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变革中的员工心理调适
2014-12-22苗利娟
苗利娟
2014年,是鼎新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无论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需要自我完善的国企,还是在竞争加速的市场环境下谋求创新和发展的民企,其组织、团队、员工,必将面临心理上的全新挑战,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去繁就简的驾驭力和执行力,更需要为改革增强必要成本的心理承受力。一个人最大的压力和挑战莫过于对前景的不确定性。全面深化改革将给企业员工带来怎样的心理变化?是挑战,还是机遇?我们将实现如何的转变?
变则压:改革带来的多重压力
世界卫生组织曾针对心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断言:“没有任何一项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由变革带来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将变革压力提前传递给员工是很有必要的”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具体部署,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所面临的问题越有挑战性和风险性。在“2014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年度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卢卫东先生阐述道:“随着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革和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员工队伍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多样,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的趋势会愈加明显,利益诉求会更加复杂多样,心理健康问题会进一步显现,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或被弱化。”
中石化集团思想政治部、企业文化部主任吕大鹏先生指出:“不久前中石化发布重磅新闻,将从资产、资本两个层面来做混合所有制,我们将经历什么样的挑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有哪些机会?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混合所有制”提到战略高度。改革势必引起新旧价值观之间、价值观与行为之间的剧烈冲突,也将带来心理问题的集中爆发。谈起对变革的感受,吕大鹏主任坦陈:“过去我们讲和谐,讲稳定,很多年没有提的‘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现在又重新提出来,这就是很大的心理挑战。而且我预感到,下一步企业变革会更大。从心理管理和思想工作层面来讲,将变革压力提前传递给员工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统称“易普斯”)总经理江涛先生指出,通过对中国经理人的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其最大压力源于全球经济低迷或者工作负荷量大。数据显示,“越来越差的空气质量(44.2%)”排在2013年高级经理人压力源状况的首位。2013年,全国雾霾天气创下了52年来之最,2014年北京的重度雾霾,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更是不可小觑。
因组织变革带来的压力亟须得到足够重视
很显然,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国企员工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宏观环境的变化。例如:国家在制度、经济、市场、生态等11个领域的深化改革,经济的发展瓶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的恶化。另一方面,来自组织的结构调整和管理导向变化。例如:部门重组、裁员、权力向上集中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和员工将共同面临较大的心理挑战。
易普斯执行董事长郑华辉先生分析道:面对变革,员工将面对多重压力,如管理者信心不足(易普斯的调查显示,企业中管理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弱于普通员工)、变革适应、团队涣散或人际冲突等问题。同时,部分企业的员工还会出现极端危机事件越级维权行为、群体性事件、自伤他伤行为等。这些外部挑战更是加大了员工的心理压力。
很多员工因不能适应变革而忧虑,而公司对员工的心理变化又没能及时感知。所以,对企业来讲,确保员工适应变革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变则通:企业EAP可发挥的优势
改革,必然带来变化,我们的压力更多是来自变化。如果生活在一成不变的社会中,我们是不会有压力的。幸运的是,改变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无穷的机遇。如何将“变则压”转化促进为“变则通”?
EAP致力于提升员工心理资本,解决员工个人困扰,以达到帮助组织培养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队伍,提升组织竞争力与和谐度的目的。但是,EAP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服务,它是建立在企业文化之上的。它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解决员工的工作和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一个情感契约,使员工更好地认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和幸福感。
积极心理的力量
心理资本助力高效员工
易普斯通过十多年的企业EAP实践证明,通过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能够提升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铸就健康、幸福、高效的企业人。心理资本由希望、自信、坚韧、乐观四个因素构成(“HERO”:Hope,Efficacy,Resiliency,Optimism),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储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和谐组织的心动力。心理资本所蕴含的每一个因子都是一种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这些因子,进而来开发、培育心理资本。
积极领导力塑造积极团队
由积极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在2004年首度结合产生的“积极领导力”,是西方专业领域新出现的管理科学。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在他们的经典著作《领导力》一书中对领导力给出的定义是:领导力就是带领其他人走到他们从未走过的地方的能力。最具领导力的公司都会将发展领导力纳入其重要的经营策略。但是,实践人本管理的领导者却普遍遇到困惑:我关注每一个人,我也以身作则,我还努力实施各种激励措施,为什么我的团队还是绩效平平?我怎样才能够塑造一支有干劲、有热情的卓越团队?
积极领导力主要聚焦于在管理中发掘人类的积极品质,激发人的积极心理活动,它可以让领导者超越一般性的成功,进而达到卓越的效能与正向结果。密歇根大学的KimCameron教授将积极领导力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氛围,即在企业里培育出激情、感恩、宽恕的氛围;二是积极关系,即关注员工的优势而非劣势,注重扬长避短,以便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互相支持的能量网络;三是积极沟通,即强调乐观、支持性的沟通,更佳完成意义的传递和理解;四是注重积极意义,即关注个人幸福与企业目标的连接,重视个人价值及归属感。
那么,如何运用EAP提升管理者积极领导力呢?易普斯首席顾问张西超教授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展开:一是采用积极的管理导向。传统管理以解决组织中已有的障碍和问题为核心,而以积极领导力为核心的“幸福管理”,更注重员工潜能的激发、积极团队氛围的培养。二是关心并重视员工的成长。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提升的。通过激发员工的潜能,可以带来团队的成长和团队整体效能的提升。三是积极应对危机。强调积极管理并不意味着对危机、错误的忽视或逃避。相反,积极领导力更多采用激励、认同等积极策略来应对问题。
积极心态
“态度积极、充满热情的员工之所以能在工作中表现优秀,是因为他们能在自身所释放和接收的能量间取得平衡。”首创全球广泛应用于职业心理健康评估领域的工作资源和要求模型的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工作和组织心理学院院长、教授,欧洲工作和组织心理学会(EAWOP)主席阿诺德·贝克(ArnoldB.Bakker)教授这样说道。在企业中,对于人才,我们要确保能够满足他的3点基本需求:一是和其他人一起合作的需求;二是自主性的需求;三是能力提升的需求。在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组织可以给员工提供一些有效的工作资源来满足其需求。
尽管在职场中,总会有一些高工作要求带来工作压力。例如:熬夜带来的生理要求、工作量带来的高负荷要求等,但是我们也拥有一些可利用的工作资源(个人的和工作的资源)。例如:工作的自主性、领导的及时反馈、同事的支持,以及家庭的情感支持等。因此,当面对高要求的工作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缓解一定程度的压力。越是有积极心态的人更易于建立一些重要的资源,包括工作资源和人脉资源。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源又会进一步给我们带来好心情。在这个过程中,这种良性循环会让我们不断学到新知识和新技术,交到新朋友,自我感觉到越来越卓越、越来越幸福,高回报的产生自然而来。
借变革时机,助员工成长
针对当前的改革形势,以及企业员工面对的心理挑战,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进行系统压力管理。要特别关注整体压力的变化,不仅仅是员工个体压力管理,还要上升到团队、组织,甚至是国家社会层面。
第二,建立管理者的信心。培育积极的领导力,形成积极的团队氛围,激发活力,增强信心。
第三,促进适应。例如:通过调研来了解员工的担忧、期望;有效沟通:让员工了解变革背景、未来愿景,及时告知计划,对员工担心的问题给予答复;倾听并接纳:倾听员工的关注点,并提供支持;承认员工感受,允许抱怨;塑造行为,树立榜样,及时表扬和认可;培训技能,培养他们应对心理挑战的方法。
第四,一定要抓团队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活动表达平等、尊重,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融合。
第五,预防危机,关注重点群体。通过多种方式掌握员工个人、家庭的生活情况,对心理不稳定、家庭或生活中有重大困难、或遭遇极端事件的员工给予特别关注并提供宣泄渠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宣泄情绪。发现危机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工会主席尚锦山先生提出,EAP应该和国有企业已有的工作体系联系起来。“国有企业的EAP队伍不能只局限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还应当整合人力资源队伍和工会队伍,这样会丰富我们工作的内涵”。不仅仅是“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平时送帮助”的简单救助,而是落实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不希望是因为满足不了职工实际利益需求,才不得已去推动EAP工作,而是希望在工资、福利待遇严格规范以后,将EAP工作当成一种积极的、促进组织与员工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全球最大的EAP机构ComPsych副总裁保罗·哥伦布内那先生强调:“首先在心态上,我们必须要积极地去拥抱这些组织内部的变革。随着组织变革,不断地告诉员工,我们在做什么,以及你们正在经历的是什么,和他们一起同舟共济,让他们对变化感到适应、感觉舒服,才能平稳度过改革的动荡期。”
步入这样一个全面改革的新元年,机会和挑战并存。变,是很棒的优化状态;变,会创造新的奇迹。如果我们能用正面的心态来面对改变,那么,改变其实并不可怕。在改变当中,我们就能看见更幸福、更有成就的自己。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不仅是整个社会所需要的,对每个个体、每个组织,也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