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14-12-23杨泽玲
杨泽玲
摘 要:重庆地区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村金融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出发,分析重庆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3-0094-06
重庆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得到的金融支持较少,而随着各种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逐渐城市化,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日益严重,这些都限制着重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也成为重庆经济高速发展中的短板。因此,对重庆地区的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
一、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现状
(一)重庆农村经济现状概况
1.重庆农村人均农业产值的比较分析
根据重庆统计局的统计口径,重庆地区包括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双桥、渝北、巴南、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19个区和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梁平、城口、丰都、垫江、武陵、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17个县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4个民族自治县共40个行政区域。
从图1可以看出,1978—2008年重庆地区的第一产业产值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从1997年的24.8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75.40亿元,其中2006—2007年度因自然灾害造成下降,但总体增长幅度远大于下降幅度。全国第一产业产值在2000年前围绕14 500亿元处上下波动,之后呈现快速增长之势。而且从图中可以很容易观察到重庆第一产业产值增加速度与全国相当。
农村人均农业产值是衡量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下页图2反映了1998—2008年十年间重庆地区和全国的农村人均农业产值的走势,整体上看,重庆地区农村人均农业产值与全国平均水平都呈增长的态势,1998年,重庆地区农村人均农业产值仅为1 230元,到2008年已增长到2 448元,翻了1倍有余,但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地区的农村人均农业产值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且其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从图2中看到,重庆2002、2004—2006年度平均增长率仅略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余各年均低于全国增长率,且波动剧烈,从1999年4.56%的负增长率到2004年的最高点27.2%,再到2007年16.7%的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2.1%。根据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全国农村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29.3%,这说明中国重庆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重庆地区农村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重庆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其发展同全国相比较缓慢。
2.重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较分析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的另一重要指标。根据1999—2008年的统计数据,重庆地区十年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同年全国平均水平。图4反映了1996—2006年间重庆与全国的农村居民年均人均收入。从图中很容易观察到,重庆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段距离。
(二)重庆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重庆农业金融改革
(1)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于2000年3月,是全国首批成立的6家省级信用联社之一,履行对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能。自2000年8月以来,开始了以农信社为重点的新一轮试点改革,2003年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2003年11月底包括重庆在内的8省(市)(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吉林、重庆、陕西和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这标志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截至2006年8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737.29亿元,各项贷款526.26亿元,是重庆市零售贷款领域的主力银行。至2008年初,重庆现辖38家区县联社,1家县级农村合作银行,营业网点1 871个,员工1.3万名。截至2008年初,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突破1 000亿元,其资产质量不断完善,经营效益、综合实力和社会地位大幅提升。
(2)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在2008年6月29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顺利挂牌,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全国第三家、西部首家省级农村商业银行。拥有60亿元注册资本金,辖下网点有1 837个,从业人员达1.3万名,拥有资产1 448亿元,存款1 117亿元,贷款682亿元。由原重庆市信用联社和39个区县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了股份制银行的治理结构。该次的资产重组,吸收了近150亿的不良资产。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是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将合作制改为股份合作制。当时,重庆市全市700多个乡镇信用社都是独立法人资格,在两年的时间里将其缩减到39个,每个区县一个;其次,增加注册资本金,把注册资本金从2亿扩大到16亿,同时又利用央行的25亿元票据及政府提供的25亿元资金,这样消化了50亿元资产;最后是从2007年开始启动了增资扩股,从16亿元扩大到60亿元,从新老股东里吸收36亿元处理不良资产。这样,将大部分的不良资产进行了处理。
(3)重庆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范围扩大到小额扶贫。在2008年重庆批准第一个小额信贷公司——瀚新公司后,又筹建52家小额贷款公司,2009年重庆市还将批准筹建3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2009年额贷款公司试点将覆盖重庆市40个区县,每个区县至少成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将发展到80多家。根据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金加上它们从银行得到一定比例的融资额度,这些小额贷款公司一年能够为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提供200~300亿元左右的信贷资金。另外,重庆市探索出了一条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可持续运用的新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到2008年底,重庆市共发放扶贫到户贷款5.2亿元,覆盖了2 828个贫困村,83万户贫困户,累计为贫困农民户均增收2 272元,安排贴息资金2 070万元。实现了扶贫到户贷款安全性、盈利性和扶贫性的统一及资金的滚动使用和发展。endprint
此次的金融结构调整将有利于重庆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通过上面阐述的方法进一步进行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使之不良资产率降低,优化农村金融市场,进而加速推进重庆金融的发展进程。
2.重庆农业金融现状
通过以上的金融方面的改革,重庆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为:首先,重庆农村金融发展通过改革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通过重庆1997—2006年金融发展程度指标FIR指标可以看出,在此阶段,重庆农村金融发展程度是逐年上升的,由1997年0.43上升到2006年的0.78。可见,通过近年来的重庆农村金融改革,其农村金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具体(见图5)。
其次,虽然农村金融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仍存在许多弊端,通过农村金融支农指标(即农业贷款与总贷款额度之比)显示,从1997—2006年其指标是从2003年开始呈现递减趋势,尽管在2006年有所回升,但是其比率仍然比2001年、2002年低(如下页图6所示):
之所以造成下页图6反应的情况,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日益城市化,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重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
。
重庆市农村金融与重庆市农民纯收入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即说明重庆市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存在相关关系。因为选取指标的初衷是为了用农民纯收入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相关指标,因为经济的发展体现在收入水平的高低,因此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重庆市的农村金融发展对重庆市农村经济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其参数小于1,所以其弹性值较小,其促进作用不是很大,这意味着由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不高,没有很好地发挥其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进而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发展其农村金融水平而进一步促进其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重庆地区的经济发展。
另外,回归方程中也显示重庆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但是近年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说明重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仍存在较大缺口,因此,没有很好起到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由此得出推进重庆农村金融改革,优化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安排,构建农村需求导向型金融服务体系,从而形成高效灵活的农村资金供给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针对重庆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由上述实证分析的结论得出,重庆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不足,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缺口较大。将以消除金融抑制现象,促进金融深化和约束为目的,针对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两方面提出促进重庆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金融制度
金融制度是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一系列的金融创新过程中,金融制度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在制度变革的基础上,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会得到发展,进而推动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金融制度的创新是指金融体系与结构的大量新变化。结合中部实际,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正规金融结构
重庆农村金融资源存在严重的“流出”现象,即由于农业金融组织的制度、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自身弱质性造成的农业和农村金融资金外流现象。这直接拉大了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所需资金缺口。
(1)强化商业银行支农力度。针对重庆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应转变信贷营销理念,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一是降低信贷门槛。对规模不大,但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看好、经营形势乐观的农业项目和乡镇企业,加大信贷投入。二是加大信贷营销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三是农业银行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此可以考虑通过对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利息收入税收减免的方式把商业银行引入农村领域,以建立起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可靠资金来源机制。同时要规范商业银行县以下农村金融网点的金融服务功能。鉴于现行多数商业银行县级区域经营网点多数具有单纯吸储性质,可以建议商业银行给予县级金融机构以贷款放贷权,使其能够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放贷额度。
(2)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银行机构可以激活重庆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新的竞争、新的活力。总之,推动重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需要从争取农村资金少外流、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允许多元化的中小型和微型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业务入手,探索创造符合农民需求、适合现阶段农村发展水平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审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2.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要突破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瓶颈,解除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就必须正视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现实,放宽重庆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逐步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适度的发展民间金融,通过各种渠道拓宽农村的金融供给。在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供给资金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在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支持方面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在重庆,民间借贷已成为当前农村资金流通的重要渠道,正日趋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首先,民间借贷活动相当频繁,经济条件发展较好的农村,借贷活动的发生就更为频繁。其次,民间借贷付息方式多种多样,借贷期限以一年以上为主。从期限上看,借款期限一年以上的占总额的90%以上。再次,民间借贷资金来源广泛。民间借贷资金来源主要是向个人借入,通过中间人向组织、互助会、合作会等借入,且向个人借入借贷占多数。最后,民间借贷资金投向领域宽,用途广泛。民间借贷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或修建房屋、经商办企业、偿还借款、贷款、婚丧嫁娶、子女上学、求医治病等。其中,民间借贷资金用于购买或修建房屋的占42.5%,经商办企业的占39%。农村居民生产经营性借款的比重与消费性借款的比重大致相当。endprint
与正规金融组织相比,民间金融组织具有一定的优势,农民可以较方便获得资金,但资金成本较高且信用风险较高,也因此在农村发生了一些冲突事件,影响到农村经济生活的稳定,国家对其态度转变并一度全面清理整顿。但是由于灵活的民间借贷存在其内在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放松对民间金融的政策限制和金融管制,允许有组织的民间金融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融资服务,我们可以给民间金融合法的发展空间,只要正确地引导它,规范其运行以控制信用风险,完善并严格监管,民间金融发展同样会与正规金融一路,相互补充辅助,为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做贡献。
(二)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
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应逐渐完备农村金融体系,并使体系中的金融机构经营中公平有序的竞争,信息在这个市场上能够快速有效的反应,在此情况下将农村利率向市场化的转型。利率向市场化的转型使得金融机构按照资金风险定价,促使农村金融机构间充分竞争。
培育农村资本市场。相对于农村的资金需求,供给农村资金始终不能满足其需求,而解决农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只依靠银行信贷是远远不够的,在引进新的供给渠道方面我们想到了培育农村资本市场,运用发债和股票等多种方式筹资。将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作为农业生产建设的资本来发展农村经济,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资本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好,筹资方式灵活多样,是对银行业提供资金资源的很好补充。
发展农村保险市场。保险是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农村农业方面的险种少,在中国的一系列农村金融改革中一直缺乏关注。农业是我们的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户的损失很大的。开展农业保险以减少不可预测的天灾等影响,从而减少农民经济损失,对稳定农村经济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农村保险机制的建立,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增添了规避风险的手段,使得农民和乡企得到贷款等金融支持将更为容易。农业已走向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相应的有力的风险保障不可或缺。应多元化渠道筹措资金,政府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加上社会各方如农村龙头企业和农民共同出资,以合作的方式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护。农村保险要从多方面保障农民,险种应综合互补,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金融年鉴杂志社,2009.
[2] 重庆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 冯兴元,何梦笔(德),何广文.中国农村的金融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5):17-30.
[4] 武宇翔.中国的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关系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
[5] 邓莉.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金融研究,2005,(12).
[6] 李克强,王国,等.论中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5).
[7] 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8).[责任编辑 陈丹丹]endprint
与正规金融组织相比,民间金融组织具有一定的优势,农民可以较方便获得资金,但资金成本较高且信用风险较高,也因此在农村发生了一些冲突事件,影响到农村经济生活的稳定,国家对其态度转变并一度全面清理整顿。但是由于灵活的民间借贷存在其内在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放松对民间金融的政策限制和金融管制,允许有组织的民间金融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融资服务,我们可以给民间金融合法的发展空间,只要正确地引导它,规范其运行以控制信用风险,完善并严格监管,民间金融发展同样会与正规金融一路,相互补充辅助,为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做贡献。
(二)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
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应逐渐完备农村金融体系,并使体系中的金融机构经营中公平有序的竞争,信息在这个市场上能够快速有效的反应,在此情况下将农村利率向市场化的转型。利率向市场化的转型使得金融机构按照资金风险定价,促使农村金融机构间充分竞争。
培育农村资本市场。相对于农村的资金需求,供给农村资金始终不能满足其需求,而解决农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只依靠银行信贷是远远不够的,在引进新的供给渠道方面我们想到了培育农村资本市场,运用发债和股票等多种方式筹资。将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作为农业生产建设的资本来发展农村经济,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资本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好,筹资方式灵活多样,是对银行业提供资金资源的很好补充。
发展农村保险市场。保险是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农村农业方面的险种少,在中国的一系列农村金融改革中一直缺乏关注。农业是我们的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户的损失很大的。开展农业保险以减少不可预测的天灾等影响,从而减少农民经济损失,对稳定农村经济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农村保险机制的建立,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增添了规避风险的手段,使得农民和乡企得到贷款等金融支持将更为容易。农业已走向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相应的有力的风险保障不可或缺。应多元化渠道筹措资金,政府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加上社会各方如农村龙头企业和农民共同出资,以合作的方式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护。农村保险要从多方面保障农民,险种应综合互补,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金融年鉴杂志社,2009.
[2] 重庆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 冯兴元,何梦笔(德),何广文.中国农村的金融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5):17-30.
[4] 武宇翔.中国的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关系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
[5] 邓莉.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金融研究,2005,(12).
[6] 李克强,王国,等.论中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5).
[7] 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8).[责任编辑 陈丹丹]endprint
与正规金融组织相比,民间金融组织具有一定的优势,农民可以较方便获得资金,但资金成本较高且信用风险较高,也因此在农村发生了一些冲突事件,影响到农村经济生活的稳定,国家对其态度转变并一度全面清理整顿。但是由于灵活的民间借贷存在其内在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放松对民间金融的政策限制和金融管制,允许有组织的民间金融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融资服务,我们可以给民间金融合法的发展空间,只要正确地引导它,规范其运行以控制信用风险,完善并严格监管,民间金融发展同样会与正规金融一路,相互补充辅助,为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做贡献。
(二)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
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应逐渐完备农村金融体系,并使体系中的金融机构经营中公平有序的竞争,信息在这个市场上能够快速有效的反应,在此情况下将农村利率向市场化的转型。利率向市场化的转型使得金融机构按照资金风险定价,促使农村金融机构间充分竞争。
培育农村资本市场。相对于农村的资金需求,供给农村资金始终不能满足其需求,而解决农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只依靠银行信贷是远远不够的,在引进新的供给渠道方面我们想到了培育农村资本市场,运用发债和股票等多种方式筹资。将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作为农业生产建设的资本来发展农村经济,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资本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好,筹资方式灵活多样,是对银行业提供资金资源的很好补充。
发展农村保险市场。保险是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农村农业方面的险种少,在中国的一系列农村金融改革中一直缺乏关注。农业是我们的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户的损失很大的。开展农业保险以减少不可预测的天灾等影响,从而减少农民经济损失,对稳定农村经济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农村保险机制的建立,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增添了规避风险的手段,使得农民和乡企得到贷款等金融支持将更为容易。农业已走向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相应的有力的风险保障不可或缺。应多元化渠道筹措资金,政府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加上社会各方如农村龙头企业和农民共同出资,以合作的方式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护。农村保险要从多方面保障农民,险种应综合互补,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金融年鉴杂志社,2009.
[2] 重庆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 冯兴元,何梦笔(德),何广文.中国农村的金融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5):17-30.
[4] 武宇翔.中国的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关系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
[5] 邓莉.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金融研究,2005,(12).
[6] 李克强,王国,等.论中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5).
[7] 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8).[责任编辑 陈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