与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隔海相望。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加强地区之间的密切合作,提升开放层次以及水平,扩展合作空间以及范围,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双赢,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好发展。给予东北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强边疆地区的开放,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打造东北亚免税区,鼓励东北地区的企业加强与相邻国家和地区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工农产品进行出口贸易,从蒙古、俄罗斯等国家换取石油、天然气、木材等矿产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辽宁要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朝鲜改革开放、中韩自贸区建设等形成良好的对接,与这些国家提升合作层次,共建各类产业园区,激发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在改革开放中,要树立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理念,通过开放将先进技术引进来,将既有资源盘活开发。东北地区要推进国境免签政策,加快地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辽宁打造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贸中心,充分发挥东北桥头堡的作用,加强地区对华北的辐射,提升经济发展潜力。

七、做好区域振兴的长远总体规划

东北地区振兴发展需要做到规划先行,通过制定总体规划、长远规划,引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反之如果没有长远、总体规划就很容易导致发展步入误区。《意见》对于东北地区振兴仅仅是做了一个基本规划,在具体发展规划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辽宁要在《意见》的总体指导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做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更加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东北地区区域振兴规划制定方面,需要地区政府从地区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做好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定位,避免出现定位重叠导致的低水平竞争,不同地区之间要实现功能定位反面的互补,实现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总体规划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充分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以及建议,确保总体规划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陈永昌.振兴东北十年的评价与展望[J].科技与管理,2012,5.

[2]谷民崇.“东北振兴”战略下的东北地区公共服务发展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4,4.

[3]崔玉斌.加快中俄边境地区开放与区域经贸合作的环境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2,8.

[4]黄征学.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12,25.

[5]杨东亮.东北振兴政策实践效果评价与政策启示——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全国比较[J].东北亚论坛,2011,5.

责任编辑  宫秀芬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产业竞争力
新一轮东北振兴形势下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考
基于产品层次差异的中美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新兴产业成长中需求拉动作用的实证检验
全国新一轮东北振兴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