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构想
2014-12-22邢立宁李攀飞
郑 龙,邢立宁,姚 锋,李攀飞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3)
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构想
郑 龙,邢立宁,姚 锋,李攀飞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3)
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提出了一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想:建立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设计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设计并实现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的原型系统。
社会计算;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一、研究背景
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的根基和源头。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但各个高等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与西方先进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在教学方式上,美国教授采用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而我国则以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遏制了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的能力。不难发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因此,要从多方面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切实抓好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为切入口,研究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次的体制因素,总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体制困境,将有助于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许多学者从多维度对其进行了探讨。
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张应春等认为应通过消除:文化中的保守、谦虚、礼让等心理负面作用;高度集中与僵化的教育体制;人事制度所产生的束缚作用;高校藏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的限制等消极影响来促进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钱存阳认为我国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研究生教育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管理松散,导师队伍建设不太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张优智等认为传统教育观念、滞后的教学体系、师资问题、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待遇低等因素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
2.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丁毓峰提出建立基于UGSPLM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4]。吴巨慧等认为应通过对课程教学、研究实践、学位论文撰写等形成过程要素的优化和整合,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5]。杨春梅等认为应通过课程设置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实行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重点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6]。王友仁等以研究生“DSP技术应用”课程介绍为例,提出了进行现场示范式教学、师生探讨交流的授课方式,并结合学位论文课题或科研项目完成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7]。段辉等认为应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创造活跃的学术环境等方法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王伟提出应打破导师聘任终身制,实行研究生导师课题组制度,建立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吸纳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等建议,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9];姜友芬等从导师遴选和评估制度、导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导师的客观制约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10]。黄学认为导师应利用自身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成果来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1]。
3.开展学术活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杨立敏等认为应构建层次性、互动性、系统性相结合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来培养创新型人才[12]。陈亮等认为应通过组织各种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13]。辛英认为开展学术活动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14]。宋晓平等认为应通过创新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追踪学术前沿,发展探索问题的能力等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5]。
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程智勇认为应树立广泛的适应观念,重视学生的独立和创造性培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16]。王静等从提出了课程设置以专业为主、多学科渗透,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标新立异,创造条件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紧跟学科研究前沿四结合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17]。程萍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郑浩等认为提出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别,并尝试构建我国研究生创新模式系统[18]。
5.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李刚等认为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招生制度和培养方式,严格论文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19]。葛亚宇认为应从教育主管部门、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等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的具体建议[20]。王少文等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素质;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倡导自主学习,灵活选用资料;重视研究方法论教育,提高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来培养军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1]。宋瑞平指出应通过德育教育来加强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22]。王伟认为应通过改进教学、建立并实施评优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提高导师素质等措施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3]。王兰珍认为应通过设立研究生培训基金,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改革,鼓励研究生参加研究兴趣小组,加强导师对研究工作的指导,采用灵活的注册学习方式等途径来达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24]。谭迎新等认为应从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5]。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理论多数集中于教育学的理论,而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很少;二是研究的层面上大多只对创新教育方法进行讨论,没有能够从社会层面探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在研究对象上,现有研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身主体因素分析较多,而很少去关注研究生所置身的体制环境和机会环境;四是研究方法问题,它们大多只局限于定性研究方法上的讨论,而将定量研究方法运用于其中的十分罕见。因此,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来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问题,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尚是一个亟待开拓的学术领域。
三、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构想
1.基本目标。本文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来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问题。具体来讲,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建立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②提出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③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④设计并实现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的原型系统。
2.主要内容。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建模研究。对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主体,基于多主体技术构建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人工系统。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方法。在对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能有效反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一套指标体系,提出一种能合理评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方法。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人工系统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行“冲击”实验,完成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④应用实例和原型系统。以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项目构建的基本模型和主要方法,重点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制作一个比较完善的应用实例和原型系统。
3.研究方法。针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和工程系统的社会化复杂性特征,王飞跃提出了基于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ies)—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的ACP社会计算方法。本项目将依据ACP方法建立一套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动态性、宏观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提供实时有效的方案。
4.特色与创新之处。①基于多主体技术构建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该人工系统能实时展现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快速地反映出当前机制下的研究生培养效果。②提出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采用该评估方法在人工系统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行“冲击”实验,完成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③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动态性、宏观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提供实时有效的方案。
四、结语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的根基和源头。本文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提出了一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想。本构想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生教育质量。
[1]张应春,丁毅强,曾文曲.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因素及其对策[J].高教探索,2000,(2):56-58.
[2]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1):52-53.
[3]张优智,李治.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6):87-90.
[4]丁毓峰.基于UGSPLM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J].装备制造技术,2007,(7).
[5]吴巨惹,李金林.整合与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56-158.
[6]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7]王友仁,姚奋,储剑波,崔江,等.探索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2).
[8]段辉,孙信丽,钟艳.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中国林业教育,2002,(3):46-47.
[9]王伟.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131-133.
[10]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1-54.
[11]黄学.试论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职责及指导研究生的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2004,(1):105-108.
[12]杨立敏,安青菊,王亮.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1):110-113.
[13]陈亮,王玉国.浅谈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0-281.
[14]辛英.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3):121-122.
[15]宋晓平,等.从研究生育才环境谈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43-46.
[16]程智勇.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2006,(2):29-32.
[17]王静,金征宇.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5,(8):72-74.
[18]郑浩,常思亮.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2003,(12):44-47.
[19]李刚,洪艳,赵春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
[20]葛亚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与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3):89-91.
[21]王少文,武成刚,果青.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6,(3):83-84.
[22]宋瑞平.努力通过大学德育教育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85.
[23]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J].江苏教育,2004,(6).
[24]王兰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61-62.
[25]谭迎新,胡双启,曹雄,张建忠.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87-89.
G643
A
1674-9324(2014)45-0043-03
国防科技大学“十二五”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U2012006);国防科技大学“十二五”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yjsy2013020)
郑龙(1980-),男,博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训练部信息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