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安全心理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014-12-23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

刘 佳

(陕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公司,西安 710020)

关注安全心理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刘佳

(陕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公司,西安710020)

【摘要】本文应用安全心理学、管理学角度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区分出不同的不安全心理,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安全心理 ;安全管理;不安全行为

前言

据安监总局统计:201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0.9万起、死亡6.9万人,而据统计80%以上的事故均与人为因素有关。可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从心理学来讲,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心心理活动的一种外在体现。因此,引发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它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安全的心理因素。正是这种心理因素直接间接引发安全事故。只有发现、鉴别、纠正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心理因素,才能从作业人员自身消除安全隐患源。否则,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如同一个炸药背在作业人员身上,当碰到合适的火源时,便会发生安全事故。这里我们首先得识别哪些属于不安全心理。

1.侥幸心理

这是不安全行为自然得到强化的内在。在生产活动中,违章作业往往都要比遵章作业省时、省力、省钱,但违章引发事故的概率又较小,这就提供了投机机会,一次次的违章行为将不安全心理强化一遍又一遍、不安全行为强化了一次又一次,以至于形成定性思维,惯性违章,有时甚至错误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这就给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

2.冒险心理

这是作业人员对自己的盲目自信。这种心理同样在企业管理人员身上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就给安全工作带来阻力。片面追求生产进度、忽视安全;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自恃经验,自负自大,往往善泳者溺;出身牛犊不怕虎的新员工,朝气蓬勃,但却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逞强好胜,往往出现安全事故。

3.不良的认知情绪

人在生产生活中,必然接触到社会中各种现象、各种对象、遇到不同的情境从而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强烈的外界刺激会造成当事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导致人体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无法控制自己,出现不安全行为进而发生事故。心理学所讲“踢猫效应”便是描绘不良情绪的传染以致事故的发生。

4.从众心理

在社会生活中,人是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的。人在群体中获得安全感、责任感、归属感,同时群体作为有机的构成,对内部成员予以约束、支持等。在一般情况下,群体内部多数人的意见是对的,但很多时候大家明知道事情是违法或者是违章的不安全行为时,但每个人心里只能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背后的隐患,大家一块违章,法不责众,对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形成保护伞。

5.疲劳心理

这里所指的疲劳分为两种,一种为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心理疲劳。一线工人工作重复,机械性操作,容易产生心理疲劳,久而久之会形成倦怠心理,以致工作消极。另一种为持续工作缺乏足够休息的生理疲劳。过度的疲劳将使反应迟钝和动作不协调,无法正确判断环境及快速应对处理危险。

长期以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在于 “物”的 因素,人只是作为整个生产大机器的一个零部件,将人“物”化。发生安全事故便如同机器发生机械故障那样,死个人如同更换了个昂贵的零部件,无法从深处触动人的心理,使人吸取教训,以致事故频发。时代在发展进步,生产领域法律规范相对已经逐步完善,机械设备、工艺技术相对成熟稳定,理应事故减少,然而事故却仍然居高不下。由此可见,人的因素现在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克服不安全心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根据事故法则我们知道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防止伤害的关键在于防止事故。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发生。只有从每个步骤,每次作业,严格执行完善的管理制度,有错即罚,才能增加工人的投机成本,弱化工人的投机心理,使其工作状态在一个安全的轨道中运转。

2.加强工人特别是管理人员的安全心理培训教育

在一般情况下,工人的不安全操作有可能造成的仅仅是个体的伤亡,而管理人员的不安全指令却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局面。管理人员层次越高,其影响面也越大,所以管理人员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其次杜绝“一言堂”,实行民主管理,接受安全人员监督,从外部环境约束自己冒险行为;并且赋予安全监督人员更大的权力,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对安全工作敢管、愿意管、能管。

3.社会及企业应重视工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政府企业应当加强心理建设,开展多姿多彩的培训教育向工人宣传及培训,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根据员工的个性特征设立员工心理档案,以便于管理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员工适应安全需求。及时发现并纠正不正常的心理,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4.重视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非正式群体是自发产生的,往往因为地缘(老乡)、血缘(亲戚)、历史(朋友)等原因产生,有较强的内聚力。它是以感情联系为纽带,使成员产生强烈共鸣,从而解决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可以作为正式群体的有益补充。我们可从注重非正式群体内核心人物、目标导向等方法调节,使之与我们的安全大方

5.保持一致

如加强班前安全教育,重视兼职安全员工作,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积极关注安全心理,及时发现员工的不安全心理隐患,增强事故的可预见性和可控性,才能真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栗继祖.《安全心理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李磊.《管理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3]人的不安全行为怎样影响安全生产[J].重庆建筑,2012.

[4]高倩.《2010年西安境内农民工心理健康情况调查报告》[J].黑河学刊,2011.

[5]蔡娟.《浅谈安全心理因素对安全行为的影响》[J].学校管理,2012.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