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探析
——以中原工学院为例
2014-12-25王晓美
王晓美
(中原工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7)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探析
——以中原工学院为例
王晓美
(中原工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7)
以中原工学院图书馆“书香校园”建设为例,详细阐述了网络导读平台构建的背景、平台建设的工作思路及模块发挥的功能作用,探讨了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导读平台;书香校园
1 导读平台建设背景
1.1 网络阅读的发展必然趋势
网络阅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纸张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此种阅读方式的兴起、发展有赖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阅读的特点是无纸张限制、无携带保存障碍、方便、节约资源。图书保存于网络,一点即可阅读,不用案头堆积如山,耗费巨大木材资源。郭文玲《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文学纸本阅读状况调查分析》中指出:网络发展的十年间,网络文学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当代文学纸质作品半个世纪的数量,中国的文学格局正在被网络文学和网络阅读严重的深刻的冲击着。[1]
1.2 数字阅读时代的来临
电脑阅读和手机阅读已成为两股势不可挡的洪流[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达到3.88亿,网民手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08亿。这意味着中国有3亿多人每天都通过网络和手机阅读新闻和文学作品。大学生作为网络阅读主力军,高校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指导。
1.3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阅读导航
大力倡导阅读推广的今天,图书馆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走出阅读误区,不仅是当今社会阅读推广的宗旨,也是中国阅读现状低下改进的需要。王余光、汪琴在《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一文中指出休闲阅读已经成为主流,大量的休闲读物使人们不需要思考,思维模式也趋向简单;文中还指出,当代大学生竟然有八成没有完整的读过四大名著,经典阅读面临危机;浅阅读泛滥,不能称为有效的阅读。[2]
2 平台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模块功能
2.1 中原工学院“书香校园”建设的历史
1995年建校时图书馆随之诞生,1984年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我馆题写馆名,新世纪以来图书馆就提出了“立体图书馆、书香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和谐图书馆”的发展愿景。早在1990年图书馆成立了郑州市高校中最早的读书协会(后改称读书会、书友会),自2003年以来,我校以图书馆为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先进单位”,2007年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2011年被中国阅读学会研究会授予了“书香校园”称号。2009年4月22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图书馆启动了以“书香致远—读书与人生”为主题的大学生读书节,学校专门下文命名为“中原工学院读书节”。
2.2“书香校园”的模块功能
“书香校园”导读平台以大学生读书节为背景开设,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我校学生的文化生活,给读者搭建一个读书、学习、交流的平台,书香校园的总体构架包括好书荐读、获奖征文、读书活动、菩提树下、热点内容五个版块。
2.2.1 好书推荐和导读
美国每年有近7万种出版物,而中国达到了20万种以上,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有6成读者通过互联网获得图书。面对海量信息如何选择好书来读是关键,推荐书目在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清代学者王鸣盛就曾说过“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基于以上原因“书香校园”导读平台设置了“好书荐读”版块,具体好书推荐方法参考各大读书网站,例如新浪读书网好书排行榜,新华书目报各大书城和报纸的排行榜等权威网站发布的好书排行榜信息;通过参考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统计、筛选和整理;对著名学者和作家推荐的好书进行整理。
2.2.2 开阔视野提高品位启迪心灵
曾国藩曾说“唯读书可以改变气质”,大学生主体素质不足,与图书阅读量少质低的现状分不开,不通过大量阅读接受情感审美教育,很难突破封闭狭小的人际交往圈,就目前浅阅读盛行之日,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真正的营养快餐,书香校园特设立了“菩提树下”版块,传递感动心灵文章,笔者参考国内知名图书疗法实践者宫梅玲的新浪博客—“书疗小屋—大学生健心房”模式,建立了菩提树下版块,上传内容基本分为四大类:排忧解难类、就业恋爱类、为人处世类、心灵鸡汤类。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顿悟生活真谛。名人演讲、青春励志故事、大学生修身文章等点击率很高,说明大学生愿意积极的适应社会,不断完善自身修养,提高阅读品味。
2.2.3 促进个性发展
书香校园建设的背景和中原工学院读书节活动开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针对广大学子的个性、特长,为他们营造施展才华的环境与条件,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书香校园特设立“获奖征文”版块,刊登广大师生撰写的关于读书心得体会和获奖征文。每届读书节,组委会都会针对全校师生征集命题类的征文,获奖的征文刊登成主题书籍载入“中原工学院大学生读书节作品选”,同时也将这些作品上传到“获奖征文”版块,以供全校师生品鉴。
2.2.4 读书活动信息及时获取
中原工学院读书节自2009年成立以来,每届都举办相关主题的征文比赛、辩论赛、博学堂视频讲座、名师导读、精品图书进校园、图书漂流等活动,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及时获取相关读书节活动信息的平台,构建了“读书活动”版块,主要内容为每届读书节活动的相关新闻、通知。例如2009年第一届读书节,著名的素质教育家,阅读学家、图书馆学家崔慕岳教授应邀作了第一场读书报告会“以经典为伴,与智慧同行”,新闻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崔教授报告会的内容。2009年4月23日崔世忠院长在中原工学院首届大学生读书节致开幕词、2009年10月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崔波作“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成才”专题报告、2010年“中工诗会-悦读青春”、2011年“迎着阳光-中工诗会”、2012年“品读高尚-中工诗会”等50多条读书节相关活动。
3 “书香校园”的运行机制
3.1 建立图书推荐主题和编撰“好书推荐语”
为了满足高校读者群需要,“好书推荐语”向读者提供参考信息为目的,按照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和评价撰写。“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出生年月,国籍、主要经历、代表作等信息;“内容概要”以简明扼要文字,对图书内容概括介绍;“评价撰写”以名人评价为主,客观、间接地介绍社会反应和各界评论。图书馆在推荐主题上起主导作用,推荐是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和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学会读好书,在好书中重塑人生价值观、提高综合素养。此功能正常运行,需图书馆员及时、持续、长期关注图书信息,将有用信息传到平台,因此,建立图书馆推荐主题和编撰“好书推荐语”是图书馆推荐和引导功能实现的基础。
3.2 建立与“图书导读平台”相适应的管理和考评激励机制
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导读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为全民阅读推广的实现提供了更广泛的服务对象,努力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主体素质,是图书馆通过导读平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前提。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努力做到多阅读,更新新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专业的“导读推荐师”。导读推荐师还应具备基础写作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以便胜任好书推荐的筛选、甄别和新书推荐语的撰写、评议等各项工作[4]。图书馆员还应具备奉献精神,“周到、和谐、奉献、进取”是中工图书馆的馆训,“以知识服务社会”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这一价值实现有赖与图书管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平台建设和运行应充分体现开放和激励的运行机制,图书馆也采取了多种激励手段,如评出读书节主题征文获奖者若干名,新书推荐语获奖者若干名,读书节积极分子奖,阅读之星奖等,将所有获奖者的作品印刷成刊物或刊登在“书香校园”等读书栏目并给予实质性的奖励。
[1]郭文玲.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文学纸本阅读状况调查分析[J].情报探索.2013(9):46.
[2]王子周.随电纸书洪流走入数字阅读时代[J].图书馆建设.2010(6):7~9.
[2]王余光,汪琴.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J].图书情报知识.2005(6):7
[4]傅争鸣.建设高校图书馆“图书导读平台”的构想[J].图书馆论坛.2010(4):122.
G258.6
A
1671-0037(2014)06-60-1.5
王晓美(1982-),女,硕士研究生,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