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2014-12-25王彩虹李海娟任志宇
王彩虹 李海娟 任志宇
(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002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王彩虹 李海娟 任志宇
(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0023)
本文论述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员教育培训的新要求,客观分析了目前馆员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在信息技术革新带动下,图书馆立足实际,适应发展的培训模型,以期对图书馆员教育培训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教育培训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素质,发挥馆员的作用,是图书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趋于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资源管理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网络化、馆员素质专业化。作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应当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否则,很难适应现代图书馆工作的需要[1]。
1 目前馆员教育培训工作现实难题
1.1 人员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知识较差
由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图书馆人才队伍普遍不被重视,人员知识结构极不合理。就高校图书馆来说,在学校没有被放到教学科研的服务平台高度上来,人员组成现阶段还是来自学校引进人才家属,或后勤职工岗位流动调入。这个特点是各大学图书馆的普遍问题,人员结构普遍存在年龄相对较大、学历偏低,专业背景简单的问题。尽管图书馆加强日常业务培训,但无论是基础文化水平,还是技能操作水平,与教师队伍存在相当的差距[2]。由于学校对引进人才的控制,限制和影响了图书馆更高层次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1.2 培训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业务培训针对性不强
目前,图书馆的培训模式中,岗位划分过于笼统,没有按岗位提供培训课程,培训内容相同,针对性不强,持续性和连贯性差,甚至馆员培训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有的培训可能与部分馆员的岗位无关或关系不大,有的培训可能专业性过强,偏离馆员的业务实践,使部分馆员接受有难度,长此以往,使大多培训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1.3 缺少有效培训考核机制
图书馆由于管理体制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当前的图书馆馆员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在思想上,存在着学与不学、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认识,使得职工对岗位知识的学习、业务技能的提高失去信心,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实行的教育培训缺乏制度保障、体系建设以及与图书馆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训机制,导致日常培训工作的权责不相统一。
2 思考与建议
2.1 增强馆员继续教育的紧迫感
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图书馆员自己是否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乃是图书馆本身能否发展的关键。图书馆应营造学习氛围,使馆员认识到在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背景下,必须具有发展的、开放的、战略的、多样化的、创新的观念和视角,以及具有世界眼光和未来视野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即必须从传统的采访、编目、流通、管理思维定势转向信息资料的深层次管理和服务,才能在图书馆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2.2 加强计算机技术及外语能力培训
当今图书馆馆员虽然几乎全部可以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快速的打字,较为顺利地使用Internet网络查找检索需要的信息,但是大多数馆员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水平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要培养馆员成为数字时代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和设计者、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导航者、网络信息资源的提供与传播者、网络信息资源的教育与培训者。因此,必须重视图书馆外语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3 引进专业人才,以点带面提高队伍素质
重视引进人才的重点培养,加强对其业务技术指导,鼓励并支持他们晋升职称,形成一批班组的馆员骨干和中坚力量,以带动整个馆员队伍素质的提高,达到整体素质提升的目的。
2.4 抓好现有队伍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采用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图书馆应根据馆员知识层次、岗位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如对新上岗的图书馆员进行基础岗位培训,而对已在岗图书馆人员则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建设学习型馆员之家、学习型班组;支持馆员参加行业外的素质教育、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提高文化知识基础。二是参加专业研究与学术交流。图书馆应组织或创建机会,尽可能地为图书馆员提供研究、交流的机会,支持馆员参加国内外有关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交流、学术研究活动。提高图书馆员的学术科研水平。
综上,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针对信息社会的需求和培训馆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要改进培训形式和方法,完善培训考核体制,从根本上解决馆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之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掌握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需求,为图书馆事业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管茵茵.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员素质培养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1):24-25+28.
[2]李晓莉.我国图书馆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207.
[3]魏争光.基于岗位轮换的图书馆员培训[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4(1):46-49.
G25
A
1671-0037(2014)06-67-1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高校图书馆科研力多指标对比分析与评价”(编号:Y201431256)研究成果之一。
王彩虹(1971.10-),女,本科,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