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间作模式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调查研究

2014-12-23孙云南冉隆珣蔡丽梁名志许燕刘德和夏丽飞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间作茶树害虫

孙云南+冉隆珣+蔡丽+梁名志+许燕+刘德和+夏丽飞

摘 要:对香樟-茶、野花椒-茶、沉香-茶3种间作模式下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天敌在春茶、秋茶2个生育期的发生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园中间作香樟、野花椒、沉香对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影响不一致。香樟间作茶园茶轮斑病和茶赤星病的发病率较对照茶园低,但有增加茶小绿叶蝉的趋势;野花椒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发病率、茶小绿叶蝉虫害均较对照茶园低;沉香间作茶园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的数量较对照茶园减少,茶轮斑病和茶煤病发病率也较对照茶园降低。

关键词:茶树;间作;害虫;捕食性天敌

中图分类号:S435.711+S47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11-0110-04

茶树原产于中国云贵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深山密林中,具有喜温、喜湿、喜散射光等特点[1]。间作套种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之一,早在唐朝就有林茶间作的记载,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建立了多种林木、果树与茶树间作的模式[2]。茶园间作是利用茶树喜湿耐阴、植株为灌木或小乔木、根系较浅等特点,合理选择不同高度树冠和根系深浅的植物,组成二层林冠及地被层的茶园生态系统,强调物种间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充分利用地力,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较好生态效益[3]。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目前也是一种供略大于求的产品,影响其出口和销售的最大障碍是茶叶卫生质量问题,因此对茶叶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4]。邹祐梅等[5]报道,在胶茶间作茶园内捕食性蜘蛛总量为纯茶园的2.6倍,从而使茶园主要害虫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的种群密度下降。冯明祥等[6]研究表明,在种草茶园或在茶园周边、山坡等处保留一些杂草或种植防护林, 可以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 起到蓄养天敌的作用,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彭萍等[7]认为,茶园中增加一种新植被,无论是害虫或天敌,其昆虫种类也相应增加。黎健龙等[8]认为,茶园生产管理中合理种植遮荫树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提高茶园自然控制能力。由于不同林茶复合生态系统中天敌对害虫种类和数量的有效抑制,茶园农药施用量下降,不仅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同时可生产无公害茶叶,满足市场需求。为此作者对沉香-茶、野花椒-茶和香樟-茶间作模式下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林茶间作模式下病虫害的生态控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于2009年在春茶和秋茶期间分别对沉香-茶、野花椒-茶、香樟-茶间作茶园及邻近与每类间作茶园具有相同茶品种和同样立地条件的纯茶园开展调查研究。试验样地概况见表1。

1.2 调查方法

1.2.1 茶丛 在不同种植模式茶园中用平行跳跃法随机取10株茶树,将茶树一分为二,每侧再分为上、中、下3层,随机在每层取10 cm长茶枝1枝,统计其上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1.2.2 地表 在不同种植模式茶园中地表随机平行跳跃取10个样方,每样方为1 m2茶行,统计每样方中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1.2.3 网捕 用白色的确良布制成网口直径30 cm、深50 cm的捕虫网,十字形横穿茶园,在茶蓬面上随机扫网10次,记录网捕的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沉香-茶间作园主要病虫害和天敌

由表2可知,沉香-茶间作园与CK茶园个体总数分别为539头和443头;沉香-茶间作园天敌数与害虫数分别为74头和465头,CK茶园天敌数与害虫数分别为39头和404头,沉香-茶间作园与CK茶园益害比分别为1∶ 6.28和1∶ 10.36。沉香-茶间作园的物种数、个体总数、益害比均大于CK茶园,且CK茶园中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的数量及茶轮斑病和茶煤病的发病率远远大于沉香-茶间作园。在茶园中种植沉香,增加了茶园物种的多样性和天敌数量,能有效控制茶园主要病虫害。

2.2 野花椒-茶间作园主要病虫害和天敌

由表3可知,野花椒-茶间作园与CK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和优势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个体总数相差较大。野花椒-茶间作园与CK茶园个体总数分别为515头和940头;野花椒-茶间作园天敌数与害虫数分别为57头和458头,CK茶园天敌数与害虫数分别为34头和906头,野花椒-茶间作园与CK茶园益害比分别为1∶ 8.04和1∶ 26.65;野花椒-茶间作园的茶饼病发病率较CK茶园小23.36%。在春茶期,CK茶园中茶小绿叶蝉数量为643头,是野花椒-茶间作园茶小绿叶蝉数量(187头)的3.44倍;野花椒-茶间作园里蜘蛛数量为19头,是CK茶园中蜘蛛数量(10头)的1.9倍。在秋茶期,CK茶园中茶小绿叶蝉数量为54头,是野花椒-茶间作园茶小绿叶蝉数量(34头)的1.59倍;野花椒-茶间作园里蜘蛛数量为32头,是CK茶园中蜘蛛数量(22头)的1.5倍。茶园间作野花椒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茶园生态系统异质性,显著地提高了害虫天敌蜘蛛的个体数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小绿叶蝉的发生与为害。

2.3 香樟-茶间作园主要病虫害和天敌

由表4可知,香樟-茶间作园与CK茶园个体总数分别为171头和145头;香樟-茶间作园天敌数与害虫数分别为77头和94头,CK茶园天敌数与害虫数分别为43头和102头,香樟-茶间作园与CK茶园益害比分别为1∶ 1.22和1∶ 2.37。而且,CK茶园中的茶跗线螨、茶黄蓟马、蟋蟀、茶梢蛾、茶刺蛾、茶毒蛾和蛴螬等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香樟-茶间作园,但是香樟-茶间作园中茶小绿叶蝉的数量多于CK茶园。香樟-茶间作园的蜘蛛数量29头是CK茶园(18头)的1.61倍。香樟-茶间作园中茶轮斑病和茶赤星病的发病率比CK茶园低50.47%和60.00%。茶园间作香樟树有利于增进自然天敌的种类与数量及对害虫的生态控制能力,但有增加茶小绿叶蝉的趋势,间作香樟要加强对该虫的防治。endprint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茶园中增加一种新植被,无论是害虫或天敌,其种类也相应增加;茶园中间作香樟、野花椒、沉香增加了茶园物种的多样性和天敌的数量,香樟间作茶园茶轮斑病和茶赤星病的发病率较CK纯茶园低,但有增加茶小绿叶蝉的趋势;野花椒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发病率、茶小绿叶蝉虫害均较CK纯茶园低;沉香间作茶园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的数量较CK纯茶园减少,茶轮斑病和茶煤病发病率也较CK纯茶园降低,这进一步说明物种间及物种与环境间相互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3种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种类和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在茶园种植不同间作树种,改变了茶园小气候、食料和群落组成,因而,间作树种、间作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

本试验以茶树为主的多物种、多层次的林茶间作复合模式与纯茶园相比,间作茶园总物种数、天敌数、益害比、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大,与韩宝瑜[9]、吴满霞[10]等的研究一致。因为间作茶园内多层次、多物种的配合,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同时扩充了立体生态位,为有益生物的保护和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生态条件,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制力度,抑制茶树病虫害发生,实现了病虫害生物防治的要求[11]。而且,有些间作作物释放的挥发物能诱集某些种类的昆虫、蜘蛛或捕食螨栖息于茶园中[12,13]。斯里兰卡在茶园中种植诱虫植物以引诱害虫,以减轻对茶树的危害[14],不同品种的茶树与间作作物合适的组合可抑制黑刺粉虱[15]、茶蚜[16]种群。因此合理的间作茶园能够比纯茶园容纳更多的天敌,增强天敌控制害虫的潜能。

印度和斯里兰卡学者肯定了茶园间作可有效增大生物多样性,但难以确定何种间作模式控制何种害虫[17]。本试验所选3种间作茶园对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影响不一致,可能由于茶树品种、间作树种、种植模式、气候条件不同引起,其更深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参 考 文 献:

[1] 黄寿波. 试论生态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1984, 10(4):32-34.

[2] 严志方. 试论茶园间作[J]. 中国茶叶, 1985,7(2):36-37.

[3] 吴满霞, 韩宝瑜. 茶园间作增进生物多样性和提升茶叶品质的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4] 陈宗懋.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茶业通报, 2001, 23(1):7-10.

[5] 邹祐梅, 佘宇平. 胶茶群落中蜘蛛治虫作用的初步探讨[J]. 云南茶叶, 1986(2/3):68-73.

[6] 冯明祥, 姜瑞德, 王继青, 等. 茶园种草对茶树主要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10):89-91.

[7] 彭萍, 蒋光藻, 侯渝嘉, 等. 不同类型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17(2):197-199.

[8] 黎健龙, 苗爱清, 吴利荣, 等. 不同遮荫管理对茶园主要天敌与害虫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12):85-87.

[9] 韩宝瑜, 江昌俊, 李卓民. 间作密植和单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J]. 生态学报, 2001, 21(4):646-652.

[10] 吴满霞, 韩仁甲, 汪升毅, 等. 苦李山茱萸或板栗与茶间作增进昆虫多样性的效应[J]. 昆虫知识, 2010, 47(6):1165-1169.

[11] 彭萍, 李品武, 侯渝嘉, 等. 不同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J]. 植物保护, 2006, 32(4):67-70.

[12] Koschier E H, Kogel W J D, Visser J H. Assess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volatile plant compounds to western flower thrip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000, 26(12):2643-2655.

[13] Baur R, Feeny P, Stdler E. Oviposition stimulants for the black swallowtail butterfly:identification of electrophys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in carrot volatiles[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993, 19(5):919-937.

[14] Gnanapragasam N C ,Sivepalan P. Eco-friendly management of tea planta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 Science, 2004, 3(3/4):139-146.

[15] 叶火香, 何迅民, 韩宝瑜. 茶园间作杨梅、柑桔和吊瓜对粉虱种群数空间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7(2):183-188.

[16] 叶火香, 穆丹, 韩宝瑜. 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吊瓜对茶蚜种群数空间特征影响和差异[J].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2):7-12.

[17] 韩宝瑜, 崔林, 黄从富. 宁波沿海地区栗、梨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比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4(3):391-395.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14,46(11):114~116endprint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茶园中增加一种新植被,无论是害虫或天敌,其种类也相应增加;茶园中间作香樟、野花椒、沉香增加了茶园物种的多样性和天敌的数量,香樟间作茶园茶轮斑病和茶赤星病的发病率较CK纯茶园低,但有增加茶小绿叶蝉的趋势;野花椒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发病率、茶小绿叶蝉虫害均较CK纯茶园低;沉香间作茶园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的数量较CK纯茶园减少,茶轮斑病和茶煤病发病率也较CK纯茶园降低,这进一步说明物种间及物种与环境间相互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3种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种类和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在茶园种植不同间作树种,改变了茶园小气候、食料和群落组成,因而,间作树种、间作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

本试验以茶树为主的多物种、多层次的林茶间作复合模式与纯茶园相比,间作茶园总物种数、天敌数、益害比、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大,与韩宝瑜[9]、吴满霞[10]等的研究一致。因为间作茶园内多层次、多物种的配合,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同时扩充了立体生态位,为有益生物的保护和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生态条件,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制力度,抑制茶树病虫害发生,实现了病虫害生物防治的要求[11]。而且,有些间作作物释放的挥发物能诱集某些种类的昆虫、蜘蛛或捕食螨栖息于茶园中[12,13]。斯里兰卡在茶园中种植诱虫植物以引诱害虫,以减轻对茶树的危害[14],不同品种的茶树与间作作物合适的组合可抑制黑刺粉虱[15]、茶蚜[16]种群。因此合理的间作茶园能够比纯茶园容纳更多的天敌,增强天敌控制害虫的潜能。

印度和斯里兰卡学者肯定了茶园间作可有效增大生物多样性,但难以确定何种间作模式控制何种害虫[17]。本试验所选3种间作茶园对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影响不一致,可能由于茶树品种、间作树种、种植模式、气候条件不同引起,其更深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参 考 文 献:

[1] 黄寿波. 试论生态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1984, 10(4):32-34.

[2] 严志方. 试论茶园间作[J]. 中国茶叶, 1985,7(2):36-37.

[3] 吴满霞, 韩宝瑜. 茶园间作增进生物多样性和提升茶叶品质的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4] 陈宗懋.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茶业通报, 2001, 23(1):7-10.

[5] 邹祐梅, 佘宇平. 胶茶群落中蜘蛛治虫作用的初步探讨[J]. 云南茶叶, 1986(2/3):68-73.

[6] 冯明祥, 姜瑞德, 王继青, 等. 茶园种草对茶树主要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10):89-91.

[7] 彭萍, 蒋光藻, 侯渝嘉, 等. 不同类型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17(2):197-199.

[8] 黎健龙, 苗爱清, 吴利荣, 等. 不同遮荫管理对茶园主要天敌与害虫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12):85-87.

[9] 韩宝瑜, 江昌俊, 李卓民. 间作密植和单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J]. 生态学报, 2001, 21(4):646-652.

[10] 吴满霞, 韩仁甲, 汪升毅, 等. 苦李山茱萸或板栗与茶间作增进昆虫多样性的效应[J]. 昆虫知识, 2010, 47(6):1165-1169.

[11] 彭萍, 李品武, 侯渝嘉, 等. 不同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J]. 植物保护, 2006, 32(4):67-70.

[12] Koschier E H, Kogel W J D, Visser J H. Assess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volatile plant compounds to western flower thrip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000, 26(12):2643-2655.

[13] Baur R, Feeny P, Stdler E. Oviposition stimulants for the black swallowtail butterfly:identification of electrophys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in carrot volatiles[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993, 19(5):919-937.

[14] Gnanapragasam N C ,Sivepalan P. Eco-friendly management of tea planta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 Science, 2004, 3(3/4):139-146.

[15] 叶火香, 何迅民, 韩宝瑜. 茶园间作杨梅、柑桔和吊瓜对粉虱种群数空间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7(2):183-188.

[16] 叶火香, 穆丹, 韩宝瑜. 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吊瓜对茶蚜种群数空间特征影响和差异[J].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2):7-12.

[17] 韩宝瑜, 崔林, 黄从富. 宁波沿海地区栗、梨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比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4(3):391-395.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14,46(11):114~116endprint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茶园中增加一种新植被,无论是害虫或天敌,其种类也相应增加;茶园中间作香樟、野花椒、沉香增加了茶园物种的多样性和天敌的数量,香樟间作茶园茶轮斑病和茶赤星病的发病率较CK纯茶园低,但有增加茶小绿叶蝉的趋势;野花椒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发病率、茶小绿叶蝉虫害均较CK纯茶园低;沉香间作茶园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的数量较CK纯茶园减少,茶轮斑病和茶煤病发病率也较CK纯茶园降低,这进一步说明物种间及物种与环境间相互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3种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种类和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在茶园种植不同间作树种,改变了茶园小气候、食料和群落组成,因而,间作树种、间作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

本试验以茶树为主的多物种、多层次的林茶间作复合模式与纯茶园相比,间作茶园总物种数、天敌数、益害比、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大,与韩宝瑜[9]、吴满霞[10]等的研究一致。因为间作茶园内多层次、多物种的配合,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同时扩充了立体生态位,为有益生物的保护和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生态条件,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制力度,抑制茶树病虫害发生,实现了病虫害生物防治的要求[11]。而且,有些间作作物释放的挥发物能诱集某些种类的昆虫、蜘蛛或捕食螨栖息于茶园中[12,13]。斯里兰卡在茶园中种植诱虫植物以引诱害虫,以减轻对茶树的危害[14],不同品种的茶树与间作作物合适的组合可抑制黑刺粉虱[15]、茶蚜[16]种群。因此合理的间作茶园能够比纯茶园容纳更多的天敌,增强天敌控制害虫的潜能。

印度和斯里兰卡学者肯定了茶园间作可有效增大生物多样性,但难以确定何种间作模式控制何种害虫[17]。本试验所选3种间作茶园对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影响不一致,可能由于茶树品种、间作树种、种植模式、气候条件不同引起,其更深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参 考 文 献:

[1] 黄寿波. 试论生态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1984, 10(4):32-34.

[2] 严志方. 试论茶园间作[J]. 中国茶叶, 1985,7(2):36-37.

[3] 吴满霞, 韩宝瑜. 茶园间作增进生物多样性和提升茶叶品质的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4] 陈宗懋.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茶业通报, 2001, 23(1):7-10.

[5] 邹祐梅, 佘宇平. 胶茶群落中蜘蛛治虫作用的初步探讨[J]. 云南茶叶, 1986(2/3):68-73.

[6] 冯明祥, 姜瑞德, 王继青, 等. 茶园种草对茶树主要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10):89-91.

[7] 彭萍, 蒋光藻, 侯渝嘉, 等. 不同类型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17(2):197-199.

[8] 黎健龙, 苗爱清, 吴利荣, 等. 不同遮荫管理对茶园主要天敌与害虫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12):85-87.

[9] 韩宝瑜, 江昌俊, 李卓民. 间作密植和单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J]. 生态学报, 2001, 21(4):646-652.

[10] 吴满霞, 韩仁甲, 汪升毅, 等. 苦李山茱萸或板栗与茶间作增进昆虫多样性的效应[J]. 昆虫知识, 2010, 47(6):1165-1169.

[11] 彭萍, 李品武, 侯渝嘉, 等. 不同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J]. 植物保护, 2006, 32(4):67-70.

[12] Koschier E H, Kogel W J D, Visser J H. Assess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volatile plant compounds to western flower thrip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000, 26(12):2643-2655.

[13] Baur R, Feeny P, Stdler E. Oviposition stimulants for the black swallowtail butterfly:identification of electrophys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in carrot volatiles[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993, 19(5):919-937.

[14] Gnanapragasam N C ,Sivepalan P. Eco-friendly management of tea planta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 Science, 2004, 3(3/4):139-146.

[15] 叶火香, 何迅民, 韩宝瑜. 茶园间作杨梅、柑桔和吊瓜对粉虱种群数空间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7(2):183-188.

[16] 叶火香, 穆丹, 韩宝瑜. 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吊瓜对茶蚜种群数空间特征影响和差异[J].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2):7-12.

[17] 韩宝瑜, 崔林, 黄从富. 宁波沿海地区栗、梨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比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4(3):391-395.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14,46(11):114~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间作茶树害虫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寓言二则
故乡的古茶树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
茶的箴言
美丽的山茶树
把粮食保管好/一个消灭米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