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恨歌

2014-12-18王伟滨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长恨王琦瑶译作

∷王伟滨

《长恨歌》这书在我书架上摆了许多年了,但是徒积了许多灰尘(这原本有个英文说法,“It is left on the shelf to gather dust”),却一直读不下去。原因是它的开篇太考验读者,足足几十页,竟然只是写些弄堂、流言、鸽子什么的,完全没有故事,而我这样“一板一眼”的读者,又不愿跳过这“冗长的”第一章,去读那后面可能会有的故事,于是,几次捧起,又几次放下。近日,终于有幸“熬”过那几十页文字,而深入这本小说,这才体会到它文字的妙处,于是终于有所领悟,读小说,原来也是需要年岁的。因为,上了年纪,经了世事,才知道,这世上,真正消磨人的,并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恨情仇,而是时间本身。

因这小说实在好,便又找来Michael Berry [此君还曾译过余华的《活着》(题目译作To Live,而不是Living,实在传神)以及其他一些华语作家的作品;是Howard Goldblatt之外另一位贡献卓著的当代华语小说译者] 的英译本来读;题目译作The Song of Lasting Sorrow,并有副标题A Novel of Shanghai,真是妙。

英语中有个hate,往往与“恨”对等使用,不过这个词显然是有着“咬牙切齿”之态的。在《聊斋志异》的“绛妃”篇,花神请书生代写讨伐狂风的檄文,结尾有“杀其气焰,洗千年粉黛之冤;歼尔豪强,销万古风流之恨”之句,此“恨”当配得上“hate”。可惜,hate这个词在今天的生活中被用得俗滥了,大概多指“讨厌”的意思。还有一种恨,名曰grudge,这便是那种深入骨髓与灵魂的痛恨了,它甚至不仅仅以将对方或/和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消灭为终点,于是,怀有grudge之心的灵魂,便会变为厉鬼,与时间一起,永恒存在,永恒地恨下去。日本电影《咒怨》,翻拍作英文版时,片名便是The Grudge,令人听来胆寒。

但这些“恨”都与“长恨歌”之恨无关。这三个字的源头,白居易的诗,在英文中有许多译法,除前面所提Michael Berry的版本之外,尚有The Everlasting Wrong(Herbert A. Giles),The Ballad of Endless Woe(W. J. B. Fletcher),A Song of Unending Sorrow(Witter Bynner), Lament Everlasting(Howard S. Levy)等,此外,也有把这“恨”字译作pain,regret,remorse或grievance的,甚至有个译者把《长恨歌》直接译作Song of Eternal Love,这就不免离题万里,流于俗套了。在各种“恨”中,我以为还是以“sorrow”为佳,根据“牛津在线词典”(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m/) 的释义,sorrow是 “A feeling of deep distress caused by loss, disappointment, or other misfortune suffered by oneself or others”。人事难有“完满”,sorrow也便处处存在,这便是“长恨”了吧。

读过王安忆这本小说的人大都说,所谓“红颜薄命”,这真是女主人公王琦瑶的悲剧。然而,在我看来,这故事,其实并不是关于一个女人,甚至不是关于人,而是关于时间,关于时间如何扫过一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附着物,不管是建筑还是生灵,于是有的龟裂崩颓,而有的却只是泛起浅浅的皱纹。然而,时间的力量可能在后者身上作用得更长久,因为那崩颓的,去便去了,但那留下浅纹的,却要永无止息地轻声叹息,也许这才配得上“长恨”二字吧。

说起来,在中国人的文字中,这个“恨”字也真是用得多,因为世间之事,本就有很多值得“恨”的,于是,便又有了个所谓“离恨天”的说法,元人郑德辉的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开篇便有“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的唱词。想必离恨天便是没有烦恼的“Elysium”(极乐净土)吧。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外国电影,叫《魂归离恨天》,讲得是一对苦命鸳鸯的故事,后来懂得英文了,才知道,那其实是Laurence Olivier主演的Wuthering Heights, 译名与这故事倒也还般配。

不过,纵使相信人世多恨,古代中国人的性格却并不是横眉立目的,反倒多是垂首低眉。所以,这“恨”字当另有深意。在我看来,“长恨歌”或许应解作“长憾歌”吧。想来,两字大概原本相通,只是感情程度或偶有不同。《广雅》有云,憾,恨也。“恨”字,《说文》解作“怨也”,而“怨”,则“恚(音huì)也”,恚 ,则作“恨也”,绕来绕去,又回到原点,仍然不知何谓。有意思的是,《说文》中却并不收录“憾”字。倒是收了一个“感”字,意为“动人心也”。后有段玉裁的注曰,“许书(即《说文》,作者许慎)有感无憾,《左传》、《汉书》憾多作感。盖憾浅于怨怒,才有动于心而已”。这个注解真是妙,的确,怨怒因为激烈,反而浮于表面,倒是力道轻微的憾,反更能长久动心。

又据《古汉语字典》,“憾”字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怨恨;二,不满意。 而“长恨”,实在是这第二个意思了。不满意,这不就是生活本身吗?渴望的得不到,珍爱的总要失去,种种曾经的“可能”,慢慢变成“不可能”,所以世间才多憾啊。

王安忆

“憾”又与“悔”不同,悔是认为自己原先做得不对,渴望能有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以便把事情做对;而“憾”却不同,它没有什么可悔的,因为,即使一切重来,仍然是这个样子。历来对白居易《长恨歌》的正统解读,总认为,诗有“讽谏”之意,而题中的“恨”也便有“悔恨”的意思,即,唐玄宗应当“悔恨”自己的“贪色误国”;但是,诗的结尾,“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显然又是在说,皇帝并不因对杨贵妃的爱而“悔恨”,而是因不能与她终日厮守为“憾”,因为这世间的“不圆满”而憾。想来,如果一切重来,李隆基还是会选择杨玉环的。

不过,像李、杨这样身处高位而“长憾”的人大概不多,因为他们的生活其实还可分出个“错对”(比如,作为君王,贪色必然是错的),而“长憾”,却是因为“不确定”。“恨”的目标容易明确,而“憾”的缘由,我们却总说不清。

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王琦瑶都在缅怀一个叫做李主任的人,这个大她几十岁的军阀与她之间其实根本谈不上爱情;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是那种典型的权力与性的交换。然而,曾经怀着那么多梦想的王琦瑶,却分不清自己的选择对不对,而且,对她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同样,王琦瑶参加上海小姐比赛,也谈不上“该”或“不该”,而她获得“三小姐”的称号,也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不过,对于大众来说,真正有意义的倒的确是她这个“三小姐”,而不是那皇后、公主一般的“第一”与“第二”。因为那“第一”、“第二”是高不可攀,而这“第三”却是那么亲切。“Girls like Miss Third place, however, are a part of everyday scenes. They are familiar to our eyes, and their cheongsams(旗袍)never fail to warm our hearts.Miss Third Place therefore best expresses the will of the people. The beauty queen and the first runner-up are both idols, representing our ideals and beliefs. But Miss Third Place is connected to our everyday lives: she is a figure that reminds us of concepts like marriage, life, and family.”(第二章,11.“三小姐”)

王琦瑶便是那曾经平凡生活中的一点美丽,她不像济慈笔下的La Belle Dame Sans Merci,更不是贤妻良母,但她就是“好看”——“The girl in the picture was not beautiful, but she was pretty. Beauty is something that inspires awe; it implies rejection and has the power to hurt.Prettiness, on the other hand, is a warm, sincere quality,and even hints at a kind of intimate understanding.”(照片上的王琦瑶,不是美,而是好看。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还有打击的意思;好看却是温和、厚道的,还有一点善解的。)(第二章,8,“照片”)

生活中的美,往往是这样的,正因为她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所以,她总是没得选择,所以才有着“憾”,憾,是没话可说,是一声长长的叹息,但叹息过后,你也不能给出个更好的选择。

最后要说,描写上海的当代女作家,在海外有些影响的,大概是两位,一个是卫慧,另一个便是王安忆。不过,相比之下,卫慧的知名度要比王安忆大得多,简直被认为是中国新女性的代表,甚至在《长恨歌》英译本几经波折,最终得以出版时,出版社还企图把书名改为Miss Shanghai,希望借上些卫慧的光。的确,卫慧的《上海宝贝》因为译者Bruce Humes的用心,而几乎成为那个时代西方人,特别是西方男人了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人的一面镜子。今天想来,卫慧的书,起码不算虚伪,但却像沙堡一般,徒有个形状罢了,内核却是没有的。而王安忆的《长恨歌》却是另一番风味,它的性感远没有《上海宝贝》来得那么直白,也没有《上海宝贝》里描写的那般“切肤之痛”,它只是舒缓地讲述一座城市渐渐的变化,和一个女人淡淡的失落。这也算是“长憾”的意思吧。

猜你喜欢

长恨王琦瑶译作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此恨绵绵无绝期
沪上淑媛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长恨双生
天遥地远,长恨鹊桥无归路
长恨杜兰香
SOME汉译初探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