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春季芳香植物花期调查及分析
2014-12-18王芳芳
王 芳 芳
(衡水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人类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带动了园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园林是植物、水体、建筑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体,其中植物作为软化建筑硬质线条和体现园林整体生命的载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高贵淡雅的芳香植物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芳香植物是指能从植物某些器官中提取精油或挥发油或含有辛香料及难以挥发的树胶等一类植物的总称,而其有着巨大的绿化潜力,有嗅觉美、美化城市、香化城市、医疗保健、净化空气等多重特性[1],如刺槐、银杏对O3的吸收能力强[2];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北京的紫海香提、布拉格庄园等初具规模的香草园等[3],甚至可以应用到当代养殖业中,达到一般的养殖方式所不能产生的效益.所以应丰富其在园林应用中的应用形式,充分发挥它们的资源潜力,让芳香植物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效益.
衡水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尤其是在致力于发展成为园林城市的道路上,加深对园林绿化植物的认识与研究是极具意义的,本课题为衡水市早春芳香植物花期调查与园林应用,旨在通过对衡水市主要公园、居住区、街道芳香植物的种类、花期及应用现状内容的调查来了解芳香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范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来完善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模式,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绿化潜力,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1 芳香植物调查方法与内容
采用实地调查,地点为衡水市主要公园、居住区、街道、校园等,如怡水公园、丽景名苑、前进街等,调查记录了芳香植物初花期、盛花期、谢花期、花香类型及花色等内容,较全面地概括了芳香植物开花期的特点,如表1.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芳香植物的科属分析
根据表1可知,衡水市芳香植物多为蔷薇科、木犀科、十字花科植物,调查中蔷薇科的芳香植物在绿化中应用的最多,占调查总数的70 %,其中桃属与李属占蔷薇科植总数最多,均占21 %,例如山桃、碧桃、紫叶矮樱;木瓜属、樱属、李属、梨属植物最少,各占7 %,分别为贴梗海棠、日本晚樱、山杏、梨树;最少的有玄参科、木犀科、唇形科和木兰科,各占5 %,分别是泡桐、丁香、薄荷和玉兰.
2.2 芳香植物的花期分析
由调查表 1可知,多数芳香植物的开花观赏期从 3月中下旬延续到 5月末,集中在 4月中旬,花期在5 ~ 60 d左右.最长的二月兰谢花期为立夏后,最短的榆叶梅(单瓣)花期只有5 d,因此要认真研究各种植物的开花时段,合理将其进行种植设计,延长整体观赏时间.
由于受到北方气候特点的限制,尤其今年冬春季间的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使得部分花木开花期推迟,如桃树、苹果等,因此要做好植物防寒的工作,减少树木冻伤数量.
表1 衡水市早春芳香植物花期调查表
2.3 芳香植物的生活型及应用普遍性分析
笔者对衡水市芳香植物的栽培地、生活型及观赏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衡水市芳香植物栽植地及配植调查表
根据表 2可知,调查的芳香植物生活型以落叶乔木为主,占调查总数的 60 %,如垂丝海棠、山杏、桃树、日本晚樱等;落叶灌木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为 20 %,有贴梗海棠、毛桃、紫叶矮樱等;草本植物数量较少,像一、二年生、多年生草本各占调查总数的5 %,应用较多为二月兰,而薄荷属闻叶香类型,且对环境、土壤条件不严,可充分利用.
应用普遍的有榆叶梅、毛桃、桃树、西府海棠、山杏种类等.但也有一些观赏效果较好的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杏树、紫叶矮樱、日本晚樱、泡桐等,且数量较少.
3 建议
1) 由于自然气候条件和土壤盐碱度较高的原因,芳香植物的种类资源还很贫乏,种类较少.
2) 芳香植物的应用规模较小.要想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必须重视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针对衡水市来说,建设中小型的芳香植物专类园、增加芳香步道的设计与夜花园,要适当扩大芳香植物的应用规模和数量,如紫叶矮樱、日本晚樱、丁香等一系列优秀的芳香植物,以丰富景观效果.
3) 注意和其它植物、小品的搭配应用.芳香植物需要和其它的园林植物结合使用才能使得绿化净化作用更显著,景观层次更加丰富,从而提高景观效果,所以芳香植物的成功应用不能离开其它植物的造景作用,如园林中置石和马蔺的结合,会有简单且深远的意境表现出来.
4) 忽略了草花地被的应用.虽然看似不起眼的草花只要合理应用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绿化效果,如二月兰、油菜花等,造价低,管理粗放,但绿化效果显著,是非常理想的地被绿化植物.
5) 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园林设计固然重要,但是更需要良好的管理,为芳香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1] 何天宇.观赏芳香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1(4):127-130.
[2] 叶水英.植物修复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14) :4253.
[3] 胡俊,刘松,王琪.北京郊区芳香植物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研究[J].林业经济,201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