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故事的妙用
2014-12-22张秀华
张秀华
【摘 要】应届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而中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中职学生的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厚。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已步履维艰,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妨多讲一些与所学知识关联的小故事,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失为一个走出教学困境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中职数学 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0.011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差,学习兴趣低的现实,而数学课所培养的各种思维能力又是人的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而且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虽然数学课的作用如此重要,但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很容易导致数学课堂气氛严肃而沉闷,学生的思维难以活跃。如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数学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是每一位中职数学教师永恒的研究课题。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在精神倦怠的时候,一个情节上跌宕起伏的电视剧往往能把我们的精神高度集中,扫除我们的疲劳。当教师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而大伤脑筋的时候,不妨借助各种各样的数学小故事来演绎数学,调节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的成长道路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营造一种促使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环境和氛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数学家的逸闻趣事,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等数学史知识,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我们熟悉的生活事例从数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老师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直角坐标》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讲述笛卡尔躺在床上观察虫子在天花板上爬行的位置变化,从而激发了他的灵感,使他产生了坐标概念的故事。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这一节时,老师可以讲一讲高斯在十岁时就已经运用等差数列的特性,在很短的时间里求出了1+2+3+4……+100的故事。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这一节时,可以讲述印度的舍罕王在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西萨时,由于缺乏数学知识而被西萨“忽悠”了一把的故事。在学习统计学中的“样本的标准差”的概念时,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看似十分有趣的问题:蚂蚁和大象比较谁的力气更大?论搬起的物体的重量,蚂蚁与大象的力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样比较显然对蚂蚁并不公平,换个标准来比,如果按照搬起的物体重量与自身重量的倍数大小来比较,则蚂蚁的力气远远超过大象。每当我在课堂上讲完这些数学故事后,总能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共鸣,课堂气氛与平常大不一样。
二、激发爱国热情
“怒发冲冠,凭栏处……”,一首岳飞的《满江红》,曾激励多少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为了国家的兴旺而抛头颅洒热血,也曾召唤多少旅居海外的科学家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贫穷的祖国。然而当今社会,部分中职学生盲目崇尚西方文化,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视而不见,譬如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但却不知中国传统里也有情人节,喜欢庆祝平安夜,但却不喜欢除夕守岁。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义务弘扬中国的传统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国数学家有许多光辉的成就,如我们小学和初中就知道的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在中职数学学习阶段,还有一些我国的数学成就要向学生介绍,如讲授《二项式定理》时,应介绍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早在公元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就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比西方发现此规律早400年。在讲授《集合》时,一个习题涉及“质数”的概念,可趁此机会介绍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讲一讲此领域的数学家华罗庚从美国回到新中国报效祖国的感人事迹,讲一讲华罗庚如何慧眼识奇才,把一个大学图书管理员陈景润调进自己领导的数理研究所当研究员,并支持鼓励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后陈景润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数学家传承接力的美好故事。
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如今,大部分中职学生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宠爱下,吃苦能力大大降低,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精神明显不足,适当给学生介绍数学家在数学研究中不怕困难、克难奋进的故事,能帮助学生养成克服学习中一切困难的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讲授《对数》时,教师除了要介绍对数表的使用方法外,还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所用的常用对数表,是几位数学家耗费了毕生的心血编制出来的,这期中有英国数学家布里格斯和荷兰数学家佛朗哥。在介绍陈景润的事迹时,可以讲述他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终日把自己关在一间仅有八平米的小屋中,不断地反复地演算和论证,草稿纸就装了整整一麻袋。
在讲授《自然对数》时,可说明自然对数用e表示是大数学家欧拉首先使用的,顺便介绍欧拉的事迹:欧拉是历史上著述最多的数学家,在他双目失明的十七年里,有四百多篇论文和许多著作由他口述而成,他一生发表过五百三十部(篇)著作和论文,还留下了大量的手稿,让圣彼得堡学院编辑部出版的会报在欧拉去世后,利用了四十七年,他一生发表的以及未发表的著作和论文共有八百八十六部(篇)。
总之,我们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讲述一些数学小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及意义,展现数学的魅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改变数学课枯燥乏味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数学(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数学(基础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湖北省教育厅组编.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试用).数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