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的分析与预测

2014-12-25韩威

创新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峰客流轨道交通

韩威

(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0000)

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的分析与预测

韩威

(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0000)

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有效途径,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设计的基础环节。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模型展开探讨,并从其特征、机理上提出预测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分析

1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的相关因素分析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中,对客流特征的分析是首要任务。其内容主要有:一是对于沿线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验来看,对于沿线周边土地资源的开发既是获得客流量的主导因素,又是促进城市空间各类经济活动的根本需要,特别是“客流追随型”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更是将客户流量作为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依据;二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上,一方面要从建设上来吸纳资金,另一方面要从客流规模上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三是城市中心区的潜在发展前景,从城市居民出行距离来看,与城市的当量半径具有相似性,而城市的地域面积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四是与其他交通的衔接方式分析,从大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来看,一般要满足10min的步行距离要求,即大约800m的空间范围,如果缺少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则对客流影响较大;五是对于城市管理方式及政策的落实情况,如对公交的优先倡导,对于城市区间的彼此联系,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乘车环境的美化,可达性的满意率等,也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规模的相关因素。

2 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机理的分析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组成主要有趋势客流、转移客流及诱增客流。趋势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期所满足的客流,也是轨道交通的基础客流;对于转移客流是在轨道交通的出行优势得到认可后,如对于准时、快速、安全、便捷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使得其他出行方式的乘客转移到轨道客流中;对于诱增客流主要是在交通体系得到改善后,诱发更多的居民增加出行欲望,并从原有出行方式中调整出行时间、方式和线路来增加到轨道交通客流中去,其值对整个交通系统客流起到增大作用。

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3.1 时变特征分析。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时变特征下的客流分析,主要有一日内单一时段下的客流分布,如单向峰型,即在某一时段出现的单一性的客流潮汐特征,如上、下班高峰等;双向峰型,即在某一综合功能区出现的上下车高峰;全峰型,即对于高度开发的交通走廊或公共区域,上下车客流始终较大,无明显低谷;突峰型,即在某一时段出现的较短时间内上、下车高峰,如某剧院附件的演出活动或体育赛场的比赛活动等;无峰型,即对于交通车站或交通线路本身无明显的客流高峰。对于一周内不同时间的客流分布特征,如双休日的通勤客流相对较少,而与商业网点连接的交通线路往往客流剧增,特别是某些旅游景区在双休日出现的客流高峰;另外对于周一与节日后的早高峰客流及周五与节假日的晚高峰客流也是分布重点。对于季节性或短期性客流的分布来说,如旅游旺季带来的客流剧增。

3.2 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空间上客流分布的特征,主要从运营期间的客流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在轨道交通上下行方向上,通常客流量具有不均衡现象,如早晚高峰期间出现的上行与下行不均衡,在轨道交通运力分配上要进行适当调配,如直线线路加大客流峰值区域的运力,对于环线线路则应在内、外环上调整运力。对于轨道交通所经区域的不同客流集散点,其客流覆盖也存在空间差异性,因而对于客流量大的区段应加开区段列车,以化解行车密度空间上的不均衡性。

4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的建立

4.1 常采用的三种预测模型。第一种是以现状公交来进行虚拟城市轨道交通的设置,其方法是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对现状公交流量进行推算,以得出虚拟轨道交通客流量。其方法缺乏对交通设施、城市用地,以及出行结构的分析,其精度较低。第二种是现状OD模式作为调查基础,并从出行方式上来进行客流划分,再根据轨道客流增长趋势来预测年客流OD值,并分配到各站点区间。此法以现有OD数据为参考,仅适用于有轨道交通的大型城市,对于新兴城市则不适用;第三种是以现状OD为基础,结合全方位测试,并就出行方式、交通分配,城市规划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提高预测精度。

4.2 客流预测模型的生成过程分析。对于轨道交通的初始阶段以增长率法为主,即通过对不同区域的交通量Ti与年度预测增长率Ri进行乘积,得出该区域的总交通量T'i=TiRi。由此得出各区域的Ri,而Ri=αiβi((αi为目标年区域i人口与基年区域人口之比;βi为目标年区域i人均小汽车拥有率与基年自行车拥有率之比)。对于增长率法来说,因其未区分各出行目的的差异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交通方式的分担上,需要从原有OD方式进行划分为固有OD方式与竞争选择OD,对于竞争部分主要从小汽车、公交车、自行车及步行方式的划分上来进行分离。如采用分担率曲线法和线形回归法。对于交通分配要满足路网均衡原则,即在道路网络都正常的情况下选择最短路径时所达到的平衡状态。如随机均衡分配模型能够从算法上给予优化,以保障不同交通方式下的用户被分配到合理的路径,从而最大化的应用路网交通量价值。

[1]范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

[2]胡志赛.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分布的实时预测及诱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U293.13

A

1671-0037(2014)06-50-1

韩威(1983-)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轨道交通建设。

猜你喜欢

高峰客流轨道交通
客流增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石庆云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