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看矛盾,他们和谐

2014-12-22张文琦

大学生 2014年24期
关键词:伊朗人头巾德黑兰

张文琦

多彩德黑兰

飞机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降落时,广播就提醒所有女性戴上头巾,从那时开始的十几天,头巾就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就像一个符号,时刻提醒着我们注意宗教禁忌。

德黑兰不是黑色的。德黑兰是一座时尚的现代化都市,如果没有美国的制裁也许会更加好,然而这并不影响它的五彩缤纷。德黑兰的女人并不穿黑袍,大约只有很传统的上了年岁的妇女是例外。街上的年轻女子,把时尚的风衣感揉进了黑袍的设计,加上牛仔裤和皮靴,凸显着她们高挑的身材。并没有要求不露出头发,她们的头巾大多随意地披在头发上,绕在肩膀上。头巾也早已不再是沉闷的黑色纱布,取而代之的是五彩透明的丝巾。

见到街上这样风姿绰约的女子,真的会让人眼前一亮。她们很美,把穆斯林的装束穿出了时尚感,这样的“伊朗特色”甚至表现出超越我们习惯的主流文化的优雅风情。伊朗的少女们,对这个民族固守传统和全盘西化中的纠结,给出了美丽的答案。

实际上在伊朗的十天里,在大街上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密、穿着黑袍尤其是用面纱遮面的,大多是上了年岁的妇女。虽然在伊朗,女子佩戴头巾这个最原汁原味的传统至今还保留着,但象征意味大于实际。

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全国禁酒,在公共场合男女有别,歌舞厅绝迹,文化娱乐活动少得可怜。但在这样看似单调、枯燥、乏味的宗教规定下,伊朗人又很喜欢夜生活。晚上随处可以看到人们开着私家车举家到公园的草坪上共进晚餐。很简单的一张波斯地毯,大家围坐在上面,地毯上摆满了馕、糕点、椰枣、干果,地毯边上放着一个保温瓶,里面放着热红茶,全家人欢聚一堂,真的是“打起手鼓唱起歌,欢乐的歌声震山河。”男的或许还会拿着水烟上来叫你抽上两口,女的或许会端着一盒椰枣叫你拿两个尝尝,小孩子们则是在一边尽情的嬉闹绕着你转圈。我们走在夜色里,也不自觉地被这样五彩的心情感染。

骄傲而谦卑

一个民族的素质,从其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便能窥见一斑。每个人都轻言细语,体贴地给你恰到好处的音量,有着恰如其分的犀利的幽默。当别人看你的眼光是尊重而非讶异,是友好而非戏谑,你的内心便突然觉得亲切起来。这便是文明的温暖和安全感。

伊朗人是我遇见过最热情友好的民族,从飞机一落地,我们几乎便是在被伊朗人不断地关照、帮助和招呼中度过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问路,即使随便问个其他事情,伊朗人民的热情和负责着实让人感动。语言交流始终是问题,又不是问题。因为英语不好的会去找英语好的当翻译,英语不利索的会直接带你去目的地,不清楚的会帮你找了解情况的同伴,以至于最后经常是一堆人帮忙解决问题,有发起者、有翻译、有了解情况的,总让人有被众星捧月的感觉。甚至那些做游人生意的商铺老板,明知我们要走的,还是很体面、大方地介绍自己,并多少给我们些有用的信息,然后坦然地跟你拜拜。

在老城亚兹德,前台有个阿富汗姑娘跑过来怯生生地和我们打招呼,交换联系方式,开心地比划着自己的年龄和我们相近,并且主动提出来要带着我们在老城逛逛。伊朗的最后一站是德黑兰大学,我们被当地的几个学生搭讪,甚至后来“志愿者”越来越多,我们就这样被簇拥着在校园里走着。临别前还帮我们找出租车,交代清楚目的地、帮我们谈价格,然后把我们送上车。

这样美好的记忆一路上实在太多。伊朗人就是当你一脸迷茫地在路边站着,便会来问你需不需要帮助的那种,而热情打招呼或者眼神交流更是数不清的擦肩而过的事。哪怕语言不通,那一脸的笑容都能让人心情愉悦。

但这样的谦卑和优雅之下,我们感受到的伊朗人的内心又是骄傲和疯狂的。在伊斯法罕的一个夜晚,正赶上伊朗男排国家队在亚运会上夺冠,于是沸腾的伊斯法罕成了欢乐的海洋。一辆接一辆的私家车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车里放着震耳欲聋却不让人心生厌恶的音乐,车里的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热情地和我们打着招呼。整座城市仿佛都沉浸在这样高昂的情绪里,让你不得不感叹一句,这是个骄傲又浪漫的民族。

经过三十三拱桥下,一个桥洞传来波斯调调,歌声悠扬婉转,年轻人和头发泛白的老人寻找着腹腔的共鸣,随意地唱着。在那样一个灯光昏黄的晚上,穿透性的嗓音仿佛在静静地诉说,是骄傲坚忍又渴望自由强大的精神,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纵横中延绵不断。

责任编辑:朴添勤

猜你喜欢

伊朗人头巾德黑兰
四条头巾
疫情来袭,伊朗人抢购姜黄藏红花
头巾的颜色
头巾的颜色
德黑兰高楼失火坍塌
伊朗人激烈争议内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