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型减水剂低温合成工艺研究
2014-12-23王玉娇胡若飞鲁俊
王玉娇,胡若飞,鲁俊
(湖北文理学院 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聚羧酸减水剂具有高减水率、高保坍、超分散性和超稳定性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国家绿色建材战略的提出,出现了低温聚羧酸合成工艺研究,具有温度依赖性的引发体系成了研究的重点[1]。传统工艺是采用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反应温度为60 ~80 ℃[2],而低温聚合反应温度则为10 ~30 ℃,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国内对于低温合成工艺报道并不多,马保国等[3]采用苄胺复合引发剂,室温条件下制备了APEG 型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张智强等[4]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亚铁盐氧化-还原体系,60 ℃条件下合成MPEG 型醚类聚羧酸减水剂。高锰酸钾/草酸氧化还原剂在引发体系中的反应活化能最低,但其引发聚合研究报道很少。
本文采用高锰酸钾/草酸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为单体,讨论氧化还原体系、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减水剂保坍性能和匀质性能的影响,探索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工艺的作用。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高锰酸钾、草酸、巯基乙醇均为化学纯;华新牌普通复合硅酸盐水泥PC42.5。
DF101S 型恒温磁力搅拌器;HH-S2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TLY-1 混凝土坍落度仪;NLB-3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
1.2 实验方法
在带有滴加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和适量的水,滴加高锰酸钾和草酸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3 ~4 h。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物的pH 值调节至中性。以混凝土坍落度为性能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优化合成工艺条件。
1.3 性能测试[5]
1.3.1 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测定 参照GB/T 8077混凝上外加剂匀质性实验方法中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测试方法进行,水灰比(W/C)=0.3。
1.3.2 坍落度的测定 按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依据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实验方法,测试新拌混凝土初始坍落度(TL0h)及1 h 坍落度(TL1h)。
2 结果与讨论
2.1 减水剂配方优化
在反应温度60 ℃,以KMnO4/H2C2O4为引发剂,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磺酸钠(AAMAS)、甲基丙烯酸(MA)的用量为水平因子,设计3 因素3 水平的正交实验,测试新拌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TL0h及1 h 坍落度TL1h,以ΔTL 作为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见表1。
表1 正交实验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由表1 可知,最佳水平为A2B1C2,即KMnO4/H2C2O4用量分别占大单体PEMA 质量的2%、AAMAS 和MA 占大单体摩尔分数为0.5 和3.5。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初始坍落度为215 mm,1 h 坍落度为200 mm,符合检测标准,保坍性能最优。采用混凝上外加剂匀质性实验方法,测定该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指标显示,当掺量为0.5%时,水泥净浆流动度最高达到267 mm。
2.2 引发剂用量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KMnO4和H2C2O4任一组分都不能用作引发剂,但两者组合却是良好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过程是在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成Mn(IV),与草酸作用得到C2O4- ·和COO-·负离子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6]。因此,本实验采用KMnO4和H2C2O4摩尔配比为1 ∶1。在温度为60 ℃下,KMnO4/H2C2O4用量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见图1。
图1 引发剂用量和减水剂性能关系曲线Fig.1 Curves of initiator content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由图1 可知,随着KMnO4/H2C2O4用量增加,水泥净浆的流动性增加,保坍性提高。当用量为大单体PEMA 质量的2% 时,流动性达最大值267 mm;用量继续增大,水泥净浆的流动性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聚羧酸高分子共聚物的分子量是由引发剂用量控制,引发剂用量越大,分子量相对越小,当主链聚合度为50 ~200 为最佳分子量[7]。分子链过短,所带负电基团较少,排斥性能差,保坍性能降低;分子链过长,易吸附多个水泥颗粒,形成絮凝,水泥分散性下降。
2.3 反应温度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在10 ~90 ℃条件下,KMnO4/H2C2O4用量占大单体质量的2%、AAMAS 和MA 占大单体摩尔分数分别为0.5 和3.5,合成减水剂产品,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和1 h 坍落度。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减水剂性能见表2。
表2 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减水剂性能Table 2 Product performance under various temperature
由表2 可知,在10 ~30 ℃,随着温度升高,水泥净浆流动度和1 h 坍落度呈上升趋势;40 ~60 ℃,水泥净浆流动度和保坍性能变化不大;但60 ℃以上,则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KMnO4/H2C2O4引发反应的活化能低至39 kJ/mol,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引发剂的引发速率和反应的聚合速率相当,聚合反应稳定,分子量适中;当温度过高,导致引发过快,聚合物分子量增加,产品性能下降;同时单体转化率降低,生产效率也大大降低。
2.4 反应时间对减水剂性能影响
在30 ℃和60 ℃条件下,KMnO4/H2C2O4用量占大单体PEMA 质量的2%、AAMAS 和MA 占大单体摩尔分数分别为0.5 和3.5,合成减水剂产品。反应时间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见图2。
由图2 可知,随着反应时间增加,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和保坍性能都呈增加趋势,反应4 h 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和保坍性能变化都不大。这是由于反应时间的延长主要是提高单体转化率,并不影响分子量大小。反应时间短,体系残留单体过多,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指数较大,水泥净浆流动度和保坍性能均下降,同时降低生产效率。因此,合适反应时间为4 h。
图2 30 ℃和60 ℃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减水剂性能关系曲线Fig.2 Curves of react time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at 30 ℃and 60 ℃
3 结论
(1)最佳产品配方为KMnO4/H2C2O4用量分别占大单体PEMA 的2%、n(PEMA)∶n(AAMA)∶n(MA)=1∶0.5∶3.5。
(2)KMnO4/H2C2O4反应活化能低,反应温度不宜超过60 ℃,反应时间不低于4 h。
(3)以KMnO4/H2C2O4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最高为268 mm,1 h 坍落度为205 mm。
[1] 王子明,李慧群. 聚羧酸系减水剂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混凝土世界,2012,38(8):50-56.
[2] 徐兆付,夏咏梅,张磊.聚羧酸系水泥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J].应用化工,2008,37(8):847-850.
[3] 马保国,胡家兵,谭洪波.两种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和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12(5):1-4.
[4] 张智强,胡向博,李凌峰,等.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J]. 实验与研究,2010(3):53-5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T 223—2007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6] Archanamoni Das,Saikia C N. Crafe c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methacrylate onto non-mulberry silk-antheraea assama using potassium permanganate-oxalic acid redox system[J].Bioresource Tech,2000(24):213-216.
[7] Li Zongjin.Materials for Making Concrete 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M].Hoboken:Wiley & Sons In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