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研究趋势

2014-12-23何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3期
关键词:趋势研究

何红

摘 要:城市在未来不同时期,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条件改善与提高的情况下,以及人们现有需求水平改变的条件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潜在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在城市发展情况下的综合承载力。通过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概念、研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城市综合承载力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3-0172-02

一、城市综合承载力概念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不同城市的资源和发展条件在满足人们一定需求水平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对此概念的说明是:首先,将城市综合承载力所承载的对象最终落在“人口数量”上。这一方面体现了“承载力”的核心本质,因为在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系统中,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没有人,也就没有社会经济活动,没有对资源环境的需求等,因此也就谈不到承载力问题。另一方面,将城市综合承载力所承载的对象最终落在“人口数量”上也便于量化研究,使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可计算性。其次,城市人口承载力直接由不同城市的资源和发展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水平所决定。其中,资源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状况和发展水平。人们的需求水平是指对前述资源和发展条件的需求水平,如人均用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需要量等等。第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应界定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因为经过人们的努力,每个城市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资源和发展条件是可以改善或变化的,同时人们的需求水平也是在不断变化或提高的。因此,城市综合承载力可分为现实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潜在城市综合承载力。现实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在现状资源和发展条件下及人们现有需求水平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潜在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在未来不同时期,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条件改善与提高的情况下,以及人们现有需求水平改变的条件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潜在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在城市发展情况下的综合承载力。

二、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存在问题

目前,中国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概念内涵界定不一。国内外学者针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和内涵,但尚未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准确界定。二是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目前,有关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生态承载力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对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城市安全承载力、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研究,特别是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三是只是进行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基本上没有进行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具体计算。即使是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其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理论和评价模型也不够完善。四是城市综合承载力预警机制不健全。

三、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趋势

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对其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以下几方面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的重点。

1.加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譬如,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目前关于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存在如下两种观点:(1)两者呈“倒U型”分布特征;(2)两者不成正比例关系。然而,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宜得出上述这样简单且不具有任何普适性意义的结论。

2.重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对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在确定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时,同时采用“定量”的方式对其评价是必需的,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才能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大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重视和加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和研究由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有硬性约束和软性约束两方面,应该针对硬、软两种不同性质来设计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适合不同承载力的评价方法组合,最终对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

4.重视城市规划工作要把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置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进行,在城市规划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城市的约束和影响,包括对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的约束和影响。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以及同一城市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做出不同的城市规划。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迄今为止,仍未构筑起令人满意的且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未来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5.细化城市各类用地和各类设施承载力评价。目前,住宅用地承载力、工业用地承载力、商服用地承载力、交通用地承载力、公共设施用地承载力等专项评价成果尚不多见,基础设施承载力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系统上,而对能源供应系统、供水和排水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环保环卫系统和防卫防灾安全系统的承载力研究还很不充分,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尚不够完善,明显制约着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

6.按不同城市功能空间进行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与分级定量评价,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的思路与方法。一般而言,城市功能空间大体可划分为城镇建设空间、工业发展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四大类型。这四类空间的土地承载力评价的目标、思路、指标体系和方法迥异,需要进行分类和分级评价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城镇建设空间和工业发展空间具有用地类型多样、承载基体与承载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等特点,城镇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实质上是区域人地关系的系统研究,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异质性、区域性、动态性等特性,无疑将会影响到承载力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价应当分类展开、分级量化估算,以便更好地体现其承载力的内部差异特性,同时亦裨益于深化对其调控机理的认知,增强调控政策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孔凡文,刘亚臣,常春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J].城市科学,2012,(1).

[2] 方学敏.天津综合承载力研究[J].天津经济,2013,(5).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

猜你喜欢

趋势研究
趋势
公司研究
互联网创业新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