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与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肾癌的疗效
2014-12-21康郑军何笑凯邢东亮
康郑军,何笑凯,邢东亮,酒 涛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郑州 450052)
肾癌也被称为肾细胞癌、肾腺癌,是成人中常见的肾脏肿瘤,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凝血机制异常、高血糖、贫血、神经肌肉病变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60 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联合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为肾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肾癌患者60 例,均符合临床肾癌检测标准[1]。其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龄34~70(51.3±3.8)岁;病程1~3(1.0±0.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肾绞痛、排尿痛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 例。2 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肾癌根治术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口服舒尼替尼(意大利,Pfizer Italia s.r.l.,批号:20100777 ),2.5 mg·次-1,2 次·周-1。
试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联合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健侧卧位,抬高腰部。常规建立后腹膜腔气腹,置入相应的腔内操作器械和监视镜。首先观察后腹腔的解剖结构,这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然后行患肾切除术。游离肾蒂,用hemo-lok夹分别结扎肾动、静脉,再连同肾周筋膜及脂肪囊一并切除,标本从肋缘下腋前线切口向下延长取出。最后创面置引流管,关闭穿刺孔。术后应用灭滴灵、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解除对患者的气腹。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后,将患者安置在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的病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心率变化。
1.3 观察项目
观察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2 组患者治疗中使用抗生素用量(头孢克洛胶囊)、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血尿、腰痛、肿块、肝功能异常、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SPS1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2 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抗生素用量及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有文献[2]报道,近年来肾癌发病人数明显增高,在临床治疗方面,采用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联合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其术后的成功率可以高达80.0%,是治疗该疾病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临床中,对肾癌患者治疗中,应该采用有效地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才可以提高治病疗效。万银绪等[3]指出: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也可以优化治疗手段,采用腹腔镜解剖上尿路结构,掌握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特点,可在治疗中选择无血管平面入路,以此作为解剖肾周间隙,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出血,保持手术中术野清晰,提升临床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容易度,不仅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达到根治肾癌的效果。本研究中试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80%,与文献[4]的结果一致。
对肾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及腹膜后肾癌根治术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改善肾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也较轻,还有效地避免了患者术后服药的麻烦,不仅减小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术后患者的恢复也较快,大大地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5],并能降低因手术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肾癌患者应用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联合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1]杨明山,王琳,李希明,等.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附102 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6,46(21):40-41.
[2]王琳,张鹏,吴吉涛,等.腹腔镜、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附92 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8):599-601.
[3]万银绪,安郁利,张永富,等.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2):104-106.
[4]李学朝,方烈奎,杨江根.经腹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6):622-624.
[5]杨江根,张轶庠,方烈奎.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附82例报告[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09,1(4):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