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小草莓变大产业
2014-12-23罗岚
◇文/罗岚(本刊记者)
驶入杨家村,只见路边一个个草莓售卖店、一排排草莓大棚、一间间乡村“小别墅”,让人不得不感叹:一村一品一特色,美好生活日日新。
杨家村位于浮梁县三龙乡东北部,由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人口2912 人,全境3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4 亩,和其他村庄一样,杨家村以前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
“穷则思变”,自杨家村一位退休村干部草莓种植成功后,杨家村村民便纷纷尝试草莓“甜味”。经几年的积累,杨家村草莓种植已具备一定技术和规模。
“但我们村草莓不敢做大,因为规模过大,销售会成为大问题。”杨家村村委主任黄高生说道。
得益于“一村一品”理念的指导,杨家村理清了思路,该村村委和农户认为,发展草莓不仅要发挥自己的特色,还要能形成产业。
当前,杨家村草莓种植已具备非常成熟的技术,品种和产量问题都已解决,但杨家村草莓销售渠道主要还是路边摆摊和水果市场批发,虽然这两种渠道能解决农户销售难问题,“但如果种的人多,产量大增,靠路边叫卖和批发是解决不了的,而且草莓不易于保存,储存期短。”黄高生说道。
因此,如何拉长杨家村草莓的产业链,让其扩规模、增效益,成为杨家村人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想过引进草莓加工企业,但我们几百亩的草莓产量,还不够人家塞牙缝。”
杨家村村委和农户也想过和企业建立“订单式农业”,但是又存在大公司和小农户难以对接的难题。“比如公司收购价是6 元一斤,市场价是10 元一斤,农户肯定会偷偷把草莓拿到市场去卖,在农村,即使签订了合同也没用。”黄高生解释说。
基于这点,杨家村便开始探索合作社模式。杨家村东山组组长张春田就顺势成立了兴龙草莓合作社,“最起码批发草莓的时候能装满一辆车,不然单户拉去运费会吃不消。”张春田开玩笑地说。张春田现在已经建立13 个草莓大棚,每年纯利润二十几万。自兴龙合作社成立以来,农户逐渐加入其中,一是扩大了草莓种植规模,二是利于农户“抱团取暖”。
“以后杨家村草莓还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虽然有很多困难要解决。”黄高生最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