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监控大联网或可助力生物识别技术

2014-12-24

中国公共安全 2014年17期
关键词:国标联网监控

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未来能促进视频监控系统变革的重要力量,实现监控大联网或许可以借助它的力量去推动。

伴随着IP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朝着网络化、智能化、行业化和集成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整个安防监控系统已经快速步入网络监控的时代。近年来,国内视频监控市场每年都在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而网络视频监控更是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而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发挥智能化、行业化和集成化的优点很大程度上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融合生物识别技术与行为监测技术,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生物识别监控与行为检测市场。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未来能促进视频监控系统变革的重要力量。

生物识别技术下的大联网前景被看好

早期的监控系统大多规模不大,一般只有几十到几百个监控点。近年来,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正在持续扩大。以平安城市为例,横向覆盖面来看,其范围动辄覆盖一个县市、省区乃至全国;从纵向贯穿来看,它不仅包括公安部内部监控,也包括外部社会的监控。

但长久以来,由于各地平安城市建设标准不一致,加上安防厂商各自为政,互不开放,导致异质平台联网没有办法顺利实现,目前大量的视频数据仍然是独立的、零散的,视频录像数据散布在各个行业、单位独立的系统中,没有达到真正的联网、共享,业界也没有形成对数据挖掘、利用的通用方法。

而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对远程图像资源共享管理的需求不断提升,诸警种并发图像资源共享冲突日益突出,横向跨区域图像共享需求日渐增多,监控系统的级联共享以及向上接容的需求日益强烈。目前海量的视频监控数据大部分依靠人力检索,效率较低,非结构化视频数据后端处理问题是制约安防行业发展的重要限制。这些矛盾直接导致视频监控大联网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视频后端处理的能力,从而提高视频监控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目前,国内已有相关公司提供视频截图搜索的模式,利用“以图搜图”的方式在大规模视频内容中进行筛选工作。而针对安防链后端不足的现状,国内上市公司也有涉及后端应用平台软件的研发和生产,也有智能检索等解决方案推出。随着目前智慧城市推进,生物识别技术将奏响视频监控大联网的曲谱,而监控大联网的未来市场前景也被一致看好。

为迎接安防大联网时代的到来,科达作为网络视频监控领域领导厂商,潜心研发,始终以前瞻性的理念推动行业积极发展,为响应新国标,科达从获知信息的第一时间就积极做出了相应产品的调整,不仅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新国标的产品,而且还提供了全面的国标化改造方案,成为最早一批通过测试的厂商之一。并在近几年,成功为安徽、广西、江苏、辽宁、山东、河南、新疆、海南等地区完成了数百个平安城市项目建设案例。同时,在省级平安城市联网平台上,科达解决方案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稳居第一。尤其是针对平安城市中常用到的内外网调用安全问题,科达推出了基于网闸的网络视频监控安全隔离解决方案。这可以在保证系统物理隔离的情况下,实现内、外网监控资源的灵活调用,从而有效解决上面提到的矛盾。

而针对存储难题,科达的云存储技术采用分布式文件,采用数据路径与控制路径分离的非对称分布式架构,结合负载均衡与并发访问策略,构建出大规模存储集群,做到云存储、云计算与云数据库合一,实现存储即计算,存储即服务。

大联网标准规范需统一完善

为解决联网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型企业在生产产品时不断致力于整体解决方案的开发,同时,一些产业巨头与标准化组织通过行业的有序探索,积极做出了一些实践,但由于地方标准与产业联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各产品供应商和软件平台很难有效的应对这么多的差异化要求,给维护和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011年12月5日,《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发布,并于2012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国标的实施为实现联网做了一些准备,这既是一个很好的福音也是艰难的挑战。

新国标在颁布实施以来,尽管公安部多方面参考相关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历经大量调查研究和测试验证,但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往往与实践会存在一些差异,新国标在细节上同样也有一些未考虑周全的地方。如:以现行的标准,无线网络难以实施新国标,在新国标的通信协议图中,码流只支持基于UDP的传输,但是在无线网络(如3G网络)的单兵/车载,由于网络本身性质,会导致较多的丢包,造成图像传输效果较差;NAT网络内的接入点无法接入,非公安网内的监控系统通过GB/T28181接入到公安网内时,存在上下级平台分别位于不同的NAT中,标准中没有针对这种穿NAT情况下国标对接的实现方式;平级平台之间无法互相调用,在新国标中描述了平台平级互联,但是标准缺少详细描述,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于平级地市平台之间的相互授权、调用方法没有标准;语音对讲字幕叠加功能技术标准定义也不够明确规范等。

另外,在部分地区,新国标的贯彻执行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在部分检测方法上同样需要随着推广应用的进行逐步完善,如:RTP数据、PS数据、音频数据、目录订阅功能、保活功能、录像查询的检测方法。

安全问题无法忽视

在国内生物识别领域,安全问题依然未得到重要技术性突破,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推广方面还需要有一段曲折的道路要走。生物识别技术领域虽然已经构建起比较系统完整的生物识别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但是与国际生物识别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公司相比,我国在生物识别技术在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在一些情况下无法保证大联网信息的技术安全。

与此同时,大联网直接导致了各类大数据的出现,数据越发庞大,积累的商业信息越多,价值也就越大。以海量、多样、快速为显著特征的大数据,不像传统数据库的数据那么易于管理和分析,它在为整个IT及通信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需求。大联网的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这将直接影响生物识别技术在大联网的应用与市场接纳。

大联网的安全问题很关键,首先数据安全是整个IT行业内的难题,在安防领域也不例外,IT领域碰到的安全威胁和各种各样的破坏和攻击,在安防领域同样会遇到。其次对于安防领域而言,数据量大,图像信息蕴含的信息量更多,而且还涉及到个人隐私,公共安全等问题,因此,在系统安全方面更不容忽视。最后在各地平安城市建设项目当中,要将整个系统的控制与管理都归口于当地公安部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重点场所、主要路口、主要出入通道、治安卡口等属于公安专网的监控部位,对于成千上万的外部网络,比如学校、居民小区、网吧等监控资源也需要有效利用起来。

为了实现这些外部监控资源的统一调用和灵活共享,公安专网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外部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要进行网络化互联,而根据保密要求,公安专网与外部网络又必须要进行物理隔离,以避免外部网络随意侵入公安专网,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安全隔离也成了公安部门通过其专网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社会面监控资源调用时的主要障碍。

存储管理是当下难题

当摄像机从CIF、D1到720p、1080p,再到500万、800万,加上如今市场上火热的4K,在监控领域,图像清晰度是高清概念面世以来各厂商最基本的追求。但高清不仅仅限于摄像机,还包含图像采集、解码、传输、存储等一系列的图像处理流程。

在传统的应用中,往往采用简单的存储空间调整来解决类似的问题。随着单个图像信息的日益丰富以及采集体数量的猛增,后端的存储问题已经不是能够简单调整就可彻底解决的了。生物识别技术从指纹到面部识别,虹膜、指静脉、基因等领域都可促进行监控大联网的实施。生物识别方式的独特性对大联网而已有着特别的优点,又各有优缺,其中产生的大数据的存储管理就是带来的难题之一。

因此,通过生物识别技术与视频监控大联网融合,将大联网的优点发挥出来,用必要的方式弥补不足,这将大大增加视频监控大联网能力与生物识别技术的准确性、安全性。现今,监控系统基本都基于网络建设,在系统中终端的加减也变得越来越容易。而这就给后端的可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高清视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对存储系统的压力更是不断增大。

如何使监控系统的存储保持大容量,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同时不影响存储性能,显然是未来存储面临最常见的问题。由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多以流媒体的方式存入硬盘设备,长时间连续写操作,读操作相对较少,而写入的文件都很大,这种大文件的存储与块数据、小文件数据的读写方式存在区别,因此,对于信息管理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样。

另外,这些信息更新速率很快,视频监控数据7*24时都在持续不断的更新和累积,仅每天积累的信息量就可用海量形容,信息量越大,数量的存储、下载对带宽数据传输效率的要求也越高,这些都是安防行业在进入大联网时代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多重生物识别技术将融合诸多监控大联网系统,形成更精准、更安全的识别和监控系统,并达到更广泛的市场应用。然而,要实现生物识别技术与监控大联网的完美融合和多元应用,在目前依然任重而道远。

结束语

生物识别技术与监控大联网是能形成互相促进作用的,而多种技术叠加应用有必然会带来较高的安全性与存储性的难题。只有将生物识别技术与大联网有机地融合于一体,大联网系统的性能表现及可靠性和安全程度才能大幅提升,且能更好地发挥大联网系统的整体性能。

猜你喜欢

国标联网监控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抢占物联网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