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奶牛乳房炎的中草药疗法
2014-12-21王乃健朱森远
文/ 王乃健 朱森远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畜牧兽医局)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但影响牛奶产量和牛奶品质,而且还会造成治疗费用的增加、母牛过早淘汰等经济损失。
自20世纪2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来,人们一直用它治疗奶牛乳房炎。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反复应用,人们逐渐发现它不但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且还会使奶牛生产“有抗奶”,影响牛奶品质。而中草药是纯天然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一是人和动物都能将其正常吸收、分解和排泄,二是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等特点,使用时“有抗奶”产生概率小。所以,笔者认为,用中草药疗法是今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方向。
1 中医对奶牛乳房炎的认识
中医认为,乳房外伤、湿热、毒气熏蒸乳房等都是导致乳房炎发生的诱因。中医称临床型乳房炎为“乳痈”,其理论认为,管理失调、邪毒入侵,乳络受阻,乳汁蓄结、气血相搏,乳汁蓄积不去,恶汁于内而形成“乳痈”。由于邪毒蕴结、乳络不畅、乳汁凝滞,使乳房出现红、肿、热、疼,乳汁败坏,分泌减少等临床症状,继而出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内经》云:“诸痈疮疡,皆属于火”。《医宗金鉴》说:“乳痈有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故治疗应疏肝气、散郁结、清胃热、清毒肿、通乳络。
2 中草药治疗的措施
中医认为乳房炎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轻重,乳房肿、硬、热、痛程度,乳汁变化,临床症状等辩证施治。
2.1 肝胃不和,气郁痰结
长期饲喂霉变、冰冻草料,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脾湿生痰、肝失疏泄、气郁痰结;乳叶增大,乳腺增重,局部坚实、疼痛,乳汁变黄而稠,有的变为脓样。治疗应疏肝理气、除湿化痰、通乳。
处方:柴胡40 g,栀子40 g,龙胆草30 g,白芍50 g,花粉40 g,贝母40 g,天冬50 g,皂刺40 g,海藻30 g,黄岑40 g。研末灌服,连服4 剂。
2.2 肝郁气滞,乳络失畅
产后气血不畅,未及时调理,致气滞血瘀,产后乳房严重水肿,乳络不畅,使残留乳汁郁积于内。临床可见患病乳房增大或局部炎性肿胀、发红、变硬,乳汁中含有絮状物,肉眼观察色泽多无变化,无明显异味,无明显全身症状。治疗宜疏肝理气、调和气血。
处方:连翘50 g,柴胡30 g,金银花40 g,黄岑40 g,当归40 g,漏芦40 g,王不留行50 g,赤芍40 g,炮甲30 g。研末灌服,连服4 剂。
2.3 内热积滞,毒邪外侵
产后气血虚弱,子宫迟缓,胎盘滞留,恶露腐败导致内热。精料过多,消化不良,胃肠运转失调,导致胃肠腑气不畅而郁积内热,或毒邪外侵,络道壅滞。临床可见乳房红肿,乳汁突然减少而稀,色青灰,腥臭味,含有凝固物,体温高,精神沉郁,食欲剧减。治疗应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处方:牛蒡子30 g,瓜蒌30 g,连翘30 g,金银花30 g,当归25 g,陈皮25 g,赤芍25 g,蒲公英30 g,生甘草20 g,青皮25 g。研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局部治疗:用手轻揉乳房,挤出乳汁,外敷雄黄散(雄黄15 g,白蔹30 g,白芨30 g,龙骨30 g,大黄30 g)。研为细末,醋调涂患处。若乳闭塞,乳汁不易流出,可用新鲜大蓟根120 g捣碎,用手掌托敷乳头,少时乳汁即可渐流。
3 小结
3.1 中草药能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菌,或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而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用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3.2 中草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大多为生物有机物,相对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小,产生“有抗奶”的概率小。
3.3 应大力开展中草药制剂剂型研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使其在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问题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