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12-23陈娟
陈娟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往往把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影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和资金投入,而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因素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效果不好。从近年来厦门市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发展的实践情况看,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关键在人。2006年开始,厦门市全面设立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对推动厦门市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支稳定专职、乐于奉献的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值得研究和思考。
一、厦门市文化协管员队伍现状
2006年,厦门市全面设立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岛外四个区每个村居配备一名专兼职文化协管员,并由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经费补助,其余由各区自筹解决。经过省、市两级文化部门的集中业务培训,共有298名文化协管员持证上岗。2012年,湖里区面向社会一次招聘53名社区文化协管员,思明区也陆续采用选聘、兼职的形式配齐了社区协管员。目前全市六个区共有村(区)文化协管员493名,其中思明区98人,湖里区59人,海沧区36人,集美区58人,同安区130人,翔安区112人。协管员队伍中,男202人,女291人,高中以下265人,大专以上228人,专职181人,兼职312人。
文化协管员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这支队伍活跃在基层文化建设第一线,带动并组织当地群众开展健康向上、富有特色,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在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海沧区为例,自实行村(居)文化协管员制度以来,基层文化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以文化协管员为骨干,全区共组建民间文艺团体170支、4306人,文化社团9个,少年儿童艺术培训基地5个,群众文化示范点9个,注册文化志愿者607人。2013年全区共举办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25场、大型展览15场,实现每个村(区)每年放映电影12场以上,组织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8次以上。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有效保障,设施网络健全、服务供给高效、组织支撑稳固、保障措施有力的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二、当前文化协管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但是,也要看到,面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和基层群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人员选聘不严,文化协管员管理原则是,县(区)管,镇(街)聘,村(居)用。其主要职能是运用本村的文化设施及文艺手段开展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组织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育、节庆民俗及电影、录像放映等活动。但是目前一些文化协管员人员选聘,没有完全按照这个程序,文化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兼职的文化协管员中三分之二由村两委兼任,兼职的村两委干部由于村里活动多,没有心思用在文化活动,再加上本身没有文艺特长,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上力不从心,组织开展文化活动难度较大。还有个别村因为老村长没有文化,新一轮村长选举落选,为照顾老村长,特地安排其担任文化协管员,可以从中领取几百元的文化协管员补助经费。可想而知,自身没有文化的文化协管员如何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如何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二是不能专职专岗,一些文化协管员不仅要承担文化工作,还要完成众多的村居、社区事务工作,被抽调参加下村包户、拆迁、计生等一线工作。身兼多职,精力分散,难以专一,根本无法专心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村里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场所不能定期开放,形同虚设。一些文化设施、设备深锁屋里生灰蒙尘。长久下来,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受到抑制,没有了积极性。文化协管员有名无实,工作也没有劲头。一些文化协管员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工作得过且过,没有主人翁意识,造成队伍不稳定,致使一些优秀文化协管员流失。如一位村文化协管员抱着对基层文化工作的一腔热情,投入村文化协管员工作,在村里组织丰富多彩、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受到百姓高度赞誉。同时,其自身多才多艺,参加全省文化协管员才艺比赛获得优秀奖。但是,由于工作不能专职,待遇又低,不能安心,几年后被一家企业招聘,离开了文化协管员队伍。三是工资待遇偏低,2006年,厦门市全面设立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以来,市财政给予文化协管员每人每月一百元补助,其余的各区解决。目前,全市文化协管员的经费补助高低不均,海沧区每月3595元、湖里区每月2492元,思明区700元-2000元不等,集美区专职的1410元、兼职的600元。同安区每月400元、翔安区每月300元,同安、翔安两区协管员工资待遇低得连最低生活保障线都没有达到,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因为经费太低,导致一些文化协管员同时在外兼职其他工作,根本无心本岗位工作,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无从谈起,极大地制约了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就是要把包括文化服务、经费保障、队伍建设乃至基层文化活动在内的一系列标准加以规范,通过标准化建设使基层文化队伍建立长效、稳定、发展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文化协管员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经费补助标准
要保持队伍相对稳定,让文化协管员安心群众文化工作,要提高补助标准,地方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在财政经费上给予保障,适当提高文化协管员的经费补助标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文化协管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从而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海沧区自2007年实行村(居)文化协管员制度以来,制定《海沧区村(居)文化协管员管理考评办法》,从聘用、工作职责、管理、考核、奖惩等五大方面给予细化规定,特别经费保障方面,海沧区结合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工作,将文化协管员经费保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中,通过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形式,确定文化协管员工资待遇,大幅提升村(居)文化协管员工资待遇,从初期每月500元提高到1100元再到目前的高达3595元。由于经费保障落实,村(居)文化协管员能安心工作,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有效稳定了文化协管员队伍,使文化协管员成为海沧区基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endprint
(二)严格文化协管员的招聘录用,落实专职专岗
加强农村文化协管员队伍规范化建设,要选准人,用好人,要严把选聘关,认真做好村级文化协管员选聘的各项工作,选聘文化协管员,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聘用。选聘思想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热心群众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和体育特长,具备高中以上文化,年龄在20-50周岁之间,并有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文化协管员,才能真正发挥和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村文化经济的发展。厦门市湖里区对文化协管员的选聘就落实到位。2012年6月,湖里区通过集中招聘、公开考试,在学历、文化特长、工作经验、组织协调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一次录用了53名社区文化协管员,配备到每一个社区。至今为止,现有59名文化协管员全都是年龄50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文化程度本科34人、大专17人、大专以下8人。整个队伍年富力强,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而且全部专职专用,在各社区村居协助工作完成好,得到群众的热忱欢迎与支持,对湖里区的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文化协管员的招聘,为基层文化队伍注入新活力,使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
(三)制定文化协管员的考核办法,建立绩效管理机制
对文化协管员的管理,要严格遵循县(区)管、镇(街)聘、村(居)用的原则,建立完整的文化协管员绩效管理与工资待遇、续聘相挂钩的制度。区级文化部门要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协管员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对文化协管员的管理和业务指导。镇(街)文化站(中心)负责村级文化协管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和培训,通过组织集中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杜绝滥竽充数的现象。考评工作实行年度考核和三年一次的任期考核,对“文化协管员”履行职责、协管能力、工作态度、参加培训、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注重绩效。还是以海沧区为例,海沧区对文化协管员建立了激励考核机制,按照“重服务、重民意”的原则,通过下乡检查、深入群众随访的方式对村(居)文化协管员的组织、协调、工作开展等业务能力进行季度、年度评估,并根据考评结果决定是否续聘。对工作积极、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无法胜任工作、群众不满意的,给予解聘。
(四)强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文化协管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集中培训是文化协管员提高工作能力、胜任协管岗位的有效手段。为提高我市基层文化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我市多年来一直坚持加强文化协管员培训工作,定期组织集中培训,全市村(居)文化协管员全员参加,着重围绕《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如何组织农村艺术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等课程,全面提高农村文化协管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指导农村文化协管员更好地开展农村文化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各区也相应组织培训,保证每年集中培训5天以上。市、区文化部门还常年为基层文化协管员举办摄影、音乐、舞蹈和美术等各艺术门类的公益性培训班,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为文化协管员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如厦门市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连续两届都将文化协管员文化技能大赛纳入艺术节项目,分设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部分进行,通过文化技能比赛,充分展示文化协管员文化知识和技能专长,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五)进一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文化协管员组织、协调、示范、带动作用
要充分发挥文化协管员的乘数效应,通过文化协管员在组织、协调、示范、带动作用,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为农村文化活动添砖加瓦。例如,我市在全市范围公开招募文化志愿者,以文化协管员为骨干,带领文化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农闲季节等时机,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促进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通过文化协管员抓民间文化团体和民间艺人的组织、培训工作,发挥民间文化团体和民间艺人的积极效应,对活跃农村农民文化生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