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底无私有诤言

2014-12-23成收

前线 2014年7期
关键词:私心长孙魏征

成收

说到中国史上的谏官,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唐朝的魏征(580年-643年)。这位辅佐唐太宗几十年的“良臣”,才识超卓,刚直不阿,殚精竭虑,尽职尽责,恰逢唐太宗政治开明,在开创“贞观之治”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综观魏征的谏议之路,给人印象最深,也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极言直谏。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是其他大臣难以相比的。

有个故事可见一斑。有一次,魏征上朝的时候,与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后,他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宫内,见到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这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受不了!”长孙皇后听后,没有言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件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番话就像一盆凉水,把太宗的满腔怒火浇灭了。

由于魏征屡犯龙颜,敢于直谏,天长地久,太宗都有点怕他。有一次,太宗闲暇之余玩只喜爱的鹞鹰,因被魏征撞见,怕他责怪而生生憋死在怀里。

魏征为什么敢于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而屡屡进谏呢?最根本的一点,是他没有私心,胸怀坦荡,所言所谏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而丝毫没有自己的私利。不论是他提出的“偃革兴文”,还是他建议的“廉听广纳”;不论是他进言的“知人善任”,还是他忠告的“居安思危”,内容涉及治国理政、修身齐家各个方面,无不反映出他对李唐王朝的耿耿忠心,满腔热情,这其中也包含着对黎民百姓的体恤和爱护,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与卓识。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魏征敢言直谏的事例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心底无私,才有肺腑诤言。不论对批评者来说,还是对被批评者来说,只要“私”字当头,就谈不上说真心话、知己话、“中用不中听”的话。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个好传统,也是个好作风,对革命和建设起过重要作用,但现在用起来却愈发艰难,原因在哪里?就在于私心所扰、私情所累、私利所惑、私欲所绊。可以说,一个“私”字,使我们很难完全抛开个人顾虑和成见,出于对同志的帮助、关怀,从有利于个人改正缺点不足,有利于事业发展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批评意见,从而造成有些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含糊其辞,一团和气,心存芥蒂,彼此设防,没有真正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目的。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卒,唐太宗悲恸之极,思念不已,对侍臣说了一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责任编辑:班松梅

猜你喜欢

私心长孙魏征
唐太宗托孤藏玄机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一箭双雕
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身后的落寞
来自太傅的恶意
贞观时期影响时代的女性——长孙皇后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
大公无私
文化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