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014-12-22朱健

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四基练习题长方形

朱健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引出问题——探索新知——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教学设计要用心于情境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长”的土壤;用心于活动设计,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用心于练习设计,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落实学生“四基”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情境设计:提供生长土壤

案例:在情境中引出问题。

片段一: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情境设计:(多媒体演示一辆汽车在碰撞中前面的挡风玻璃碎了)。

师:同学们,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汽车前面的玻璃碎了。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生1:换一辆汽车……

生2:去换一块玻璃。

师:是啊,换玻璃需要考虑什么?

生:算出这块玻璃的面积。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显示:汽车的挡风玻璃的形状是一个梯形,就引出探求梯形的面识计算方法……)

片段二: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情境设计

师:奇奇参加主持人竞选,她有二件上衣、三条裙子,你能给奇奇选一身衣服吗?

生1:黄色上衣和蓝色裙子。

生2:红色上衣和蓝色裙子。

……

师:像刚才这样,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合起来是一身衣服,是一种搭配。二件上衣、三条裙子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探索一共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

在这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情境设计中都把目光投向了生活,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但两者却颇有差异,片段一教师关注了生活中的梯形,忽视了这一情境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缺少“生长性”。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需要配玻璃这一情境中让学生马上想到要计算面积是比较困难的,更不能有效体现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用处,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活动设计:积累活动经验

案例:苏教版小数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探索过程。教师演示长方形的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引出问题:图形的面积变了吗?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同桌商量商量,你有什么方法可能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动手试一试。

生1:我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样数的?(多媒体演示数的方法)

生2:我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出面积是20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变的?请上台给我们演示一下。

(学生边演示边讲用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位同学的方法(多媒体演示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引出“转化”)。

师: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同桌之间议一议。

生1:面积不变……

生2: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完成板书如下: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  剪拼↑  转化↑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可以转化成求长方形的面积,小组之间说说刚刚的转化过程。(学生小组交流)

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呢?拿出你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试一试。

(学生操作验证,交流说说转化的方法和过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练习设计:数学素养的发展

练习题设计中,关注度不应仅仅是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形成,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引发数学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案例中的练习设计为视点,折现出练习设计的三个关注度:

层层深入,关注双基的达成度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题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步步为营,层层深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技能得以形成,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有效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动静结合,关注课堂的张弛度 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如果都是口答等形式,就会满堂喧哗,缺少个人思考;如果都是笔答等形式,就会死气沉沉,缺少课堂活力。

引发思考,关注学生的思维度 一个好的练习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还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活动的效率,并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目标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基练习题长方形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有关课程改革的点滴思考
关注课堂教学,落实“四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