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超级稻宜优673在安溪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4-12-18肖全省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产田超级稻精米

肖全省

(福建省安溪县良种场,福建安溪 363524)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6021),2012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同年成为福建省晚稻区试对照品种。在安溪县种植表现丰产、稳产、米质优、后期转色好等特点。现将宜优673在安溪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2012年在大坪乡晚季种植1.35 hm2,测产平均产量达7 896 kg/hm2,其中高产田块产量达8 457.2 kg/hm2;2013年在西坪镇种植5.68 hm2,连片平均产量达8 323.5 kg/hm2,其中1.53 hm2高产田块产量达8 809.5 kg/hm2;同年在白濑乡种植8.32 hm2,连片平均产量达8 516.4 kg/hm2,其中2.87 hm2高产田块产量达9 114.3 kg/hm2。示范种植表明宜优673具有较强的丰产、稳产性,适宜在安溪县种植。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与主要农艺性状

宜优673属基本营养型水稻,株型适中、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叶片转色好等优点。在安溪县种植平均全生育期达127 d,经取样考种,株高110.5 cm、穗长23.5 cm、有效穗数337.5万/hm2、每穗粒数112.4粒、结实率82.6%、千粒重30.1 g。

2.2 米质

宜优673米质优,米饭有香味,适口性好,商品外观佳,深受群众欢迎。2013年由安溪县良种场送样,经福建省水稻研究所水稻品质改良实验室检测,其中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胶稠度等8项指标均达部颁1级优质米标准,垩白粒率、垩白度、碱消值3项指标达部颁2级优质米标准(表1)。

表1 2013年宜优673稻米检测结果

2.3 抗逆性

宜优673在安溪县种植,田间未发现叶瘟、穗颈瘟,纹枯病较轻。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宜优673在安溪县作晚稻种植,一般7月中旬播种,秧龄控制在25 d左右,适度稀播,播种量为22.5 kg/hm2。1叶1心期施断奶肥,可施尿素75 kg/hm2,3叶期看苗酌情施促蘖肥。注意加强控制秧田病虫害,培育带蘖壮秧,提高秧苗素质。

3.2 适度稀植,保证基本苗数

宜优673穗大粒多,在栽培上可适度稀植,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插植规格为24 cm×28 cm,19万~20万从/hm2,基本苗达到60万~75万/hm2为宜。同时移栽返青后及时补缺补漏,以保证够苗。

3.3 平衡施肥,科学管水

为充分发挥宜优673的增产潜力,应注重合理施肥,一般施纯N 200 kg/hm2、P2O580 kg/hm2、K2O 220 kg/hm2,适当提高钾肥用量,不仅能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还能促进茎秆粗壮,提高植株抗倒性。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插秧后7 d可施用尿素120 kg/hm2、氯化钾60 kg/hm2作分蘖肥,进入幼穗分化Ⅱ期时看苗势施穗肥。注意植株生长态势,避免植株徒长。在水的管理上应做到浅水插秧、寸水促蘖、够苗及时烤田,抽穗扬花期确保有水,干湿交替灌浆,不可过早断水,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4 加强病虫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苗期注意防治黑尾叶蝉、蓟马、普矮病等病虫害;进入分蘖盛期,要注意螟虫防治;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稻瘟病及稻曲病。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稻米品质。

猜你喜欢

高产田超级稻精米
5G+智慧农业 打造中国粮仓高产田
碾米加工技术对长粒型优质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善用“黑科技” 种出高产田
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勘误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新郑市高产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川南杂交中稻收割期与干燥技术对整精米率的影响
超级稻宜优673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马场镇玉米高产田3414试验结果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