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的综合医院儿科医疗环境设计思考
2014-12-22李群
李群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人群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使儿童的医疗环境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医疗环境的要求也有别于医院其它科室。本文就综合医院儿科医疗环境的现状和特殊性,从儿童需求的角度提出一些人性化建议,希望对综合医院儿童医疗环境的建设起到参考性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医院儿科;儿童就医心理;医疗环境设计
引 言
综合医院,是依据卫生部在总结1996年颁布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施行7年的情况和对全国28个省市206所综合医院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经修订于2004年推出的《综合医院建筑标准》而建设的医院,人们也称其为全科医院。综合医院按等级划分,每个级别的医院的科室设置都会有儿科诊室,但是从国内综合医院的儿科医疗环境来看,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独立规划。儿科,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儿科内的儿童是指什么年龄的人,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而儿科即是针对这个年龄段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一门临床科学,它与许多临床及基础学科有着广泛联系。这个时期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所以儿科的医疗及周边环境的建设都至关重要。
1、研究背景
综合医院经过漫长的医疗空间的改变与发展,从最初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医疗机构转变为“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疗机构。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和伤员,也包括处于特定生理状态的健康人(如孕妇、产妇、新生儿)以及完全健康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幼儿科室开始逐渐的被分离开,自1940年,中国第一家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院的建立到今天,全国几十家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建立,儿童就医状况也逐步得到了改善,但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就医环境上还是缺少足够的重视、存在很多的不足。比起儿童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儿科的环境设计更加不受重视、没有考虑到儿童的特殊需求。
2、国内综合医院儿童医疗环境现状问题及儿童就医心理分析
2.1 国内综合医院儿童医疗环境现状
综合医院的儿科是整个医院科室设置的一部分,由于综合医院科室设置的综合性,在科室设计时几乎采取一致的标准,对于儿科门诊的特殊性关注不够,很少照顾到儿科就医群体的特殊性。
2.1.1 环境设计普遍存在色彩较为单一的问题,且缺少童趣性。
从设计方面去探讨,传统认为白色在所有色彩里是最为安全的颜色,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情绪上的刺激。也正是因为长期在这种白色的视觉冲击下,人们对白色也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反射,尤其是儿童的情感表达比较直率,有些孩子看到医院的白色就焦躁不安、甚至啼哭。
而且很多医院在初始的装修设计时并未考虑到儿科的童趣性设计,大部分的医院都是在装修后的白墙上粘贴一些卡通的图案,没有考虑到患病儿童的心理及审美需求,并不能满足儿童置身于医疗环境中对童趣性设计的需求。
2.1.2 大部分的儿科设施不符合儿童尺度。
目前大部分综合医院的儿科所使用的座椅都是以成人尺度为标准的,而且摆放方式和医院其它空间相同的排排座的摆放方式,没有考虑到陪护和患者的使用需求,鲜有适合儿童尺度的座椅及其它设施,甚至有些医院连洗手间的设计都是以成人的标准建设的,不方便儿童使用。
2.1.3 医疗辅助用房不够完善,缺少儿童娱乐的游戏场地。
大部分综合医院的儿科面积很小,除满足候诊需求外很少设计其它的辅助功能,但对于儿童专有的洗手间、或哺乳室、娱乐场地等,大部分儿童和家长是有需求的。能否满足患者的需求,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
2.1.4 部分综合医院儿科的安全性不够。
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较弱,尤其是在患病期间,各种不经意的空间设计细节的失误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安全。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综合医院儿科在设计上较少考虑儿童的安全性,甚至有的医院没有对感染患区与非感染患区做出明确区分,在同一候诊区候诊,令家长感到担忧,且对于空间的细节设计上也没有特殊的保护,使儿童容易受伤。
2.1.5 大部分医院儿科秩序感不强。
这不仅是儿童诊室存在的普遍问题,甚至是整个医疗系统各个科室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调查中,我们看到的普遍现象是医生的诊室门口几乎挤满了患者和家属,有的是经过漫长等待心生焦虑的患者、有的是既将准备进入就诊的患者,有的则是拿到检查结果二次返回的患者。这几类人群的拥堵,就造成了医生诊室门口门庭若市的杂乱景象,这不仅影响医生为患者诊断的细致性,也影响了医生的的判断,从而影响了患者的就医效率及就医时的心情。
3、就医环境下的儿童心理分析
儿童就医的心理分析,离不开儿童环境心理学。儿童环境心理学,简单的可以理解为研究儿童环境,儿童心里与行为之间关系、儿童行为与周边环境的学科。儿童在医院这种环境里,常见的心里可以分析如下:
3.2.1不安心理
儿童作为弱小群体,除了好奇的本性,更多是对世界的恐慌,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大人的,只有妈妈是自己的。在偌大的医院里,他们的恐慌伴随着疾病带来的痛苦往往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比如住院的孩子,可能因为大人的暂时离开而感到不安,认为自己被抛弃。看到穿白衣的大夫给自己打针,抽血化验,心里就会有了白色阴影,即使病好了,在以后进入医院的时候,心里依然会有很大的抵触感。
3.2.2反抗心理
反抗是人的一种本能,当孩子被要求注射针剂、仪器检查的时候,疼痛会让第一次进入医院的孩子有强烈的抵触心理,就会产生激烈的反抗,这种反抗从身体到心里,大哭大闹,吵着回家,甚至攻击医护人员,不能配合治疗。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反应的程度也不同,幼儿的反抗一般只会反应到发泄情绪的哭闹,相对大点的孩子则会采取跑的方式,在缺乏良好沟通的前提下,这些激烈的行为,在儿科是频繁出现的。然而,这种心理状态却始终伴随着儿童的整个就医过程,其根源是来自对疾病、对未知的一种不安以及对就医环境的恐惧。
基于以上的儿童常见心理,儿童患者具有一种特殊群体的保护特性,如何能让儿童在医疗环境中感受到安全、平静,让他们的内心得到细致的呵护,就要求设计者要从设计的细节上找方法,通过设计的空间色彩、材质的运用、小品的趣味等多种方法,来改变儿童处于医疗环境中的心理状态。
4、对综合医院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的思考
本着改善上述这种医疗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综合医院儿科医疗环境的设计应具备以下几个原则:
4.1遵循儿童环境审美的原则
儿童的环境审美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依据,儿童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能达到他们审美的目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童对于审美与成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他们认知世界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两种方式,而视觉审美是儿童对周围空间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视觉元素能够引起儿童的好奇心,给儿童带来愉悦感,帮助患儿顺利的就医。
儿童的观察是直观的,思维是模糊的,一般情况下,在3岁以前孩子的观察几乎是不分大小、主次的,他们对具体事务的观察只有简单的色彩和简单的线条,就像他们画的画一样,物体是平面、颜色鲜艳的;6岁孩子的视力范围才能达到大人的观察水平,这就决定了在为他们做设计时候,要形象简单、色彩艳丽、面积不宜太大且要带有趣味性。在装饰上,应在综合医院建筑室内设计的初始考虑儿童的特殊审美需求,把符合儿童审美的元素溶入初次室内设计,而不是与医院其它科室同标准装修后再进行简单的粘贴。
4.2 尊重儿童心理需求的原则
儿童是城市居民结构中特殊的阶层,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相比也具有其特殊性。如何能通过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减少儿童对医院的恐慌,是设计师值得深思的课题。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的童趣性空间,增加符合儿童尺度的设施,增加游戏场地,把绿化引入室内空间,营造家庭化氛围等,都会增加儿童对医疗环境的亲切感,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
同时,了解色彩的心理和生理效应,对儿童的就医和康复也起着直接的作用。色彩更为直接的是引起人和动植物生理上的反应,这一点对有生命的动植物都有影响。如,浅蓝色有利于高烧病人的体温下降,粉红色有补血、养心宁神的作用,淡紫和淡绿都有镇静、安定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恰当的颜色可以有效的转移孩子的不良情绪。
4.3 安全性原则
4.3.1 防止交叉感染的安全性原则
儿童具有好动的特点,除了从设施上改进,比如:孩子打吊瓶会烦躁,坐不住,为了安抚其情绪,设置一些童趣的墙壁,可以安静的由家人陪读,拿着吊瓶慢走,而不会觉得烦闷。其次,孩子扎堆的地方细菌传播也会异常的快,病情严重的孩子和病情轻微的孩子如果有接触,就很难避免感染,这些看不见的不安全性,要从医疗科室上划分精细方面入手,比如肺炎的孩子要和只是外伤的孩子,在他们的诊疗场所,候诊场所区分开等等。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也可采用一些新技术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4.3.2 防止儿童身体伤害的安全性原则
在儿科空间设计上,设计师在“儿童”的字眼上下了不少功夫的细节设计,但都是健康儿童的设计,比如尖角软化处理,硬性材料的软化都已经做了很好的改进,但是就“儿童患者”、“儿童患者陪护”这样的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还是不够,比如0-1岁的孩子,不会走身体又不适又不会说话,他们对难受的反应是哭闹,他们对安全的感觉是从听觉和视觉上感觉出来的,那么我们应该从这两种感官上强调局部的设计,也可以提供一些手偶这样的小玩具,由大人边陪护边安抚情绪。2-5岁孩子活动性比较强,身体的不适会减弱这种活泼好动,再有大人的监管,(一个生病的孩子陪护一般都要2-3个大人),所以他们是相对活动范围比较大的群体,可以提供固定小区域提供一些书籍、积木、电子卡通摇椅之类相对安静的趣味玩具,这样就避免孩子在走动中、攀爬中的二次伤害。
4.4 独立性原则
由于儿童年纪小、抵抗力弱,极易被疾病侵扰,而综合医院各类人群分布广泛,患儿如与其它人群过多接触极易产生再度感染,从而加重病情。因此,综合医院的儿科设计应更具独立性。在设计时应考虑在儿科诊室附近设计儿科专用的挂号收费处、输液室、取药处、洗手间等儿童就医所必须的场所,使儿童的就医空间集中在同一区域,并与其它有传染危险的科室保持距离。这样既省去了家长楼上楼下奔波的劳苦、方便患儿治疗,也避免了儿童与外界人群过多接触,引起交叉感染,危及儿童健康。
4.5 秩序性原则
不仅患者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同样医生也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医院如果没有良好的秩序,就算环境设计的再理想再令人心旷神怡,都会被乱轰轰的秩序所破坏,使环境大打折扣。令候诊的患者烦躁不安,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在空间设计上,我们可以考虑在现有的排队叫号的基础上,增加隔离屏障,诊室前增加护士台等设计方式,使在没有到达其呼叫号时,无法进入医生诊室,以增加就诊的秩序性,减少无关的患者对医生的工作影响,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结 语
综合医院儿科环境设计思维的转变,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综合医院儿科的特殊性、独立性、重要性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医院的空间环境是对患儿身心影响最大的硬件组成部分,应社会的要求,对儿童医疗空间的设计提出人性化的设计期待。这些期待来自以“儿童患者”为中心的很多方面,本文则选择了最有发言权的“儿童、家长、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医院儿科的以往的设计加以细化和补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综合医院儿童医疗空间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儿童“快乐就医”环境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黄 冰 城市儿童医院空间环境设计中行为理论应用研究. 苏州:苏州大学,2011.
[2] 杜 欢 当代儿童就医空间设计研究[D]. 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9.
[3] 郑 姣 张道正 综合医院门诊部儿童医疗环境人性化设计思考—以厦门地区综合医院为例.福建建 筑,2012,07.
[4] 蒋 艳 儿童医疗空间设计策略探讨. 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2
[5] 郑 敏 儿童医院门诊部医疗环境人性化设计方法研究.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6] 翟 威 儿童医院医疗空间趣味性设计研究. 苏州:苏州大学,2011.
[7] 张 宇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8] http://wenku.uu456.com/台大儿童医院
[9] http://wenku.uu456.com/view/989a7e8184868762caaed5e8.html儿童医院装修设计
(责任编辑:丛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