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计工作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2014-12-23冀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24期
关键词:统计工作施工企业管理模式

摘要:统计工作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建设市场的日益成熟,统计工作在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加强经济监督等各方面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统计工作的内容、原则、应用现状、改进措施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性地分析与探讨了统计工作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统计工作;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管理模式;统计制度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6-0138-02

就施工企业的统计工作概况而言,即是运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科学地记录、整理、汇总和分析企业生产、技术、财务等各方面的活动,以此检查监督计划的实施,为改进计划编制、加强管理水平以及进行决策指导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与优质的服务。统计工作不仅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直接、客观的展示,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得失与成败。因此,必须加强统计工作在施工企业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以真正利用好统计工作在“信息、咨询、监督”这三个方面的重要职能,这也是现代化施工企业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 施工企业统计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1.1 统计工作的内容

施工企业统计工作主要是将企业的经营成果、生产经营条件、生产过程以及各种条件的利用情况等因素进行的统计,其基本内容包括:

1.1.1 工程统计。工程统计也被称为建设产品的生产统计。主要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产品与质量、生产进度等。

1.1.2 劳动统计。主要包括员工人数与构成、劳动效率、工资福利、劳动安全以及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等。

1.1.3 机械设备统计。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拥有量、利用情况以及技术状况等。

1.1.4 材料统计。主要包括材料的投入、消耗以及储备情况等。

1.1.5 财务成本统计。主要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工程成本、财务成果等。

1.1.6 其他统计。例如技术革新、附属单位的生产与经营状况等。

1.2 统计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1.2.1 客观性与严肃性。施工企业的统计工作,必须如实地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客观情况,并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统计法律法规。

1.2.2 准确性与统一性。准确性即是指统计数字的真实、正确与可靠,它也是统计工作功能得以良好发挥的基础;统一性是指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企业内部报表以及各项统计指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都应当根据国家统一的规定与解释,实施统一化的管理和开展工作。

1.2.3 及时性。只有及时地提供统计数字和相关统计资料,才能有效保证统计工作对计划执行情况、项目管理情况的检查与监督作用。

2 施工企业统计工作的改进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建设投资的扩大,施工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在部分施工企业中,其施工项目管理相对滞后,统计工作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统计数据质量偏低、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这都严重影响到统计工作职能的发挥。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实现统计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2.1 完善施工企业统计制度的建设

企业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都必须要以完善的制度来加以保证,统计工作也是如此。第一,企业应建立统计工作的责任制度,明确法人代表为施工企业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严格贯彻落实《统计法》以及各项统计制度的法律法规条文,依法做好本企业的统计工作;第二,还必须配备足够的具备一定水平的统计工作人员,并保证统计工作队伍的稳定性;第三,应根据统计工作的责任制度,将统计目标、统计任务分解到施工企业各部门、各岗位中,以形成纵横联系、上下统一的企业统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级职能部门都应有明确的分工,以保证统计工作职能作用的良好发挥;第四,施工企业应制定《统计工作考核评比方法》,以确保统计工作的执行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统计人员的业绩也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以激发出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

2.2 转变观念,从企业经营角度加强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直接、客观的展示,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得失与成败。同时,统计工作不仅是企业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途径与方法,同样还能为企业管理层及时、详细地了解施工情况和作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无论是施工企业管理层或是普通统计人员,都应当切实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应站在企业可持续化和健康化发展的角度上,来推动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

要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全面提升统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人才将是关键因素。施工企业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统计水平的队伍,不仅能从人员的数量上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在业务素质上也能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为此,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教育,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专业考试,以不断提升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要求统计人员除具备专业的统计知识以外,还应当不断扩大知识面,了解建设施工、工程造价以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识,以保证统计结果更加准确与可靠,统计指标能更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现状,满足经营决策的需要。

2.4 规范统计基础性工作

施工企业的原始记录,是统计资料的基础。另外,健全的统计台账以及企业内部报表,不仅是填报国家和上级统计报表的要求,同样也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对于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等基础性工作,要实施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日常化管理流程。同时,要求施工企业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之间应具备严格的逻辑关系,不仅要求这些统计资料的人员签字应齐全,而且数据也应真实可靠,具备可追溯性。由于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的范围广、涉及面大,需涉及到施工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对这些基础性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还应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保证各部门提供的数据的相关性与一致性。

2.5 做好统计的服务与监督工作

在《统计法》中,明确提出了统计工作应“提供统计服务,实行统计监督”的功能要求。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作为施工企业统计工作的两个重要职能,服务是监督的目的,而监督则是服务的必要条件。

2.5.1 做好统计服务工作。施工企业的统计服务工作,除上报国家和主管部门以外,更多的是为本企业所服务,因此要求统计服务的形式应更加多样化,服务面也应扩大。为此,统计工作应多方面地搜集统计信息资源,除应当搜集本企业信息资源以外,还应搜集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料,以充实信息资源。统计信息资源作为一种财富,企业统计部门应加以有效利用。要形式多样地开展统计服务工作,并主动地配合企业进行统计调查,提供统计资料;要积极地为企业生产所服务,及时公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指标,以调动和激励员工生产的积极性。

2.5.2 做好统计监督工作。统计服务与统计监督工作的开展,都是通过统计资料的提供来加以实现的。根据《统计法》的要求,统计监督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统计资料的服务,来更好地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使企业能更好地履行合同条款。

2.6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统计分析工作是利用各类统计原理和统计方法,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统计数据进行综合的研究以加深了解和认识。为此,要求统计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应当真实、可靠与及时,以保障统计分析具备足够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要切实提高统计分析的水平与质量,应做到以下方面:

2.6.1 在统计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尽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保证数据的准确和时效性。

2.6.2 在数据汇总过程中,统计人员应认真负责、严肃谨慎,以避免在数据录入时产生误差。

2.6.3 在数据校核过程中,统计人员还应加强对数据准确性的对比与判断。

只有做好了以上三个方面,才能有效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价值。

3 结语

本文从统计工作的内容、原则、应用现状、改进措施等多个角度出发,就统计工作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体会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统计工作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深刻认识到统计工作对施工企业的重要意义与价值,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统计制度、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统计基础性工作等多种措施,以实现统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为施工企业的经营决策和企业更好的发展所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浅谈施工企业统计管理创新[J].甘肃科技,2011,(8).

[2] 黄建红.对公路施工企业统计体制改革的探讨[J].交通科技,2009,(2).

[3] 冯锦亮,蔚竹蓉.工程统计要为施工服务[J].山西交通科技,2012,(5).

[4] 李强,王吉利.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冀芳(1971-),女,山西阳泉人,阳泉市阳煤地产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建筑经济师,研究方向:综合统计。

猜你喜欢

统计工作施工企业管理模式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探讨强化和完善水利统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