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背景下厦门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

2014-12-18陈言国王怡婷范秋英

对外经贸 2014年11期
关键词:厦门港自由贸易区厦门

陈言国王怡婷范秋英

(1.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福州350017;2.厦门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1)

【产业经济】

自贸区背景下厦门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

陈言国1王怡婷2范秋英1

(1.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福州350017;2.厦门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1)

基于厦门市当前港口物流业发展情况和申报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对厦门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和劣势及机遇和挑战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断完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提升港口管理效率,拓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推进建设“同城化”物流和智能化信息物流的对策建议。

自由贸易区;厦门;港口物流;SWOT

2013年12月,厦门市成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自贸区建设工作组”,工作组由各相关单位一把手组成,下设办公室,由综合、贸易、投资和金融四个工作小组组成[1]。与此同时,厦门按照“边报批边建设”的思路,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包括加强制度创新研究,特别是对投资贸易最大便利化的监管模式、市场准入的审批制度再改革和对台经贸合作更深度融合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厦门市相关职能部门正在和有关国家部委沟通与交换意见,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报批工作,力争厦门在国家扩大试点时列入试点范围。

一、自由贸易区概述

(一)自由贸易区的概念

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是指划在所在国或地区的海关管辖区的关卡之外,以贸易为主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2]。通常来说,自由贸易区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涉及本国及本地区的,另一种则是涉及多国及多地区的。涉及本国或本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是依照法律法规在该国(地区)建立起来的,而另一种则是依据多个政府的协定而设定的,包括协议国及地区的经济体,但总体来说,它们都是以减少贸易成本和增进商务发展为最终目的。

(二)自由贸易区的特征和职责

一般来说,自由贸易区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一是投资方面的自由,二是货品进出的自由,三是金融方面的自由,四是每个自贸区成员的经济体并没有共同的对外关税。投资方面的自由表现在人员出入境、经营和雇工等方面的自由;货品出入的自由体现在没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只要相关的货品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就可以无障碍通行;金融方面的自由表现在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并没有区分开来,外汇的兑换也比较自由便捷,金融方面的经营和转移较为灵活;各自贸区成员对非自贸区成员所采取的贸易政策与成员间的贸易往来并没有冲突和影响。

(三)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主要自由贸易区有: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中国-智利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以及香港自由港[3]。以香港自由港为例,香港的货币市场环境十分自由,且十分注重手续办理的简化升级,本地银行与境外银行享受着完全平等的待遇,并且资金可以十分自由地转移与流通。除了一些受特别限制的货品,一般货物不会受到进口配额以及其他许可证的限制,可以享受畅通和宽松的环境。在香港,各项手续的办理都特别注重人性化,无论是创办企业还是探亲、旅游,都讲求一条龙手续高效办理。除此之外,外汇市场也相对灵活,企业可以用不同的货币进行相关的投资与业务经营。

(四)厦门自由贸易区的申报情况

“对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给厦门的一个基本定位。目前,厦门正在积极申报设立自由贸易区,2013年12月,厦门市成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自贸区建设工作组”,工作组由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及综合、贸易、投资和金融四个工作小组。四个工作小组的职责分工各不相同,投资组致力于拓宽投资领域、丰富投资内容,创新投资机制;综合组的职责是将海关的特殊监管区进行整合,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金融组的任务主要涉及金融服务的改革创新,以及积极拓宽金融视角;贸易组主要负责及时对产业进行升级,不断创新贸易与商业模式。

厦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利于推动相关自由贸易协定落地厦门乃至福建,提升向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并且带动其发展壮大形成经济互补,实施“一线开放,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以及建立便捷畅通的口岸通关机制。

二、设立自贸区背景下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优良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厦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沿海发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厦门港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口岸之一,具有港阔水深、海岸线曲折蜿蜒和终年不冻的特点。港岸线总长154公里,适于建港的岸线31.6公里;现有锚地面积18.99平方公里,规划锚地面积52平方公里,进港航道全长约40.3公里,水深达14米,1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出港[4]。其港口腹地辐射范围较广,包括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和三明五个闽西南城市,并且通过交通网络不断向闽北、粤东和赣东南地区进行延伸拓宽。作为华侨、台胞出入的重要门户,厦门还具有腹地独特的优势。

在城市发展方面,据厦门市发布的年度经济运行数据,2013年厦门市的外贸综合实力继续稳居全国百强城市第五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40.94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5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3%;进口317.4亿美元,同比增长9.1%[5]。厦门依照国家“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的要求,正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寻找新途径,创新发展模式,力争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中的龙头标杆。

2.台海贸易的日益繁荣

1997年4月29日,首次由厦门驶往台湾高雄的“盛达”轮揭开了厦门对台运输的面纱,此后海峡两岸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今台海贸易往来日趋密切,对台物流也越来越成为厦门港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两岸之间的货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据厦门港口管理局发布的信息,2013年厦门港对台货物和集装箱运输再创新高,完成货物运输1653.26万吨,同比增长22.3%;完成集装箱运输40.23万标箱,首破40万标箱,同比增长9.2%[6]。同时,厦门港的相关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一条龙”的周到服务方便了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提升了港口服务质量。此外,厦门海关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举措,如“审价绿色通道”、“预审价”、“预归类”、“原产地预认定”和“应税货物绿色通道”等,促进了厦门港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7]。

3.较为便捷的港口集疏运条件

港口集疏运系统是指与港口相互对接、主要为集中与疏散港口吞吐货物服务的交通运输系统,通常由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及相应的交接站场组成,是现代港口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现代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厦门港拥有完善且高效的集疏运网络和优良的堆场、仓库等设施设备与集疏运系统,使厦门的港口物流在福建省占据主导地位。在集疏运网络构建方面,交通网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省内公路与全国公路通过319国道紧密连接,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在设施方面,厦门港拥有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配套完备的管理和应急机制与先进的设备,为提供物流增值服务创造了优越条件。

(二)劣势(Weaknesses)

1.城市规模较小,腹地资源不足

厦门城市规模较小,经济发展落后于上海、宁波、深圳、广州等港口城市,阻碍了厦门港口物流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同时,厦门港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枢纽港,为其提供货源支持的港口相对较少,这对于实现港口物流的高效便捷也带来一定影响,因此,针对这些限制性因素,厦门港应借鉴发达城市经验,进一步加强港口设施建设,促进相关物流企业的合作。

2.港口综合实力较弱

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与历史因素,加之先前政府对此重视不够,与上海、深圳等港口相比,厦门港的综合实力较弱,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效率及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港口物流企业依旧停留在以仓储和运输为主的初级业务,且物流服务种类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时下多样化与多元化的顾客物流服务需求。

3.高素质物流人才紧缺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物流行业急需大批优秀的物流人才为其注入活力。调查显示,虽然在厦门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日趋增多,但是接受过专业系统教育的人员仍然十分紧缺,尤其缺乏物流方面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随着厦门港口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不断地补充具有一定物流技术和管理技能的专业物流人才,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厦门港口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Therefore,we can reformulate Eq.(8)into the GAM model as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厦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及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据厦门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018.16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9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1434.79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1557.38亿元,增长7.7%[8]。外贸进出口总值840.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出口523.54亿美元,增长15.3%;进口317.40亿美元,增长9.1%;贸易顺差206.14亿美元,增长26.4%。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509.51亿美元,增长18.2%,其中出口335.78亿美元,增长23.4%;进口173.73亿美元,增长9.3%。其中对台进出口贸易总值80.95亿美元,增长5.9%,其中对台进口66.71亿美元,增长7.9%[8]。厦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外向型经济的稳步发展,为厦门发展港口物流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国家对厦门发展港口物流业的政策支持

2009年3月,在国家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厦门被列为重点发展的九大物流区之一,作为东南沿海物流发展区域的中心城市,是全国性21个一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2009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确立厦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物流业交流合作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2010年3月厦门成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十一五”期间,厦门港计划投资145亿元实施“两深工程”,开辟“海上高速公路”。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厦门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四)挑战(Threats)

1.面临来自其他港口的竞争

港口的发展一般具有地缘性特征,港口对腹地物流需求的吸引力会随着其区域内其他港口的数量、规模及综合实力的大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厦门港周围有众多毗邻的港口,福建省内有福州港、泉州港等,周边省份有宁波港,港口间的激烈竞争给厦门港口物流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阻碍着厦门港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2.面临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

三、设立自贸区背景下厦门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不断完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

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是进行一切物流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对物流工作的有序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备健全的基础设施有助于提高货物进出的速度,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还有助于推动港口功能的拓展与升级。因此,厦门港应按照“对接两岸、辐射周边”的要求,不断完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兴建深水泊位、集装箱专业化泊位以及多用途泊位,努力提高港口的靠泊能力和航道通航能力[9]。

近几年来厦门港不断加强集装箱深水泊位的建设,港口的吞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却没有跟上,这制约了厦门港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周边省份港口的竞争,厦门港应将重心转移到完善港口配套设施与优化服务上,提升港口装卸设备、通讯导航设施、检验检疫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缩短通关时间,完善港口服务体系。

(二)加快港口物流人才培养

为了实现厦门港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厦门港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大力实施“内培外引”的方针政策。所谓“内培”,就是指在有关部门牵头下积极开设相关的港口物流培训课程,推动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形式多元化、种类多样化,培育一批熟悉业务操作、综合素质较强的新兴港口物流人才。所谓“外引”,就是指从其他地区引进一批熟练掌握港口物流知识、熟悉港口物流实践的优秀人才,为厦门港口物流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内培”与“外引”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三)提升港口管理效率

统一规范协调海关、商检、外汇、工商管理等部门,提高运作效率。海关在监管方式上应完全按“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模式进行管理,真正体现“境内关外”定位的特点和优势。此外,厦门港的港口管理体制应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和突破,尽快改变目前港口行政管理存在的“一港多政”的状况,建立一个集中行使港口行政、航道行政和航运行政等职能的机构,统一对港口的岸线、陆域、水域实施行政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四)拓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

目前,厦门港的国际中转箱量仅占其集装箱总吞吐量的0.5%左右,与釜山、新加坡的70%~80%、高雄港55%的中转比例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应该以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拓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一是通过制定优惠的港口费率,争取东南亚等地的中转货物流向厦门港;二是顺应港船合营的趋势,通过服务协议、合资经营码头等方式吸引大型班轮公司进入厦门港,增加国际班轮航线密度;三是改善通关环境,加强港口信息化建设,统一相关执法单位和码头、船公司、船代、货代等相关企业的EDI平台,真正实现无纸化报关,缩短船舶和货物在港的滞留时间。

(五)积极开拓港口腹地,推进建设“同城化”物流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周边地区的货物经厦门港进出,与腹地内陆城市开展无水港项目合作,将港口功能向腹地延伸;同时制定扶持配套政策,鼓励物流及外贸进出口企业到厦门市周边地区投资,扩大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应该重视与周边的泉州、莆田等地区港口的合作,通过合理选择规划物流中心,形成便捷畅通的物流网络体系,做到由中心区域带动周边区域,不断推进物流“同城化”。

(六)构建智能化的信息物流

现代化物流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完备智能的系统有利于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因此,加快物流信息化是实现厦门港口物流快速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快厦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标准化来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将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到货物信息流传递的每个环节。纵向上贯通货主、货代、报关行、堆场、运输企业、海关、检验检疫、码头等;横向上连接龙岩、三明、梅州、赣州、福州等地,延伸厦门港的腹地,打造“无水国际港”。同时加大在港口物流中的高科技应用力度,使港口物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逐步向“智能港”发展,全面提升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1]中国新闻网.厦门自贸区总体方案已上报国务院[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2/27/c_125925997.htm,2013-12-27.

[2]熊学慧.福建申报厦门自贸区[N].中国经济报,2013-12-02.

[3]廖健.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石化产业的影响[J].当代石油石化,2009(9):2-5.

[4]贡艳洁.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竞争力综合评价[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0.

[5]陈如,赖旭华.我国2013年经济运行数据发布8家企业产值破亿[EB/OL].http://news.Xmnn.cn/a/xmxw/201402/t20140212_3709082.htm,2014-02-12.

[6]杨淏.去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91亿吨[EB/OL].http://www.fjsen.com/money/2014-01/20/content_13362412.htm,2014-01-20.

[7]蒋宇鹏.厦门港口服务链管理的应用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8]厦门市统计局.厦门市2013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xm.gov.cn/tjzl/tjgb/ndgb/201403/t20140320_24192.htm.2014-03-20.

[9]李菲.海峡两岸,“通”为上策[J].经贸广角,2007(7):27-29.

(责任编辑:乔 虹)

F259.27

A

2095-3283(2014)11-0066-04

陈言国(1975-),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

中国物流学会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CSLKT3-130)、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JA12489S)的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厦门港自由贸易区厦门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厦门正新
厦门港航道通过能力建模及应用
“偶”遇厦门
自贸区背景下厦门港竞争力分析及转型研究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厦门港同时靠泊两艘20万吨级集箱船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