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发酵床为何叫好不叫座

2014-12-20张应松安徽环保宣教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7期
关键词:垫料菌种养猪

文│张应松(安徽环保宣教中心)

目前,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主要污染源。由国务院出台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在国家层面上专门发布施行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对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企业配套建设相关处理设施,国家将在税收、资金、运力、价格等方面予以扶持。在安徽乃至全国,对规模化畜禽养殖采取深度治理或资源化综合利用,通常有两种方式,即发酵床养猪技术和沼气沤制。前者建造成本与维护成本都远远低于动辄投资上百万的后者,但发酵床养猪在养殖大省安徽仅仅少数县区受到追捧,整体却处于叫好不叫座态势,这究竟为何?

服务商:“懒汉养猪”成本小利润高

合肥金佳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个仅有6人,在安徽最早专业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小微企业。运行5年多时间,先后在滁州、阜阳、六安、宣城、淮南等地建成近10万平方米的发酵床养殖基地,年产值近300万元。

做保险出身的老板钱传俐告诉笔者,发酵床养猪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引入的一种新型养猪技术,2008年安徽有福建、上海、广东等10多家企业在开展业务,当时普遍价格是一个平方仅发酵菌种价格就在140元左右,由于售后服务、物流成本巨大、利润微薄,这些企业先后退出安徽。由于利润小,钱传俐的企业现在已采取在养殖大县设立经过培训的代理人方式发展业务,这样项目上马后,后期维护就可节省大量成本。

金佳源的发酵床一般地下与地上平均厚度在80厘米,垫料自下而上为秸秆、谷壳、锯末等,其核心技术是发酵菌种,由安徽一家知名生物公司提供。目前该企业可提供1千克40元的发酵床菌种,每平方米20元,加上人力开挖和其他辅料费每平方米价格为120元,保证使用寿命3年,但如果维护保养得当,一般可达到5年以上。发酵床养猪技术俗称“懒汉养猪”,但钱传俐不这么认为。“就像车子一样保养呵护得好,使用寿命自然长。发酵床的垫料并不要求千篇一律,只要掌握好保水性与通透性垫料配比,除必备的最上层垫料锯末价格比较高外(皖南有植被优势,当地自产锯末200多元一吨,而运到北方需要500元一吨),其他下层辅料如玉米芯、花生壳、稻壳等可就地取材,在日常管理上每间隔一周要翻撬50厘米以上层面,以保证厌氧发酵环境充分。”

钱传俐一再重申,“当养殖密度过大、垫料下沉超过10厘米时必须及时补料,而且每隔半年,发酵床要重新补充菌种,这样才能保持发酵床中的有益菌持久繁殖建立优势菌群,进而抑制和消灭多种虫卵与病原菌。发酵床让猪恢复了快乐奔跑嬉戏拱食和沙浴的生物习性,兼而采食垫料中发酵出的菌体蛋白,使抗病能力大大增强,大大减少抗生素、抗菌性药物的使用提高猪肉品质。”

养殖户:发酵床养猪利大于弊

安徽是养殖大省,生猪年出栏达4000万头,禽类养殖9亿只,规模化畜禽养殖每年排放粪便近12亿吨,粪便的化学需氧量排放达510万吨,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发酵床究竟好不好,使用者的发言最权威。2013年12月19日,笔者走进安徽兴皖集团合肥倪氏农牧产业园养殖大棚,只见一只只生猪躺在猪圈里一层松软的像“席梦思”一样的垫料上,有的在吃食,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追逐嬉戏。在这里,生物“发酵床”铺底的猪舍看不见污水横流,闻不到一点猪粪的臭味。据安徽兴皖集团负责人倪以祥介绍,他发明了一种绿色创新养猪厂房:养猪场房没有砖木瓦结构,更没有彩钢结构,使用自己发明的钢混大棚,棚顶铺设抗老化薄膜、防辐射铝箔和毛毡经久耐用,用无动力风机确保换气通畅。这样算来,自己养殖场房造价是常规养殖厂房的20%,抗灾能力却远超常规场房。棚内冬暖夏凉,节约加温和降温能源,避免土地复耕,缩短建造时间90%,算起来节约硬件成本90%、运作成本80%,同时节约能源90%。

住得好还得睡得好。倪以祥自行设计使用的生态发酵床主要垫料是稻壳,并按一定比例将谷壳、锯末、发酵菌种掺加到一起,这样猪从小到大吃喝拉撒都在“床垫”上。菌种自己培养,一个平方米只需5元钱成本。但垫料特别是稻壳本地采购都要400元1吨,由于垫料要逐年添加覆盖,倪以祥的发酵床成本第一年为50元/平方米,第二年为30元/平方米,第三年为20元/平方米。猪舍内发酵床垫料的温度比较稳定,垫料表层5厘米处一年四季温度变化范围在25~32℃,冬暖夏凉,非常适宜猪生长。

这样,猪在这张“床垫”上翻拱嬉戏,吃喝拉撒,它们的排泄物与“床垫”充分混合,“床垫”中的发酵菌种将排泄物中的有机质充分发酵转化,并以剩下的排泄物为食饵,发酵菌种又转化成大量菌体蛋白成为生猪的美食,使猪食用后节约20%饲料,同时发酵床养猪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仅需要满足猪只饮水即可,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水85%~90%,节约了大量资源。这种养殖技术不仅省水、省能源、省饲料、省人力,饲养一头猪可节省100元成本,还由于圈里冬暖夏凉,猪的体质结实,疫病少,出栏时间还能提前。更重要的是,由于猪粪尿全部在猪舍内降解,没有污水和粪便向外排放,且基本根除其对空气、沟渠、地下水的污染,实现了农民增收、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三赢”,走出了一条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发展道路。

现在秸秆难处理,农民只能就地大量焚烧,这样不但污染大气环境而且还造成土地板结。而微生态发酵床可以消化吸收周围的农作物秸秆,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倪以祥称,在使用摸索过程中,他也不断总结经验,如翻撬发酵床员工十分吃力,最后发明出在猪粪表层再撒覆上稻壳,含碳的稻壳与富含氨氮的尿粪一碰,自然加速发酵作用,使“席梦思”上又加层“鸭绒被”,如此反复使床的厚度达到50~120厘米。倪以祥特别强调,建造猪舍与发酵床不能太教条,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按照政府部门推广的砖瓦结构模式能源消耗大、占地面积大、人力成本也很大,靠自己不断摸索改进才能出效益。

环保专家:不提倡也不限制

笔者从安徽省农委所属的畜牧兽医局了解到,该局一直致力于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多次专文要求各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目前全省推广面积虽已达到40万平方米,但仅占全省猪舍总面积4000多万平方米的1%都不到,年出栏商品猪不到80万头。

2012年,安徽省定远县、霍邱县等18个县(区)被国家列为生猪调出大县,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0240万元。获奖的县(区)生猪年出栏量均在80万头以上,其中最高的霍邱县年出栏量达到130多万头。这些县区也把大笔资金用于帮扶养殖企业微生态发酵床项目,如阜南县对建设有生态发酵床的项目整体每平方米奖励300元,后期单独改建发酵床每平方米奖励100元。安徽省畜牧推广总站站长郑久坤表示,生态发酵床适合400到500头的小规模庭院经济饲养,最高不得超过2000头,最适合产下的猪仔到30千克以内的保育阶段。猪舍的建造以及后续保养维护一定要按照技术规范操作,期间要花费很大人力翻撬,塌陷的垫料要及时补充,否则发酵床的功能将逐渐丧失。

生态发酵床好处多多,但在养殖界认可与反对者却各占一半。众所周知,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铜、锌、铁等重金属元素在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由于畜禽对微量元素的利用率通常较低,全国每年使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约15万~18万吨,而实际利用的尚不足6万吨,也就是说仍有10万吨左右是浪费的,它们随着粪便排出后会污染环境,这就是被业界普遍质疑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郑久坤认为,在圈舍发酵床环境中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平衡系统:猪粪尿被微生物消化分解成菌体蛋白、微量元素被猪采食重复循环利用,节省部分饲料,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微量元素添加量。

倪以祥也认为,一般来说,生态发酵床可直接与间接实现对重金属破毒除害。因为发酵床内微生物数量众多,代谢活动非常旺盛,菌种活性强,微生物本身以及微生物与各种有机、无机胶体的相互作用,对粪尿中的重金属进行生物吸附、沉淀、螯合、氧化还原等行为,改变金属离子在圈舍中的存在形态,使重金属元素回到动物可以利用的状态。如饲料添加剂中的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等在发酵床作用下,会变成有益的有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铁、锌、锰等被动物吃进体内后再进入人体,有益无害。

但国家农业源减排细则制定参与者、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吴根义,多次来亳州调研或在培训班会议上,对生态发酵床养殖是否100%“零污染、零排放”一直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尽管动物粪尿没有外排自行分解,也没有任何污水排污口,但实验证明,在发酵床上动物排泄的有机物大部分分解成水、二氧化碳、氮痒化物,而饲料添加剂中的铜、砷等无法降解,最终随发酵床失效还原土壤并对土壤造成次生污染。吴根义经常参加环保部组织的农业源减排核查,近日,他在接受笔者电话时一再强调,从大环境管理角度出发,国家对生态发酵床养殖减排COD、氨氮祛除率,分别只认可88%和70%,因为发酵床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氨气是刺激雾霾形成因子之一,但影响有多大尚无科学实验量化佐证,因此发酵床技术环保部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限制。吴根义一再申明,这个观点不是个人学术观点,而是环保部综合业界权威评估意见后定下的核查指标。芜湖市人本环境工程公司负责人谢先生也告诉笔者,一个规模养殖场每天还会产生几十到几百千克高浓度的发酵床渗滤液,养殖场必须及时收集并做无害化处理。

虽然生态发酵床好处很多,但大多数养殖户却并不青睐。原因在于建设传统猪舍可申报获得各类财政补贴项目资金很多,而不少地方生态发酵床项目没有补助。在饲养过程中,人力与垫料维护成本代价也不菲,这些都制约了发酵床发展。发酵床使用中部分养殖户不舍得再投资,也不重视对发酵床的管理,导致发酵床降解能力下降,垫料出现发黑、结块、变臭甚至坏掉,垫料层越来越薄,有的只剩下20~30厘米,已经不能保证菌种的正常发酵,发酵床也难以起到正常的分解转化作用。再加上翻动得不及时、不彻底、不均匀,以致发酵床内有益微生物菌群不能充分分解生猪粪尿,发酵床变得肮脏不堪,有的猪群因此而出现了消化道疾病。

在推广中,钱传俐还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对发酵床否定者中不少是饲料加工生产企业、兽药生产企业等,她的解释是发酵床的使用使养殖户大大减少了上述企业的产品需求量。近两年来,钱传俐在皖北某县建设了近20个大小规模不等的生态发酵床,可在后来随访中发现一个发酵床也未投入使用,生猪还是放在传统的水泥地圈舍中,粪尿水随意排放恶臭扑鼻,污染水源、威胁附近村民身体健康。更让钱传俐担忧的是,那些已经施撒菌种的发酵床如果半年内不投入使用,菌种将进入休眠期直至灭活。政府花了大量补贴资金,业主为何“舍不得”发挥生态环境效益?业主们称,大家都习惯了这样做,也没人举报更没见环保部门来查处,这些人在套取补贴后,依然心安理得污染着哺育他们的土地河流。

技术上的困惑还令许多养猪户一直不敢使用常规消毒药对发酵床进行消毒,生怕影响微生物降解能力而造成死床。对此,倪以祥表示,在长期的使用研究中发现,发酵床使用生石灰和消毒剂进行表面拌翻时,在15天消毒剂药效过后,菌种自行恢复活力。因为发酵床各色微生物聚集本身就具有生物热消毒功能,中间层50℃左右的温度可杀灭绝大多数病原菌和虫卵,通过翻撬定期将表层垫料翻入中间层进行高温消毒,所以床体表面一般无须再用化学制剂消毒。倪以祥透露,发酵床只是一种给猪换了一种福利化的生活环境,对养殖方法并没有做过多改变,正常的免疫程序必不可少,对发酵床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猜你喜欢

垫料菌种养猪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自然养猪技术探讨
不同天气条件下平养肉鸡的垫料使用要点
鸡场垫料的选择及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