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2年交通伤与跌倒所致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4-12-20王志聪刘谟震栗凯华赵国馨吕德成
王志聪,刘谟震,颜 超,栗凯华,赵国馨,王 继,汤 欣,吕德成
我国每年创伤的死亡人数超过80万,受伤人数约2 000万人,成为我国的第5位死亡原因[1]。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交通伤、跌倒及自杀等[2]。其中交通伤的危害性已被世人关注并投入研究和干预,我国交通伤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但是对于跌倒所致的创伤还未引起足够重视[2-3]。WHO报告称中国跌倒所致创伤的经济及社会负担最大,是其它国家的2倍[2,4]。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交通伤和跌倒均已被认为是可以预防的[2,5]。随着大连市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各类交通事故及跌倒所致创伤日益频发[6]。本文旨在对大连市2006~2012年交通伤及跌倒所致骨折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数字依据,以降低交通伤和跌倒骨折所造成的危害。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本研究利用“中华创伤数据库V3.0”所录入的创伤数据和大连市信息中心数据库,以“骨折”为检索词收集大连市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患者资料。数据库范围涵盖大连市所有三甲医院,创伤患者人数占大连市所有创伤患者95%以上。损伤原因依据《ICD-10损伤与中毒的外部原因分类》分为道路交通伤、跌倒、锐器伤、机器伤、烧烫伤、坠落伤和其他(包括电击伤、自杀及自残、动物咬伤等),从中筛选出交通伤骨折和跌倒骨折。
2 方法
将资料按性别、年龄、骨折部位、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分类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骨折部位依据《ICD-10伤害发生部位分类表》分为脊柱骨折、肩及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髋部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及股骨转子间骨折也纳入髋部骨折[7]。
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死亡率分析采用χ2检验,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比较采用t检验,其中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一般资料
2006~2012年间大连地区收治交通伤骨折患者8 037例,男性5 246例,女性2 791例;年龄2~94岁,平均44.58岁;死亡16例,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为0.20%;而跌倒骨折患者4 172例,男性1 787例,女性2 385例;年龄1~99岁,平均58.24岁;死亡9例,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为0.22%。两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2,P=0.99)。
2 时间分布
交通伤骨折例数每年相当,均有1 000余例;然而跌倒骨折患者从2006年562例增长到2012年806例,增幅达43.42%(图1)。交通伤骨折患者以2月最少,达71例,之后逐月上升,到10月时达顶峰,平均115例,此后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集中在第3、4季度(54.65%);而跌倒骨折患者以12月最多,平均69例,其他月份趋势基本一致,主要集中于第1、4季度(53.40%),见图2。
图1 2006~2012年交通伤与跌倒骨折例数年份趋势图
图2 2006~2012年交通伤与跌倒骨折例数月份趋势图
3性别及年龄分布
交通伤骨折患者中男性居多,男女比为1.88∶1;而跌倒骨折患者多为女性,男女比为0.75∶1。交通伤骨折男性及女性患者在7年间未见明显变化;而跌倒骨折男性及女性患者均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是女性患者从2006年284例增长至2012年489例,涨幅达72.18%(图1)。交通伤骨折患者的高发年龄为20~60岁,占总数的73.97%;而跌倒骨折患者以老年人(>55岁)多见,占总数的65.56%。
4 骨折部位
如表1所示,交通伤骨折以下肢骨折最多(42.92%),其次是上肢骨折(30.11%)、脊柱骨折(14.11%),而髋部骨折发生率也较高,达12.87%;跌倒骨折中以髋部骨折最常见(35.98%),其次是上肢骨折(24.26%)、下肢骨折(21.32%),脊柱骨折(18.41%)的发生率也较高。此外,交通伤脊柱骨折患者的死亡率最高(0.62%),是髋部骨折死亡率(0.48%)的1.28倍(χ2=0.02,P>0.05),下肢骨折(0.12%)的5.32倍(χ2=6.99,P<0.05);而跌倒骨折的死亡率以下肢骨折最高(0.51%),是髋部骨折(0.24%)的2.11倍(χ2=0.63,P>0.05)。跌倒下肢骨折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交通伤下肢骨折,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9,P<0.05)。
表1 2006~2012年交通伤与跌倒所致的骨折部位比较(%)
5 住院情况
交通伤骨折患者住院天数1~347d,平均21.73d,明显多于跌倒骨折患者(12.55d,t=26.68,P<0.05)。从图3可见,交通伤和跌倒骨折每年的平均住院天数均逐年减少,交通伤骨折在2012年(18.46d)明显少于2006年(23.32d,q=7.62,P<0.05),而跌倒骨折在2012年(10.36d)也少于2006年(13.39d,q=9.08,P<0.05)。虽然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但是两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交通伤骨折患者平均住院费用26 765元,与跌倒骨折患者23 675元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6.03,P<0.05)。
图3 2006~2012年交通伤与跌倒所致骨折的平均住院日和费用比较
讨 论
1 交通伤与跌倒所致骨折的现状
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死于道路交通伤,受伤人数达3 000万~5 000万,因此交通伤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并达成共识交通伤是可以预防的[8]。大连市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2011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 604起,死亡320人,其中249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对于创伤中另一重要死亡原因跌倒,我国之前未对其足够重视,直至2011年卫生部发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但是大连地区至今还没有进行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上海地区跌倒死亡率逐年上升,并消耗了25.90%的社会健康支出[2];而对于整个中国直接造成约50亿元的医疗费用和600~800亿元的社会费用[1]。
2 交通伤与跌倒所致骨折的时间分析
有报道称交通伤和跌倒创伤中分别有15.70%和5%造成骨折[1,9]。为探讨大连市交通伤与跌倒所致骨折的情况,笔者收集大连市2006~2012年交通伤和跌倒资料。分析发现,交通伤骨折例数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是跌倒骨折例数出现了明显增长趋势,这与大连市老龄化加剧有关,因此急需要对跌倒骨折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其频繁发生。此外,死亡率分析并未发现交通伤骨折死亡率高于跌倒骨折,这可能是交通伤最严重的多发骨折或合并多脏器损伤的患者在事故现场或转移过程中便死亡,因此未纳入骨折的病例中,导致此研究中交通伤骨折与跌倒骨折的死亡率相当。交通伤骨折例数在2月份最少,此后逐月增多,10月份时达到顶峰,这与笔者之前对交通伤研究的总体趋势一致[6];而跌倒骨折患者在12月最多,主要集中于第1、4季度,其原因可能是下雪天路面滑更易发生跌倒。
3 交通伤与跌倒所致骨折的人群分析与建议
交通伤骨折患者高发于20~60岁年龄段的男性,这与院前交通伤的情况相似[10],但是跌倒骨折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需特别注意的是跌倒女性患者从2006~2012年增长了72.18%,其原因可能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跌倒时更易造成骨折。在美国,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女性患者发生跌倒,其老年人跌倒预防指南已将补充维生素D纳入A级推荐强度[11]。交通伤骨折患者高发于青中年男性,他们是家庭及社会的主要劳动力;而跌倒骨折患者集中于老年人,他们骨折后需要人照顾,因此两组人群发生骨折后都会对家庭产生巨大影响。目前,跌倒骨折的患者出院后更易发生跌倒,而住院期间给予跌倒的全面评估与治疗可显著降低院内和出院后跌倒的风险,其措施包括跌倒原因的发现与干预、肌肉锻炼、步态调整和跌倒危险因素的教育[2,4,12-13]。结合国内外的研究,除了骨折手术治疗外,笔者建议在临床治疗期间也需要将老年女性作为防跌倒干预的重点人群进行综合评估,对跌倒发生原因给予明确治疗,并加强健康教育,以避免发生再次跌倒。
4 交通伤与跌倒所致骨折的部位及住院日、费用分析
交通伤骨折以下肢骨折多见,其中脊柱骨折死亡率最高,这与唐昊等[14]报道结果相似。而跌倒骨折以髋部骨折多发,其中下肢骨折死亡率最高,由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交通伤脊柱骨折患者和跌倒所致的下肢骨折患者。在住院时间和费用方面,虽然交通伤和跌倒骨折的住院时间有明显缩短,但是住院费用大幅上涨,加之跌倒骨折例数逐年增多,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以避免交通伤和跌倒所致骨折的危害进一步加剧。
总之,在对交通伤和跌倒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和跌倒健康教育,并在多发时段和人群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医院在该时段加强院内救治,同时特别注意对跌倒骨折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及病因治疗,将会对降低交通事故和跌倒骨折的危害产生积极的影响。
[1]Wang J,Chen Z,Song Y.Falls in aged people of the Chinese mainland:epidemiology,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strategies[J].Ageing Res Rev,2010,9(S1):13-17.
[2]Li YH,Song GX,Yu Y,et al.Study on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fall-related injuries in Shanghai,China[J].Biomed Environ Sci,2013,26(2):79-86.
[3]Zhang X,Xiang H,Jing R,et al.Road traffic injur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51-2008[J].Traffic Inj Prev,2011,12(6):614-620.
[4]Zhang LL,Dalal K,Yin MM,et al.The KAP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 on fall-induced injuries among elders in a safe community in Shanghai,China[J].PLoSOne,2012,7(3):e32848.
[5]王正国.道路交通伤研究和思考[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4):455-458.
[6]王志聪,刘谟震,颜超,等.大连市2006-2012年住院交通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1):1049-1052.
[7]杨德民,郭伟,谭燕华,等.5346例创伤院内急救流行病学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07,9(4):334-336.
[8]王正国.道路交通伤的现状和未来[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3):193-196.
[9]朱保锋,陈建荣,王芳,等.2079例交通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0,11(4):205-206.
[10]Zhang X,Yao H,Hu G,et al.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traffic deaths in China[J].Iran JPublic Health,2013,42(1):7-15.
[11]段春波,周白瑜,于普林.2010年版美国老年人跌倒预防指南要点解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7):689-691.
[12]Hill AM,Hoffmann T,Haines TP.Circumstances of falls and falls-related injuries in a cohort of older patients following hospital discharge[J].Clin Interv Aging,2013,8:765-774.
[13]Trombetti A,Hars M,Herrmann F,et al.Effect of a multifactorial fall-and-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program on gait and balance performances and disability in hospitalized older adults:a controlled study[J].Osteoporos Int,2012,24(3):867-876.
[14]唐昊,王秋根,谭瑞星,等.837例住院交通伤所致骨折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5(3):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