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报风云

2014-12-25王瑞良

科学24小时 2014年4期

王瑞良

览·科学

情报风云

王瑞良

斯诺登,究竟是叛国者还是卫国者?这个问题和我们没多大关系。但美国使用的某些情报技术就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了。

“棱镜门”泄密事件已经发生了半年有余,但该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不过,如今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斯诺登本人的安危及“棱镜门”事件本身,转移到了美国是如何将许多当代军事和民用高新技术应用在了对本国民众的监控和对外国情报的窃听上。

监听是一种习惯

其实,监听是美国政府一贯的行径。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就曾使用过一种激光窃听枪,不过那个时候,美国只将这种技术针对敌国使用。

激光窃听枪和普通枪支在外形上并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普通枪支射出的是子弹,而它射出的是激光束。士兵只要将激光束发射到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反光镜上,就可以“捕捉”到车内乘客的谈话。经过特殊装置的处理,美军便能掌握谈话内容。若将激光束射向房屋的窗户玻璃,或室内的某些物品,如文件柜、衣架和挂历等,这套装置还能通过玻璃或物品的轻微振动,窃听室内谈话。

由于无需安装窃听器就可以达到窃听目的,激光窃听枪成了美国情报部门的至爱。激光窃听枪除了能完成窃听器无法完成的任务外,还能同时应用于静止和移动目标。更恐怖的是,由于它发射的是肉眼难以察觉的红外激光,所以白天黑夜都能使用。

“虎,虎,虎”的后遗症

珍珠港被袭事件是美军迄今遭受到的最惨痛的一次偷袭。尽管当时美方已拦截到了日军的情报,但由于解密能力不强,美方没有彻底破译日军的密码。就连发现日本海军舰队逼近珍珠港时,美国人都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而“虎,虎,虎”这句日军战机偷袭得手后向母舰发出的密电,也成了美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也许是珍珠港事件带来的后遗症,二战之后,美国就开始大力提升破译情报密码的能力。目前,美国国家安全局使用的就是全球功能最强的破译计算机,它解开一种密码的“底数”大约是7000万亿个。也就是说,它能从7000万亿枚1元硬币中,找到你曾经触摸过的那一枚。如果使用个人计算机进行破译,那么想要把“底码”全部试一遍,大概需要22652年。而这台超级计算机,只需要几秒钟。一旦密码被破译,这台计算机就可以自动查找文件中的关键词,如一个可疑公司的名称、一个贩毒集团的银行帐号,或者“核”这个词。

此外,破译计算机还有另一个小功能:通过扫描,快速查到各国政府首脑的电话号码。所以,美国能监听他们的电话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破译数字密码并不难,但想要破译语音密码就有些难度了。我们常常在电影中看到,某些机密区域,必须通过声音匹配才能进入。美国不惜耗费巨资,研发出一款新软件。它不仅能识别独特嗓音,并且能在目标出现时自动录音,甚至能将谈话要点进行归纳。这款软件曾被美方提供给哥伦比亚,并在追捕大毒枭埃斯科瓦尔时立下大功。

新载体的新应用

览·科学2 0 14年第4期

近几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网站和其他形式的数字通讯的大量使用,全球每天产生的新数据高达250亿亿字节。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如何有效地进行监控、利用,成为各国面临的新难题。

面对这种状况,美国研发了一种强有力的信息工具——“无界限线人”。仅凭一个人在打一次移动电话中所暴露的时间点、地点、时长和声音特性这4个数据,它就能帮助分析师确定打电话者的身份,准确率高达95%。

还有一种美国最新研发的,被称为“三边测量法”的新技术。它能够从一个时刻到下一个时刻“纵向地”跟踪一个人。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测距仪、准确的地图信息和智能手机,都为跟踪提供了方便。首先通过手机的蜂窝基站获得相关数据,然后以此测出一个人所在的海拔高度,进而确定他在某幢建筑的具体楼层,最终再根据角度确定此人的“坐标”。这个技术甚至还能通过分析手机数据,预测目标人物即将采取的行动路线。

我们常说,一枚硬币总有它的正反面,新技术也是如此。虽然美国利用这些技术,针对许多国家实施了监听行为,但也正是依靠它们,美国成功挫败了数十起恐怖袭击阴谋。2011年5月1日凌晨,在巴基斯坦境内一个偏僻乡镇的小院内,正是依靠三边测量法,美军将“9·11”事件的策划者、组织者本·拉登一举击毙。

相关链接

三边测量法:在地面选取一系列控制点,相互连接成若干个三角形,构成各种网(锁)状图形。通过观测三角形的内角或边长,再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起始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经解算三角形和坐标方位角推算,就可得到三角形各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进而由直角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待定点的平面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