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障碍的原因与对策
2014-12-22牛庆燕
牛庆燕
[摘 要] 大学生“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被学界广泛关注。网络成瘾障碍导致大学生生理机能紊乱、人际关系淡漠、学业产生障碍,甚至诱发大学生犯罪,这不仅与网络自身的特性和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关,而且也与学校监管的乏力、家庭教育的漏洞与社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有关。因此,应当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唤醒个体意识自觉、强化家庭教育引导、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并完善网络立法,从而使大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归现实生活。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成瘾障碍;原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6-0103-06
近年来,“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并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在新增加的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3年6月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手机再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应用的创新促成了中国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比基本饱和。由此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重要人群,同时也成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多发群体。因此,系统剖析大学生网络成瘾障碍的现状、成因,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引导,并积极预防网络成瘾症的发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网络成瘾障碍概述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 又称网络成瘾障碍、强迫性网络使用、网络依赖(Internet Dependency),1995年美国纽约精神病医师Dr. Ivan Goldberg首次明确提出此概念,[2]而后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 K S提出了“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简称PIU)来涵盖网络成瘾行为,并将网络成瘾定义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性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3]237后来,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将其界定为一种疾病,并逐渐获得广泛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对网络成瘾障碍也有具体认识,认为网络成瘾障碍是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慢性的、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它伴随着难以抗拒并不可抑制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导致上网时间失控、以网络逃避现实、耐受性提高和戒断反应等现象,对于长期沉迷于网络带来的无可替代的快感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过度依赖,从而导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
Young K S按成瘾性质将网络成瘾大致分为两类:特殊性网络成瘾和一般性网络成瘾。[3]239-240特殊性网络成瘾是现实中的特殊目的性活动借助互联网媒体,得到更方便、更广泛的传播或实现,如过度使用在线商品拍卖、在线物品交易、在线色情服务、在线赌博交易,从而发展为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游戏成瘾;一般性网络成瘾是无明显目的的泛泛的上网过度,通过多维度的上网消耗,从而产生对上网的沉迷和依赖,沉溺于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发展为无目的的网络强迫行为和网络信息超载。
Young K S曾经对网络成瘾症状的诊断标准进行界定:第一,全神贯注于因特网或在线活动,在下线后仍继续想着上网的情形;第二,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上网才能获得满足;第三,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网络,但总会出现心情沮丧、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第四,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久,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掌控,经多次控制的努力后均未成功;第五,为了上网宁愿减少或放弃其他的兴趣、娱乐与社交活动,甚至牺牲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或教育机会;第六,将网络使用视为逃避现实问题、摆脱不良情绪(无助、罪恶、焦虑或沮丧)与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3]241-243一般说来,80%的网络成瘾患者倾向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和微博互动等具有双向沟通性质的内容,如果上网者平均每天强迫性地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小时,每周上网时间超过40小时,且上述症状达到或超过3个月,便可以基本诊断为“网络成瘾障碍综合症”(IAD)。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障碍现状及其危害
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使得大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部分大学生因过度沉迷于网络而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导致生理机能紊乱、交际范围缩小、人际关系淡漠、情感和认知出现障碍、学业出现障碍,甚至发生犯罪。笔者于2014年2月,选取南京三所高校部分文理科专业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座谈、访谈三种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有效回收率在90%以上,同时,通过个体深度访谈法和团体心理辅导法对部分具有网络成瘾特征的学生进行有效跟踪指导,从而剖析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危害。
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障碍的原因与对策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学生上网环境复杂,难以监督。被调查对象中85%的大一新生、26%的大二、大三学生选择在学校机房上网;25%的学生以“学校机房网络速度太慢”为由选择去网吧上网;只要宿舍条件允许,70%以上的大学生选择在宿舍上网;95%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于使用手机上网,认为手机媒体既方便又快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第二,大学生网络依赖性较强。被调查者中90%的学生认为“每天的学习、生活几乎离不开网络”;有35%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以上;95%的学生表示已经有1年以上的上网经历;有76%的学生表示已经有2年以上的上网经历;有48%的学生表示有5年以上的上网经历。可见,网络已经渗透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成为不可替代的必要工具。第三,大学生网络学习利用率低。大学生上网关注的主要内容是淘宝网、人人网、QQ、微博、微信、网络游戏、电影等。90%以上的学生手机绑定了QQ语音、视频聊天、发微博、读微信等业务,并习惯于使用手机即时浏览新闻和阅读手机小说;63%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52%的学生选择了“回到宿舍,会无意识地打开手机或电脑”;有56%的被调查者认为上网可以放松心情,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7%的被调查者不能控制上网冲动;6.8%的被调查者在下网后感觉不舒服、痛苦,甚至幻听、幻觉;2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出现问题与上网有关;有2%的被调查者除了上网没有其他的业余爱好。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学教育的发展,但是,网络成瘾也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不容小觑。
第一,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生理机能紊乱。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会使大脑神经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视力模糊、双手颤抖、手腕关节痉挛、手发冷发热、腰酸背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甚至血压升高、植物性神经紊乱,严重的也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导致猝死。
第二,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大学生上网成瘾容易导致自身认知、情感、意志力、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心理疾患,其心理症状表现为幻听幻觉、情绪低落、心慌烦躁、心跳加速、心情抑郁、记忆衰退、冷漠自私、失魂落魄、行为古怪、谎话连篇并无所适从,网络成瘾患者能够意识到沉迷网络对自己带来的恶劣影响,但是无法自控、欲罢不能,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但又会不可遏制地再想上网,网络成瘾行为反复出现并导致人格异化。
第三,网络成瘾削弱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影响学业。大学生上网成瘾会长时间痴迷于虚拟世界带给自己的快感,寻求所有可能的时间网上冲浪,甚至利用上课时间关注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上课效率大大降低,一旦课余时间不足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便逃课上网,使时间、精力和注意力完全倾注于网络世界,长时间地持续这项活动并乐此不疲,由此形成对互联网的深度依赖,学习兴趣和动机减弱,最终导致挂科、补考、拿不到学位甚至退学。
第四,网络成瘾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并诱发大学生犯罪。大学生尚未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网络成瘾势必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学生一旦经济紧张势必想方设法去赚钱,从而可能引发刑事犯罪案件。同时,网络上充斥的大量血腥暴力、色情文化和赌博陷阱等不良信息对于心智发育并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危害很大,大学生长期耳濡目染网络不良信息,容易发生大学生模拟虚拟世界中的暴力犯罪情节,或者沉迷于泛滥的网络色情文化而不能自拔,导致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成瘾不仅是一种周期长、易反复、难戒除的网络心理问题,同时也是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不仅与网络自身的特点和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关,而且也与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漏洞与社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有关。
(一)网络自身的特性
第一,网络的传媒性、便利性和极大的吸引力。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而网络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海量的信息恰好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网络采用超文本的链接方式,大学生通过点击鼠标便可纵览天下新闻,了解娱乐资讯、体育新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百态,进行网络购物、网上视频聊天、网络游戏,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渠道、丰富多样的网络使用方式和信息资源使用的低费用使得大学生不必排队等候便可以随时随地支配网络资源。同时,网络内容的包罗万象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网络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性和时代感,这对于追求新鲜事物并喜欢探索和冒险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充满极大的诱惑力。
第二,网络的互动性、仿真性和极强的沟通力。对于初次远离家庭和父母的大学生来说,极易产生生活上的孤独感,而网络恰恰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人际交往平台。网络交友与网络视频聊天突破了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交往的束缚,在网上大学生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凭借网络独特的隐匿性、虚拟的信任感、良好的互动性和仿真性随心所欲地沟通交流,这种交流不仅能够使其填补情感上的“空白”,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全感”,而且能够使其通过网络上的沟通协作体验到现实世界里无法体验到的新鲜感、刺激感和团队精神,获得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第三,网络的匿名性、挑战性和极高的自由度。大学生置身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能够体验“虚拟群体”环境不同的社会角色,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关注的领域,可以随意更换姓名、性别交友聊天,可以变换使用无数个账号和邮箱,只要厌倦了网上的“自己”,就可以换掉用户名重新注册登录,而不必考虑周边环境和同伴因素。因此,网络迎合了大学生追求平等、寻求认可、逃避现实的需求。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极高的自由度通过网络游戏为大学生提供了现实生活中不允许尝试的行为场景。网络游戏形象生动、成败多变、刺激性极强,它可以使大学生在非常状态下体验置身其中的紧张、激动和惊险,通过游戏挑战的成功满足其开疆拓土、雄霸一方的虚荣心,从而填补了部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渴望获得成就感的大学生通常会被网络游戏中的升级、权势、财富等因素吸引,因为这种成就感可能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4]由此,匿名性、挑战性和自由度进一步催生了网络的不可控制性,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对于成功的不断渴求并逃避现实的学业压力、情感困惑和就业压力,极有可能深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难以自拔。
(二)大学生的人格特质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尚未真正成熟,相对宽松的校园环境和大量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都使得部分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曾经指出:“具有不同个人特质的网络使用者,会受到不同的网络功能特性的吸引,而产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形态。”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是引发网络成瘾综合症发生的内在原因。
网络成瘾一般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人格缺陷,如内向、自卑、敏感、孤独、忧虑、抑郁、焦躁、不善交际、害怕被拒绝、遭遇挫折时容易悲观沮丧、自我约束能力弱、渴望成功和自我实现等。一些性格孤僻的大学生会选择网络提供的虚拟社交圈和相对宽松的聊天方式,依托网络宣泄情感、寻求抚慰或者逃避现实,毫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沉溺于网络并从中获得象征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一些性格活泼外向、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大学生可能会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购物、论坛聊天甚至浏览黄色信息来满足自身极强的占有欲和成就感。
第一,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学生群体文化水平较高,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精力旺盛,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互联网凭借强大的信息、服务、娱乐、沟通功能及其信息即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面对网络新鲜事物和不断更新的网络资讯、网络游戏、网络娱乐软件与网络聊天方式,自控能力不强的部分大学生很可能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
第二,有逃避现实和排解压力的需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来自学业、就业、情感、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对大学生的冲击越来越大,一旦学生的现实境况与社会、家庭和自身的期望值产生巨大的落差,学生就会产生自卑、自责、恐慌的心理并将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网络营造的虚拟时空不仅“帮助”部分大学生暂时“摆脱”现实中带有功利性的激烈竞争,而且,使大学生心理得到放松,成为逃避现实压力的最好选择。
第三,渴望人际交往和集体归属感。对于部分性格孤僻、自卑和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加渴望人际交往并获得集体归属感,当现实生活中遭遇交往的困扰,自尊心遭受挑战,他们便容易被网络吸引,借助于网络平台搭建起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不仅能够获取各种信息资讯,而且能够与外界进行人际沟通,以满足自己得到别人的重视、理解和尊重,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集体”的接纳的需要。
第四,追求自我实现和成就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曾经指出,在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应当追求更高级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自我实现并渴望成功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心理。但当现实生活中遭遇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困扰时,便导致他们自卑感和挫折感加剧。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快速更新的特点恰恰满足了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一些学生在网络世界里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并把握自己的命运,误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当成回归自我并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依靠网络获得的虚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失败。
(三)学校监管的乏力
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初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缰绳,大量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使部分学生去读书、交友、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自身的校园文化生活并锻炼了能力。然而,校园文化活动无法覆盖每一个学生,部分性格内向或者缺乏文体特长的学生对校园活动缺乏兴趣,认为大学生的课外活动不够丰富精彩,加之校园生活本身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使得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安排大学生活,感到空虚、迷茫、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校在大一开始就给宿舍开通了网络,加之校园网络监管缺位,一些学生便沉溺于精彩的网络世界,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购物中,此时,如果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跟踪不到位,大学生便容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空间,甚至把虚拟世界等同于现实生活。
(四)家庭教育的漏洞
独生子女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分数至上”的传统教育理念,使得很多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只要高考成功,便忽视甚至放纵子女对网络的使用,这些都为大学生网络成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过于严厉,甚至无端干涉子女行为,子女若不能按照父母预定的目标完成任务,便遭到父母的苛责,严重挫伤了其学习积极性,于是其便在大学里沉溺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慰藉;有些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忽略了与子女的交流;有些父母争吵不断,给子女的心理埋下了隐患。这些家庭教育的漏洞使得很多学生借助网络宣泄烦恼、消磨时间。
(五)社会环境的诱惑与网络立法的不完善
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使当今的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选择自己的上网方式和地点。高校附近网吧运营通宵达旦,大量证件不齐全的“黑”网吧为了吸引大学生消费群体长时间上网,极尽所能地提供各种优惠:试营业免费,通宵上网特价并提供夜宵,会员贵宾半价,给老顾客预留座位,办理赊账服务等,有些网吧不断更新网络设备和游戏配件,有些网吧甚至提供色情网站的网址和大量色情淫秽图片、视频的非法链接,从而成为“贩卖”暴力、色情等“电子海洛因”的场所。此外,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应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网络法律法规亟待健全和完善,有些网络行为无法可依,有些网络法规宣传普及的力度不够,有些网络法规明显滞后。
四、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与对策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针对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障碍的现状,不能简单粗暴地使用批评、谴责的强制性措施,而是应针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循序渐进地引导、教育、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摆脱网瘾,这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更是家庭、学校、社会应当关注的时代课题。
(一)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第一,网络认知行为疗法。1999年美国的Young K S从时间管理规划、设立警示卡和个人目录进行行为约束、认知重组、配合家庭心理干预和签订上网行为契约的视角阐述了自己的网络认知行为疗法。[5]Davis也针对定向网络成瘾群体设立了一整套认知帮扶体系,通过挑战成瘾患者的网络不良认知,培养成瘾患者上网的正确行为习惯。[6]网络认知行为疗法目的在于改变网络成瘾大学生的错误认知,使学生意识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但是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购物会给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带来许多危害。同时,通过身边典型案例对成瘾患者进行警戒,使之认识到上网成瘾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对学业的荒废、对家庭的愧疚,以进一步强化其戒除网瘾的动机。
第二,兴趣转移疗法。为了戒除网瘾,网络成瘾大学生可制订详细的上网计划(包括上网时间和内容)。刚开始可以通过设置闹钟定时提醒或者电脑定时提醒自己下网或停止网络操作的方式,如果能够按照计划准时下网或者逐步减少了上网时间,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则予以惩罚。积极的正向强化和惩罚性的负面强化相配合,可以使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行为得到及时纠偏,逐渐培养良好的网络自控力。对于长期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戒除网瘾的最好途径应当是培育广泛的兴趣爱好,寻求积极健康的交往方式。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转移大学生的注意力,使网络成瘾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制订学习计划,调整原有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
第三,团体心理辅导疗法。团体心理辅导治疗是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瘾的有效方法。它充分考虑了网络成瘾原因的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在对网络成瘾障碍成因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将网络成瘾大学生组织为一个团体,由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针对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形成完整、具体和多样性的“咨询模块”,配合多种心理干预方法,制定切实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心理辅导教师运用适当的心理咨询技术,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交流沟通,依靠团体强大的动力,支持帮助团体成员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调整、改善并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探索对抗压力的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团体成员在团体中获得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摆脱孤独感、无助感和颓废感,促进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力,摆脱网络的负面影响。
因此,心理干预治疗主要是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正视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危害,并制订戒除网瘾计划,循序渐进、积极引导,最终使大学生增强网络自控力,并戒除网瘾。
(二)唤醒网瘾大学生的个体意识自觉
内因是大学生戒除网瘾的根本动力,要培养大学生的行为自制力和网络使用的自控力,应当使大学生及时树立新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中学时期高考是航标,沉重的学业压力和高考压力使学生无暇顾及网络,网络成瘾发生概率较小。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学生一旦步入大学,如果没有及时确立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当压力消失或者空闲时间增多后,意志力薄弱者便会因生活的“空虚”而沉迷于网络世界。因此,大学生应当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努力向上的学习态度,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以坚韧的意志力和宽广的胸怀迎接挑战并化解压力,避免网络成瘾现象的出现。
(三)强化家庭教育引导
家长应当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并善于倾听,正确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加强对子女的上网监管和教育,使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愉悦身心的过程中既满足对网络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养成有节制地上网的良好行为习惯。此外,家庭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制定明确的学习规划并以顽强的意志力贯彻执行,以免孩子进入大学后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无所适从,导致沉迷于网络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应当重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首先,高校应设立心理咨询网站或者开设心理咨询室,聘请有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或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对话和沟通。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网站和网络心理健康讲座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途径,也可以到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以解决自己面对的学习、交际、恋爱与就业的心理困惑。教师应帮助大学生深入剖析网络成瘾的症结,矫正错误的网络认知,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全面认识网瘾的危害,加强自我控制并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其次,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力、生活的自信心,使更多的学生在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集体活动中获得集体归属感、荣誉感和人际交往的乐趣,从而告别网络成瘾。此外,学校可以加强机房和学生公寓电脑上网的监督和管理,合理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通过走访和监督,加强与宿管员和班级同学的交流,及时发现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以便对其进行及时的帮助、教育和引导。
(五)净化社会环境并完善网络立法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发生,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公安、工商、信息管理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网络管理,建立健全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加强对校园网和学校周边网吧的管理和执法整治力度。虽然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互联网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网络立法需要与时俱进,对互联网的管理应当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加强网络警察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严格监管校外网吧的管理运营,运用信息安全的技术防范手段及时屏蔽并坚决取缔非法网站,或者设置“信息安全防火墙”和“信息海关”从源头上净化大学生的上网环境,努力建立“绿色安全”的校园网络平台。同时,需要加强互联网安全的普法教育,引导大学生正视网络资源,规范自身的上网行为,最终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归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1-16)[2014-03-05].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 hlwxzbg/hlwtjbg/201403/ t20140305_46240.htm.
[2] 张静.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11(8):234.
[3] 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 Cy-berpsych Behav,1996,1(3).
[4] 胥正川.网络游戏成瘾的动机及抑制性因素作用的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3):311.
[5] 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 1999(17):19-31.
[6] Davis R A. A cognitive 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 Human Behavior, 2001,17(2):187-195.
[责任编辑:赵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