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沉管出坞施工及控制方法
2014-12-18宁进进丁宇诚
宁进进,丁宇诚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71)
某大桥岛隧工程的沉管是目前世界上体量、重量最大的混凝土构件。外海沉管浮运对出坞有严格的潮水、流速和时间限制[1],必须在3 h内完成。沉管预制场深坞区和坞口较狭窄,坞口区域水流情况复杂,超大型沉管出坞极具挑战性[2]。
在充分考虑坞口水文气象条件和坞口地理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低流速的小潮汛进行出坞作业,合理利用沉放驳的25 t、65 t绞车、坞顶的25 t绞车和快速脱钩器,并研究开发了出坞定位系统比较沉管和坞门轴线位置偏差,解决了快速出坞、快速带缆、解缆的超大型沉管出坞的难题。
1 工程概况
某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穿越珠江口广州、深圳西部港区出海主航道,沉管段长5 664 m,共有沉管33个。沉管截面采用两孔一管廊形式,标准沉管长180 m,宽37.95 m,单根重78 000 t。
沉管出坞作业是沉管安装的首道工序。由于坞口和预制场限制,出坞时沉放驳两侧与坞口的富裕宽度仅2 m,沉管两侧与坞口的富余宽度13.5 m。沉管姿态控制难度大,出坞用缆绳最大直径55 mm,取缆送缆难度大,并且换缆步骤多,操作难度大。沉管出坞主要利用沉放驳上的绞车及岸上的绞车完成,船上绞车和岸上绞车指挥需要双方协调配合,协同性要求高。
2 出坞设备
为保证沉管出坞过程中不碰撞坞门,结合坞口的水流情况,在2艘沉放驳设置了8台25 t绞车(P1耀P8)和2台65 t(H1、H2)见图1,在深坞区内侧设置了2台25 t绞车(1号耀2号),在出坞坞顶设置了4台25 t绞车(3号耀6号),在出坞编队区预抛8 t大抓力锚连接沉放驳的2个65 t绞车(H1、H2)。利用16台绞车提供沉管出坞的动力并控制沉管的姿态和速度[3]。
图1 绞车布置图Fig.1 Windlasslayout
沉放驳的P、H缆和陆上绞车上都可以显示缆力值。绞车采用应变销轴式取力传感器监测钢丝绳拉力,钢丝绳受力时传感器产生4耀20 mA电流信号,通过对电流信号换算得出钢丝绳的受力。
在坞内和坞外安装系船柱和导缆器共10个(H-1耀H-10),其中深坞区2个,坞顶坞外各4个。
为了提高送缆速度和减少人工作业,在坞外和沉放驳上安装6台5 t绞车负责引缆,收缆速度最快可以达到20 m/min,控制单根送缆时间在15~30 min。为了提高解缆速度和保证安全,绞车与系船柱之间通过35 t快速脱钩器连接。
3 定位系统
出坞定位系统利用1组双天线信标机作为沉管定位设备,主界面实时显示沉管信息,指挥室通过有线传输视频信号实现软件显示。主要硬件配置包括信标机、无线电台、无线AP、电脑等。
实时、同步采集GPS的坐标数据,计算各特征点的空间关系,显示沉管在深坞及出坞编队区的地理位置,实时显示实测的流速、流向及海水密度。用户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标示沉管出坞航道的控制边线、中心线,准确显示沉管位置和与坞门、边坡的距离,并设置5 m一条横向间隔线以判断沉管出坞的实际位置,所有数据实时记录,也可回放,便于事后观摩研究。
4 出坞流程
沉管出坞作业前,沉管和沉放驳通过加水调整到水平位置,利用沉放驳的钢支墩与沉管压接,钢支墩的压力约为200 t,并用尼龙缆将沉管和沉放驳连接,形成半刚性连接。
出坞过程分为5个步骤。
1)系泊缆解缆。沉管通过安装船的8台25 t绞车与岸上的系船柱或导缆器相连,沉管艏艉钢丝绳的连接方式为八字缆,沉管中间缆绳为交叉缆,8根缆形成深坞内系泊缆系,可以保证沉管前后左右移动和下沉上浮,见图2。当沉管在深坞区绞移时逐步解掉8根系泊缆。
图2 深坞系泊图Fig.2 Mooring in deep dock
2)深坞区带缆。深坞区带8根缆。艉端为2根收尾缆,主要控制沉管艉端姿态和控制出坞速度,为交叉缆。艏端6根缆,主要提供沉管前进动力和控制艏端姿态,中间为交叉缆,外面为“八字”缆,见图3。
图3 深坞区出坞缆系图Fig.3 Mooring at dock outing in deep dock
3)艏端沉放驳坞门内缆系带缆(艏端沉放驳已大部分绞出坞门)。为了克服坞口往复流的作用,沉管艏端带缆6根,中间为交叉缆,外面为八字缆。为了避免沉管碰撞坞门沉管中部带缆4根,均为交叉缆,主要控制沉管左右位置,见图4。艉端的2根交叉缆不变。
4)艉端沉放驳坞门内缆系带缆(艉端沉放驳已大部分绞出坞门)。沉放驳上的8根缆绳全部带上,主要作用是控制艏艉端沉管的位置,艏端沉放驳的4根缆绳还起到抗流作用,艏端交叉缆提供动力,见图5。艉端新增加2根收尾缆,等到原来的2根收尾缆角度不好或者磨坞门时改用新加的2根收尾缆。
图4 艏端沉放驳坞门内出坞缆系图Fig.4 Mooring at dock outing in barge gate of bow
图5 艉端沉放驳坞门内出坞缆系图Fig.4 Mooring at dock outing in barge gate of stem
5)正式出坞和浮运编队。为了保证在限制的潮位和流速要求的3 h内完成出坞和浮运编队作用,正式出坞期间只解缆不带缆。到坞口宽阔水域后,解缆和拖轮带缆相配合保证沉管姿态和安全。
5 结语
除沉放驳上的25 t、65 t绞车和沉管的系船柱外,为沉管出坞安装系船柱和导缆器共3个,其余设备全部共用坞门和沉管横移的绞车及系船柱,大大降低出坞成本。借助快速脱钩器和5 t绞车,沉管出坞时间由计划的50 h降低到15 h,正式出坞时间由预计的3 h缩短到2~2.5 h,起重人员也由计划的50人降低到25人,并最大程度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出坞定位系统的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出坞指挥人员在指挥室完成出坞工作指挥,准确度高,视野开阔,操作方便简单。
经过E1—E7沉管现场出坞验证,该施工控制方法效率高,安全性高,节省成本,可以为以后的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1]朱升.沉管隧道管段浮运和沉放过程中流场和阻力特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ZHU Sheng.Flow field and resistance property of the pipe section of tubetunnel in theprocessof tuggingand immersing[D].Beij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2009.
[2] 周敬梓.浮筒助浮沉箱出坞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76.ZHOU Jing-zi.Dock 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 by buoy help[J].China New Technologiesand Products,2011(15):76.
[3] 黄荣深,杨家团.大型沉箱出坞浮游拖运安装工艺[J].华南港工,2005(1):19-23.HUANG Rong-shen,YANG Jia-tuan.Undocking,floating trans原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large caisson[J].South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200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