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机遇、挑战与反思

2014-12-20贾可卿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疏导意识形态传播

贾可卿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拓展了意识形态的辐射空间,推动了意识形态的即时应变,隐匿了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丰富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更新了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网络消蚀了意识形态的教化责任,催化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分立,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外来威胁,增强了意识形态的引导难度。意识形态传播的力量主要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多数意识形态分歧是人民内部矛盾而非敌我矛盾,管理网络意识形态的有效办法是疏导而非删堵,互联网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而非意识形态本身,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疏导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6005506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文化传播最主要的平台之一,网络将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1]。随着3G乃至4G技术普及,移动网络广泛使用,网络媒体的优势会更加明显。有人认为,网络空间是一个平等、自由、公开的公共领域,其中并不存在意识形态指向。但近些年网络的发展越来越表明:那种网络意识形态终结论是与事实不符的。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的体现无所不在,一篇报道、一部影片、一个游戏、一张图片,都可能暗含某种价值观的导引。网络本身虽无善恶之分,但它的发展是人为掌握的。由于社会利益差别依然存在,人们的思想差别也依然存在,并必然体现在网络上。

一、网络给意识形态带来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影响力迅猛增长,推动着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发生深刻变化,这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一)拓展意识形态的辐射范围

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信息以比特的方式存储和传输,它所承载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借助这一优势,网络消除了横亘在人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有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的共享。”[2](P327)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到2013年底,全球约40%的人口实现了与网络的联接[3]。只要有网络,无论居住在世界的什么地点,人们都能够知晓天下大事,与世界的最新变化保持一致。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普遍交往和联系,“地球村”更趋成型。有了这个平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预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4](P35)——已经或正在变为现实。通过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不再是地区的、民族的或国家的,而是世界的、全球的。在空间意义上的触及,是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

(二)推动意识形态的即时应变

在传统媒体时代,一个问题转化为社会热点的过程通常非常缓慢。最初只能通过人际传播,在达到一定影响范围后引起媒体注意,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加工,才能以大众媒介的形式公开。信息加工过程的缓慢导致了意识形态的生产大大滞后于现实的发展。而且这种信息的传播报道(比如报纸、广播乃至电视)往往是单向度的,缺乏对受众反馈的把握。如果政府不能及时了解民众的想法,因而在社会管理方面也就不能有的放矢,难以做到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无法对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做出及时回应。进入网络时代,一切都变得非常便捷。信息的传播、议论是即时的、秒速的。通过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者可以迅速从受众那里获得反馈,发现各种问题和倾向。鉴于网络传播的迅即性特点,相关部门不得不及时针对既有问题调整意识形态信息的内容,或迅速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制止谣言和误解的流传,维护意识形态的正面形象。由于互联网的即时性特征,使它具有了“安全阀”和“晴雨表”的功能,可以避免社会矛盾长期积累造成的冲突爆发。

(三)隐匿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

任何社会、国家的统治者都会采用“硬”和“软”两种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硬”的手段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软”的手段即意识形态的说服教育。这种“软”的手段又分为两种形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以批评说教为主要特点,这容易导致人们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隐性教育则以潜移默化为特点,尊重人的权利和个性,讲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5](P19)教育者的意图越隐蔽,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网络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网络空间的匿名特点让人们穿上了“隐身衣”,可以脱离现实束缚,在虚拟的平等、自由状态下畅所欲言。这种表达的安全感的获得,是公民能够真实表达思想的前提。同样,这种匿名性也可以帮助意识形态的传播者隐匿身份,使价值观的渗透带上自由传播的色彩。一个人不受强制、主动选择(至少受众感觉如此)的思想观念才不易改变,并且能够有效指引自己的行动。

(四)丰富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

互联网的丰富性首先表现在它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感知功能融为一体,其形式比以往媒体更为生动、多样,如善加利用可以极大地增强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次,网络空间本身又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新闻、论坛、贴吧、博客、邮件、微博、微信、QQ等,意识形态的传播可以借助各种网络空间同时进行,多管齐下。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早已有所行动,比如在人民网开设强国社区、在新浪网开设“人民日报”的微博等。此外,互联网还提供了电子商务的新经济形式。经济活动虽然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本身也可能暗含着影响意识形态的因素。近几年来,我国在线支付网民规模增幅很大,截至2013年6月底,使用网上支付的网民规模达到2.44亿[6]。2014年伊始,网络上出现了“淘宝统一中国”的热议,起源于淘宝网规定台湾网友注册账号时只能选中国“台湾省”,否则不往台湾发货[7]。相关议论虽然不乏幽默和娱乐之意,但由此可知,网络经济活动的确可能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到意识形态。在网络时代,意识形态的传播日益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态势。

(五)更新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技术和工具,不可避免地携带着由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价值倾向。马克思注意到,意识形态的形成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科学比宗教、政治、艺术等意识形式更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8](P602603)互联网使人类拥有了一个普遍交往的、开放的数字平台,每个人、每种文化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展现。此外,每一个网络终端在形式上都是平等的,权力和阶层在网络空间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可以说,网络科技本身与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内在契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逐渐增强。这种意识的普遍确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二、网络给意识形态带来的挑战

任何现代科技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在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消蚀意识形态的教化责任

网络天生就是大众文化生息繁衍的场所。大众文化主要致力于缓解人们的工作和生存压力,寻求精神的休闲和自由。这种意向在网络所提供的娱乐活动(如网络游戏)中得到了充分表现。网络游戏没有固定的角色、程序与结果,人们在其中可以完全抛开现实身份、利益、规范等的约束,实现最大程度的角色变换。网络游戏的内容是虚拟的,但从中得到的乐趣是真实的。尽管这种乐趣与通过工作和贡献得到社会承认的乐趣在深度、广度上都不同,但它对那些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并使一些人产生了游戏主义的价值观。既然快乐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虚拟手段获得,就难免会使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贡献意识相对淡化,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人的现实生活态度。网上难以控制的大量色情信息也对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文化推波助澜,成为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诫和劝导几乎无法发挥作用。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80%的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负面影响有关[9]。此外,网络在给信息交流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的情况屡见不鲜。网络谣言的传播损害了公民权益,引发了公众恐慌,破坏了政府形象,扰乱了社会秩序。这与主流意识形态赋予个体以严肃的社会责任的教导是背道而驰的。

(二)催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分立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民众习惯于在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寻求自己认同的思想理论,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就当前国内意识形态领域而言,既有主导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有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宪政社会主义思想,还有自由主义思想、新儒家思想、新左派思想、民族主义思想、生态主义思想等,甚至还有一些落后的专制、迷信思想,这些思想学说都在借助网络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此外,在网络的作用下,主流意识形态也更加频繁地与世界各国不同意识形态相互接触,不同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画面在网络时代最为充分地展现出来。意识形态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必然现象,是人类走向世界历史过程中剧烈碰撞的必然反应。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都必然负有凝聚人心和维护统一的责任,特别是对于后发展的、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网络时代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所要求的统一性形成了矛盾。

(三)加剧意识形态的外来威胁

网络虽然既不姓“社”也不姓“资”,但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和较量更加直接、频繁和复杂化。托夫勒说:“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10](P465)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无论在经济实力上还是在技术条件上都占有优势。全球顶级服务器只有13台,其中10台在美国;互联网上90%的信息是英语信息,中文信息仅占1%左右。根据国际电联的统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联网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2013年底发达国家约有77%的居民使用互联网,而发展中国家仅有31%的居民使用互联网[3]。凭借对技术和话语的垄断,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宣传其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强烈冲击。难怪美国学者查德威克称互联网已成为“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11](P35)。此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利用“网络自由”不正当获取各国民众信息,这已是世人皆知。根据斯诺登2013年泄露的“棱镜”计划,美政府通过代号为PRISM的监控项目,直接从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等9个公司服务器收集信息[12],这对于以“网络自由”标榜的美国而言极具讽刺意味。据谷歌公司的《透明度报告》称,从2013年1月到6月,要求谷歌提供用户数据最多的前5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德国、法国和英国,其中美国提出的要求数量几乎是紧随其后的印度的4倍[13]。

(四)增强意识形态的引导难度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系执政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问题。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依靠集中统一、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有效把握了舆论导向。然而,随着互联网发展为主流媒体,由于网络传播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政府控制舆论的难度加大。人们不再简单听信单方面的报道和阐释,也可能不再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14](P274)。特别是当前中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些热点敏感问题很容易在互联网——特别是微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暴。尽管这种舆论风暴有时是非理性的,但不能不承认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动员的发动机。当然,政府部门可以进行大量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但受教育者总有选择的自由,管理者难以监控并施以强制。面对突燃的网络导火索,一些领导干部因缺乏经验而应对失措,习惯性地否认、掩饰,甚至进行压制、打击,一旦真相被曝光,必然造成信任危机甚至社会危机。类似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在网络上出现过。

三、反思与应对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府,无论它代表哪个社会集团的利益,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传播媒介实施干预和控制,以保证它们不偏离主流文化的轨道。就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对互联网进行管控的方法大致包括:制定信息安全战略,设置信息管理机构,完善互联网立法和执法,明确服务商的责任和义务,推进网络实名制,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等。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要增强政府的网上执政能力,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阵地。就当前中国网络建设的情况而言,有几个认识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

(一)意识形态传播的力量主要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

互联网上的网站虽然数量众多,但人们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只能有选择地进行浏览,注重高质量的、可靠的信息和言论。成熟的网民总是驻留在一些固定的网站上,而不会在网上胡乱冲浪。因此,要构建网上意识形态传播阵地,一定的网站数量和规模是非常必要的,但并不就是数量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讲得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网站的质量如何,能否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民众的声音,体现民众的要求,解决民众的问题,从而吸引民众的参与。事实表明,中国民众对官方媒体的信赖度依旧比较高,政府主办的各类网站具有一般民间网站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和品牌优势。因此,理论、宣传、文化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统一规划,以政府主办的主流网站来影响和引导公众舆论,可以促使网友对各种网络信息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转化。党和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培育自己的网络权威性,紧握意见的表达权和话语的引导权。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求是理论网等为代表的官方网站已经形成规模,其权威性也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可。根据调查,目前主流意识形态网站的公信力排名靠前[15],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主流网站对于网络科技的发展趋向不是很敏感,在自由性、丰富性、互动性、即时性等方面,与其他一些综合性门户网站相比缺乏领先优势,这是应当根据民众需求而予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微博作为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媒体形态,集中了网络的优缺点,提供了一个个体向无限广泛的社会群体进行传播的手段,成为近年来许多重大社会事件的网络引发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其中显露的问题,积极引导这一平台的健康发展。

(二)多数意识形态分歧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

虽然网络中存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分歧,也可能存在对立方舆论的蓄意攻击,但决不能认为所有的或大部分意识形态的冲突必然是敌对的、你死我活的。对于同一个社会问题,不同阶层、不同经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当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意见。网络提供了一个自由讨论的匿名平台,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状况,比如对政治腐败的抨击,对民生建设的建议,对贫富分化的担忧等。正是这些不同声音的存在,才为执政党制定执政方略、择取社会治理良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正如习近平所说,“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16]。因此,政府对网民言论的监管要有节制、有步骤地适度进行。即使出现一些和政府执政理念以及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差异较大的言论,也应采取适度监管的方式。过度管制有可能压抑一部分网民的表达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激发网民大面积产生逆反情绪和抵抗心理。有的时候,网民的一些言辞可能比较激烈,如对某些社会问题表示愤怒和不满,对某些政府行为进行讥讽和批判,等等。但是,这大多数都是在宪法范围内公民言论自由的表现,是社会进步、宽容的结果,反映的是人们对国家发展趋向和诸多社会问题的关心,或是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表达以及得到政府关注和帮助的渴望,而并不一定就是反政府、反国家的行为。如果带上有色眼镜,认为一切尖锐批评都是对中国政府和执政党的敌视,都来自西方国家的暗中支持,都是敌对势力的故意破坏,都是意识形态殊死斗争的体现,都要进行压制和封杀,那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置于了愤怒堆积的火山口上。实际上,时下“五毛党”和“美分党”的阴谋论调及其谩骂斗争,反而使真正需要得到解决的具体问题被忽视和搁置了。

(三)管理网络意识形态的有效办法是疏导而不是删堵

“疏”与“堵”双管齐下,是网络条件下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一般做法。从管理互联网的实际需要出发,中国政府主张合理运用技术手段遏制互联网上违法信息的传播,依法打击网络犯罪。不过,从技术角度讲,无论是过滤、清除还是监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都是有限的。对于管理者来说,一味“捂盖子”、遮掩错误、粉饰太平的做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无效的。比较而言,“禁”与“堵”只是下策,逃避亦非良策,最好的出路是尊重群众、相信群众、重在疏导。要让各种意见和观点得到充分表达,在准确汇集和分析民情、民意的基础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们理解、信服,或至少达成谅解,以待时机成熟时解决问题。一个民主的、理性的政府所应做的,就是要充分保证广大社会成员的知情权,为公众搭建良好的监督平台和意见表达平台,帮助人们宣泄不满心理,消减不良情绪。为实现有效的疏导,我们需要对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所使用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进行创新性转换,尽量用富有时代感、简洁生动的“网络话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使主流意识形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亲民、高效的逆向政治参与,有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被认同度。如果不讲道理、强词夺理甚至谩骂、威胁,则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此外,任何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都可能不是“全景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政府通常可以通过网络话题和议程的设置进行舆论引导。这种设置可能并不能左右信息受体的思维,却可以将某些特定问题——而非其他问题——纳入受众的关注范围,引起思维和注意力的聚焦。通过话题和议程设置功能来引导网络舆论,是一种有效的政府执政艺术。

(四)互联网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而非意识形态本身

无论互联网的作用多么重要,它毕竟还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和途径,而不等于意识形态本身。所以,如果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状况不尽如人意,那么所要检讨的不仅是网络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同时需要进行反思的是意识形态的内容本身是否具有充分的解释力,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人民利益的切实需要。一方面,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领网络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中的社会思潮,对那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加以正确引导;另一方面,也要用开放包容的态度科学分析复杂多元的网络文化,吸取其他意识形态的有益成分,注重对多样化社会文化思潮进行整合,从而扩大主流意识形态被认同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使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健康、持续发展。从历史上看,固步自封的心态是一个执政党及其意识形态没落和消亡的重要原因,一种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意识形态反而更具有生命力、更容易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具备广阔的覆盖面和强大的说服力,关注民生疾苦,着力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才能吸引最广大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比如,随着当前执政党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效,网上民众对执政党的评价和支持率迅速上升,这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极大提升。当然,在对各种意识形态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在与时俱进地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中,执政者应当擦亮眼睛,抵制那些从根本上危害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的侵扰,对来自他国的文化霸权保持高度警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40721].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4/201407/t20140721_47439.htm.

[2][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国际电联称2013年底全球近四成人口使用互联网[DB/OL].[20130228].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2/28/c_124396165.htm.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30717].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7]网友热议“淘宝统一中国”[EB/OL].[20140114].http://hn.rmlt.com.cn/a/20140114/29683.html.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杜晓.净化网络立法监管缺一不可[N].法制日报,20130906.

[10][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1][美]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12]美国“窃听门”丑闻[D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ljm2013/index.htm.

[13]Google官方网站[EB/OL].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13/11/governmentrequestsforuser.

html.

[14][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15]北京传媒公信力调查[DB/OL].[20090731].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907/31/content_11802687.htm.

[16]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N].人民日报,20130208.责任编辑:杨俊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6期

猜你喜欢

疏导意识形态传播
浅谈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班主任疏导智障生不良心理的方法探讨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