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安全的维护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014-12-23张燕何金玲
张燕++何金玲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该使命以维护本地区民族文化安全为基础。蒙古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非物质文化,最能反映蒙古民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大力发展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不仅是维护国家和地区文化安全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护和发展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国家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3-0274-0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并再次强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任务。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疆,与俄罗斯、蒙古国相邻,边境线长达4 221公里,处于文化边际地带,尤其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
一、深度审视:内蒙古自治区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所谓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维护自身文化特性,有效消除和化解文化风险,抵御外来文化威胁与侵略,最终目的是保护自身文化特质的存在与文化模式的延续。抵御外来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关键在于增强文化软实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独特性和完整性,在发展和壮大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中华民族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各兄弟民族的文化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交融、互相促进,共同造就出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其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因此,只有保护、发展和弘扬各民族的文化才能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营造出中华民族多样性、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文化生态环境;只有提高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重要的民族地区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更具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完成这一使命,要从发展和弘扬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维护本地区民族文化安全作为基础。从内蒙古地区的文化构成看,蒙古族文化是其核心,蒙古族文化既包含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形态的非物质文化,而其中的非物质文化,最能反映蒙古民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因此,维护内蒙古地区文化安全,关键是继承和发扬能深刻反映蒙古民族内在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内在品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蒙古族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是非物质文化系统相对发达,文化的表现、传承经常借助于非物质文化形态,特别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继承下来。比如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技能,《江格尔》、《格萨尔》、《玛纳斯》等说唱文学,长调、呼麦、好力宝、马头琴演奏等传统表演艺术,那达慕等民俗、节庆活动,成吉思汗礼仪祭祀等,此外还包括草原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精神价值乃至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般而言,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遗产的品种和类型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混同一体的。它们以不同方式相互依存、相互浸透,构成一种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作为产生于民间,凝聚着群众智慧的宝贵财富,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综合性、多元性、混同性等特点。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音乐舞蹈、宗教祭祀、结婚礼俗、体育盛会既体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的魅力,也闪烁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因为根植于人民的基层生活,蒙古族非物质文化已经不经意间包孕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器物用具、观念言行中。如八百年的守陵人土尔扈特部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祭祀仪式;民间诗歌对蓝天、碧草、大地、母亲的歌颂,对羊群、骏马——蒙古族人民的“衣食父母”的赞美;各式各样、美伦美奂的蒙古族服饰,充满着独特的民族蕴味和草原风情。就连看似简单的各种自制奶食,也涵盖了饮食习俗、工艺美术、民间信仰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信息。因为这是人民的创造,必将会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活力所在。
2.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与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言传身教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1]。因此,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而言,具有民族个性的个体——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也因其自身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独特性、原生态性等特征而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在具体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无疑是最富代表性和最为经典的形式,集中地反映蒙古族文化的本质追求和个性化的表达模式。换言之,“蒙古族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在长调民歌中有着充分和具体的完美反映与表达。”[2]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长调民歌为当代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价值资源—宏大的形式、悠长高远的旋律、自由抒情式的拖腔体等形态特征,为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呼麦艺术,蒙古族人形象地称之为“人声马头琴”,音乐界人士则形容其为“天籁之声”。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一种神奇的喉音演唱艺术,纯粹用人体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这在人类歌唱艺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作为神奇美妙的大地自然之音,呼麦“低如瀑布怒吼,直冲而下,高如苍鹰飞鸣,悠扬致远,透彻邈邈用心聆听古老而神妙的蒙古族呼麦,它的旋律和韵味让人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美境中。”[3]呼麦与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并列为蒙古族最典型、最精美、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endprint
3.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性与生态性
蒙古民族有崇拜自然,探索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深厚传统。无论是物质生产、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精神内涵,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都体现出浓厚的自然性和生态性特点。
从生产、生活方式看,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是其千百年来选择的生活方式。游牧经济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因素而做出的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这种方式本身就是生态化的表现。古代蒙古先民结合季节气候变化规律和草场分布状况进行游牧,使家畜在最佳季节处于最佳草场,有效实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最佳结合。这一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智慧的生产生活方式既能够顺应自然、保护环境,又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成为蒙古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物质基础。蒙古族的游牧经济,极其准确地把握了“人畜草”这三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将三者科学有机地协调起来;这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使草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维护着良好的草原生态平衡。游牧经济有效解决了牧场与牲畜之间的矛盾,形成特色鲜明的蒙古族游牧文化;游牧文化不仅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智慧,还使蒙古草原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蒙古民族世世代代在草原生息繁衍、源远流长。
在思想观念方面,蒙古族文化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性思想,这种思想,在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古族宗教中可见一斑。萨满教是蒙古族的原生宗教,萨满教相信自然有灵,对天与地、水火山、日月风、一切动植物的神灵,都充满着膜拜和敬畏;在自然中人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特殊性,人只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这种生态学思想是简单、质朴的,并与我们今天生态哲学界中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的观点不谋而合。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有其内在价值,要求摈弃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尊重、保护和建设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在这里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两者的关系并不是以哪个为中心,或一个对另一个的主宰和统治,而是两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客观标志。”[4]“萨满教生态环境观中蕴含着人只能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共生才能维持人类自身生活的朴素的生态哲学观念和生态伦理思想。”[5]藏传佛教是佛教与藏族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宗教,带有浓郁藏族文化特色。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以后,与蒙古族文化碰撞并结合,也呈现出蒙古族文化的一些特点。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族人崇尚自然,认为自然界中万物皆有生命,草原中的大小生命都应受到人的保护和尊重。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蒙古族人形成了诸多禁忌:为了避免损伤草原的肌肤,严禁在草原上动土挖掘,更不能乱扔或踩踏山石;夏季忌大规模移牧搬迁,因夏季是牧草生长的季节,移牧会带来牲畜对牧草的大面积践踏,影响牧草生长和其他动植物的生育繁衍;不得随意在草原上挖渠引水,因为这样会影响草原的自然生态,造成草原的水土流失;严禁砍伐草原上的树木、践踏花草、折取树木细枝嫩叶,家用燃料只可取自牛羊粪和捡拾枯枝落叶;夏秋季节进行植物药材采集,只需叶茎入药的,禁止连根挖除,同时注意保护种籽,使草原不因人的无度索取而受到损害[6]。生活中形成的禁忌,固然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但更多的是人们长期在社会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积淀为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世代相袭而得以延续。表面看来,这是内在宗教精神的外在表现,是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感激、畏惧和顺从之情;但实质上,这是草原民族适应环境、与外在自然和睦相处的具体体现,是其自发生态意识、环境伦理的根本要求,是其维护自然环境和谐以促进自身发展的终极理想。
三、优势拓展:文化产业是弘扬蒙古族非物质文化的有效途径
今天,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生命形态、丰富的文化内容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力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强民族文化主体性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经济收入、营造民族地区和谐氛围的根本要求,也是民族文化就弘扬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与有效途径。换言之,途径要求,也就是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地区和谐氛围关键设备什么。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可以通过产业化形式来焕发时代生机和展现民族精神内涵。因此,产业化可视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蒙古族非物质文化可通过产业化形态辐射、扩散,其内在品质与精神实质也可在产业发展中得以延续与传承。
1.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传播战略
“文化产业具有穿越制度框架和文化界限的‘无国界的形式和能力。”[7]文化渗透一直以来是西方国家实现意识形态侵略的重要方式,文化产业则是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物质载体。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北疆的文化前沿,担负着抵御外来文化威胁与侵略、打造本国文化防线的重要使命。但是,抵御外来文化,靠的不是文化上的严防死守,而是要靠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发展壮大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现代传媒有力地扩大了文化传播范围,拓展了文化传播渠道,内蒙古应充分发挥本地区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不断发展外向型的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份额,这不仅可以传递自身的文化价值,提升对外传播效果,还可以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因此,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和传播网络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覆盖全面、传播迅捷、双向交融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实施文化传播战略,既是内蒙古自治区维护边疆文化安全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护、发展和传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要求。
2.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生产和消费也要遵循市场规律,“通过不断扩大的市场体系和商品逻辑而压倒其他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系,从而直接服务于共同价值观的构建。”[8]因此,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内蒙古文化产业将成为对中国北方周边国家进行文化传播的新引擎。打造内蒙古文化产业,我们应以其精神实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为内核,彰显民族特色,全面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在充分挖掘和整合内蒙古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传统与现代的传播手段和多渠道的营销方式,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使内蒙古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市场优势。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与北方周边国家共同价值观的构建,创造有利于建设面向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最终实现中国北方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总之,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伟大的蒙古族先民留给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只有全面把握其典型特征,深刻领会其内在精神,并以此为核心大力发展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发展和弘扬蒙古族文化,维护内蒙地区的文化安全,进而完成维护我们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090.htm,2010-05-28.
[2] 乔玉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当代价值与意义[J].草原文化研究,2007,(8):46-47.
[3] 贺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呼麦向前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3-17(007).
[4] 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8-14.
[5] 王紫萱.古代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32.
[6] 韩官却加.青海蒙古族的原始崇拜及生态价值观[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10):86-91.
[7] 丁智才.以民族文化产业提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的传播能力[J].广西民族研究,2012,(4).
[8] 李昕.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责任编辑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