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庆地区蓝莓种植技术初探

2014-12-20李文俊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蓝莓开发利用种植技术

李文俊

摘 要 蓝莓酸甜可口,集营养、保健于一身,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蓝莓种植时间较短,但市场空间巨大,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基于此,简要介绍了蓝莓种植技术要点,以期推动我国蓝莓产业发展。

关键词 蓝莓;种植技术;开发利用;安徽省安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S66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3

蓝莓,又称为越橘果,属杜鹃花科越桔属灌木,属于常绿灌木或多年生落叶灌木,果实为蓝色,近圆形,果肉酸甜可口,带有宜人的香气。可直接鲜食,也可加工成相关产品,如蓝莓酒、果汁、果酱等。100 a年前,美国开始人工栽培蓝莓,而中国虽有一些原始野生蓝莓品种,但不适合人工栽培。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至今大约已引进100多个。但我国蓝莓种植规模还较小,截止到目前,种植面积只有200~

300 hm2。蓝莓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据对从美国引进的14个品种的蓝莓果实分析测定:每百克蓝莓鲜果中含蛋白质400~700 mg、脂肪500~600 mg、碳水化合物12.3~15.3 mg,维生素A高达81~100国际单位、SOD5.39国际单位,维生素都高于其他水果,维生素E可达到2.7~9.5 μg。微量元素也很高,鲜果中钙220~920 mg/g,磷98~274 mg/g,镁114~249 mg/g,锌2.1~4.3 mg/g,铁7.6~30.0 mg/g,锗0.8~1.2 mg/g,铜2.0~3.2 mg/g。蓝莓果实中含有很多氨基酸,大约有19种,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另外,果实中所含有VMA(花色苷色素)能预防视力下降;同时,还能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记忆力,并能预防血管硬化等。蓝莓具有极高的营养与保健价值,堪称“世界水果之王”,具有极好的市场经济价值。2011年,安徽安庆地区开始引种试验,共引进6个品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安徽省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简要探讨蓝莓的种植栽培要点。

1 园地选择

在选择园地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可选择平地或向阳坡地,坡度应在10°以内,土壤pH值保持在4.0~5.5,土壤有机质含量至少有5%[1];同时,土质要疏松,通透性好。对于降水量偏少的区域,应将蓝莓园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

2 整地

在确定园地后,于定植前1 a进行深翻压绿。若有太多杂草,可先火烧,再进行深翻。深翻厚度以0.3 m为宜,即无需将粘重土与黄土翻出。压绿1 a后,再重耙土地2~3次,将石头、杂草、树根等全部清除,并将土地整平。若遇到水湿地必须开挖排水沟;同时,做台田,台田高度大约在30~35 cm,宽1 m。在定植蓝莓苗时,应将其放置在台面中间。如果土壤pH值超过5.5,则应想法减小pH值。通常利用硫磺粉、硫酸亚铁、硫酸铝来降低土壤的pH值。此外,还可适当掺入一些酸性基质,如松针、锯木屑、烂树皮等。当pH值在4.0以内时,通常利用石灰提高pH值。

3 选择适宜的品种

安庆地区位于安徽西南部,长江下游上段北岸。当地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pH值在4.3~5.2之间。因此,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种植意图选择适宜的品种栽植。其中,生产鲜食果可选择南方高丛品种,常见的有夏普蓝、南方之星、奥尼尔、佐治亚宝石等。在沿江丘陵、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则主要栽培兔眼类品种,用于生产加工果,常见品种包括顶峰、灿烂、巴尔德温、杰兔、梯芙蓝等。而在江淮及其以北地区,通常栽培北方高丛品种,包括蓝丰、杜克、北陆等品种。建议在相同地块内可选择类型、花期比较一致的2~3种品种进行种植。其中,选择一个主栽品种,配置1~2个授粉品种。这样便于相互授粉,提高产量。

4 定植

4.1 定植时间

定植时间可选在春季,也可选在翌年春季萌芽前。秋季定植的苗木,根系恢复迅速,在翌年春季来临时长势良好,但不适用于特别干冷的地区。翌年春季进行定植,虽然苗木恢复慢,但成活率较高。安庆地区一般选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后直至春季萌芽前进行定植。

4.2 定植苗木

应选取苗龄达2 a,且苗高0.5 m以上,长势良好,无病害的壮苗。根据品种确定具体的株行距:南方高丛蓝莓为1.2~2 m;兔眼蓝莓为2.0~2.5 m。另外,定植沟规格为0.5 m×0.5 m。

5 田间日常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旋耕

一般从早春到九月初期间均可进行旋耕。旋耕深度通常为10~15 cm。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清除杂草;另一方面,还能使下层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植株生长。晚秋时节最好不要旋耕,以免影响到蓝莓越冬[2]。

5.1.2 土壤覆盖

蓝莓喜欢湿润的气候条件,在酸性土壤中长势良好。当土壤干旱严重,pH值较高,有机质少时,必须适当调整表层土壤,以满足蓝莓正常生长的需要。一般采用化学调整与土壤覆盖等方法。土壤覆盖法是指将松针、锯末、树叶、稻草等铺在定植带上。当上述物质分解后便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同时,还能调节土壤的温湿度,改善土壤pH值。

5.2 施肥管理

蓝莓对肥料需求量不多,因此,不可过度施肥,避免对植株造成不良影响。通常需施肥2 次/a,分别于早春萌芽前与浆果转熟期进行施肥。施肥方式有三种,包括穴施、撒施、沟施等。矮丛蓝莓长成片后,应采用撒施方式。对于兔眼蓝莓与高丛蓝莓则以沟施法为主,一般沟深度保持在10~45 cm。蓝莓宜施复合肥,氮、磷、钾配比为1:1:1。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园地,应少施氮肥。和其它果树不同,蓝莓极易吸收土壤中含有的铵态氮。另外,它属于典型的嫌钙植物,尽管其具有较强的钙吸收能力与积累能力,但如果钙吸收过量将易造成果树缺铁失绿,严重的还会死亡。

5.3 水分管理

由于蓝莓喜湿润,根系分布较浅。因此,要注意灌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特别是高温干旱时期,一般要隔1~2 d进行一次灌水。对于含水量大的土壤或雨季,应及时排水,预防植株根系发生腐烂。

6 树体管理

主要在生长期与休眠期内进行树体修剪。其中,以休眠期修剪为主。幼树定植后应在首个生长期内修剪。要遵循“轻剪缓放”的原则,只把一些太细弱的枝条与花芽去掉。同时,对树体下端的下垂枝、细弱枝、水平枝、过密枝、重叠枝等进行修剪,从而达到丰冠的目的。在修剪成树时,应先将树冠上的所有细弱枝清除;同时,将由于结果而衰弱的枝条清除一部分,将另一部分被新生枝取代优势的衰弱枝条回缩。在回缩大枝的过程中,要先轻后重。一般先回缩1/3~1/2,当回缩更新后的大枝逐渐衰弱后,再增加回缩力度,修剪2/3[3]。另外,及时清除交叉枝、重叠枝、病枝、枯枝等。

7 病虫害防治

危害蓝莓的主要病害包括叶枯病、僵果病、白粉病等。危害蓝莓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刺蛾、金龟子、天牛、螨类、蝽象和枝梢食心虫等。另外,鸟类常常取食蓝莓,也属于一大危害。

防治对策:通常在休眠期内进行清园,将枯枝、落叶、杂草全部清除;同时,在深翻土壤的过程中,消灭土壤中的部分虫卵与病叶。在生长期内喷施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与杀菌剂。在蓝莓果实成熟期内安置防鸟网,或用其它方式驱赶鸟类。

8 果实采收

矮丛蓝莓的果实成熟期基本一致,即使成熟早的果实也不会轻易脱落。因此,可等到果实均成熟后再采摘。但高丛蓝莓的果实成熟期有所差异,采收期有20~30 d,一般隔7 d采收1次。另外,也可根据果实用途进行分期采收。对需加工处理的果实,应待其完全成熟后再采收。对直接食用的果实应等到九成熟时进行采收[4]。

9 蓝莓产业在我省的发展前景

蓝莓由于风味独特、口感俱佳,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被称为“浆果之王”。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蓝莓被加工成20余种产品,常见的有果酱、果汁、果酒、零食等。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始发展蓝莓产业。但蓝莓仍供不应求。目前,蓝莓价格依然比较高,美国大约是10~20 美元/kg,日本大约是15~30 美元/kg。而我国从外国引进的蓝莓品种已有近百种,在全国范围内均可种植。但国内产量仍偏少,只有极少部分鲜果摆在大型超市中出售,价格高昂,200~300元/kg [5]。按照我国蓝莓产业发展趋势预测,我国蓝莓种植面积的适度规模大约为2万hm?。当前,国内蓝莓种植面积还很小,仅1333.3 hm?。若要达到理想规模,还需大约20~30 a。因此,我国蓝莓产业的商业前景十分良好。当前,安庆地区桐城市嬉子湖镇盘龙村、曹岗村共种植蓝莓33.3 hm?, 166株/667 m?。单株产量大约在1 kg以上。而鲜果的市场最低售价为240元/kg,那么,667 m?蓝莓的产量166 kg(盛果期),最低收入为3 9840 元/667 m?。可见,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安徽省蓝莓产业,应从两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国内市场。我国生产的蓝莓数量少,大部分用于出口,国内市场份额极小。加上价格高昂,很少人知道蓝莓。因此,今后要着力宣传蓝莓,让公众了解蓝莓的营养价值。同时,适当延伸蓝莓产业加工链,打造蓝莓品牌。二是根据安徽省的土壤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栽培品种,逐渐摸索出蓝莓栽培技术,为蓝莓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应重视对蓝莓种植技术人员的培养,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实现蓝莓产业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国庆.浅谈蓝莓种植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6):13-13.

[2]朱海,鲍淮.北美蓝莓寒地种植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12(3):69-70.

[3]徐文茹.浅谈蓝莓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5):141-141.

[4]赵云富.蓝莓栽培技术要点[J].吉林农业,2011(12):143-143.

[5]杨刚华,杨林通,陈海含,等.蓝莓的种植技术及产业发展前景概述[J].湖南农业科学,2013(15):117-119.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蓝莓开发利用种植技术
蓝莓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