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以来在华跨国移民动态特征
2014-12-18刘云刚陈跃
刘云刚 陈跃
摘 要:全球化影响下人口跨界迁移势不可挡,中国亦凭借高速经济发展吸引众多外国人跨界来华。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描述统计、比较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刻画了1990年代以来在华跨国移民的增长动态,并以日本为参照比较了在华跨国移民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移民大多为低端移民、定居移民、以女性居多,而在华跨国移民以高端移民为主,以男性居多,大部分来源于发达国家,具有单身赴任、滞留时间短、受教育程度高、任职于外企或跨国机构、集聚于沿海发达省市等特征。这些移民聚居现象为我国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移民政策和国际化政策,探索研究新的移民理论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跨国移民;移民特征;高端移民;中国;上海
中图分类号:C922;F110.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世界是平的》一书将1492年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1.0时代从1492年~1800年,主要推动力是国家与政府;2.0时代从1800年~2000年,主要推动力是跨国公司;从2000年开始进入3.0时代,互联网和个人成为了主要推动力[1]。学者们普遍认为,全球化时代的最重要特征是人口流动[2],国际人口迁移既是全球化的要素也是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产物[3]。目前,全球人口流动的大趋势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但部分发展中国家利用全球化机遇,吸引人口流入,比如中国[4]。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十大移民目的地国[5]。2013年出入境管理处统计,外国人入境人数高达2629万,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越南是入境人数最多的5个来源国[6]。另外,据英国汇丰银行2013年对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名移居者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凭借较高经济收入和生活体验,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移居地[7]。
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趋势。经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中国以低价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竞争优势、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8-10]。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中国必须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飞跃,将全球加工制造基地升级为全球知识、技术生产中心[7-8]。因此,大量具备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成为亟需生产要素。然而,中国普通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但具备创新素质的高端人才却相对紧缺[10-12]。一方面,本土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10];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社科院2007年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首位,面临严峻的人才资本流失形势[9,13]。因此,在全国人才流失严重、国内人才无法适应发展要求的现实情况下,引进国外高端人才为我所用亦是一条可循路径。
但是,面对全球化下的人口跨界迁移热潮以及中国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对此现象重视程度不高,对在华跨国移民类型、特征了解不多,相关研究亦比较缺乏。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积极面对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国际人口跨国迁移,并对由此产生的人口管理与服务需求进行研究和回应。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在华外国人的基础数据分析,试图刻画在华跨国移民的统计特征,通过时序分析和国家间比较总结归纳在华跨国移民的动态与特征,探讨比较其与发达国家移民的不同。这是跨国移民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不仅为中国新移民理论的建立打下基础,也为依据移民特征改善当前移民管理与服务,继而与时俱进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建设国际化城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研究视角与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后开始接受跨国移民,其相关学术研究自彼时伊始,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众多学者在把握移民动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移民机制、移民生活状况、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跨国移民研究体系[14-17]。近年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现实相映照,其移民研究的重点主要转向非法移民与难民[18-19],尤其关注移民的居住隔离与分异、社会融合现象,以及由移民引起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价值观变化等[11,20]。
中国的跨国移民研究兴起于新千年后,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于现有统计数据对移民发展历史与动态进行梳理。如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分别对在华投资移民、技术移民、来华留学生、来华旅游人员、非常规移民的发展历史与动态进行梳理[21]。2014年版该报告中庞丽华对比2010年六普中外籍人口与中国人口的数据,总结了外籍人口的人口学特征;王耀辉等利用国际人才“流入”与“流出”数据,说明国际人才在华流动失衡,面临壁垒与障碍[22-23]。宋全成利用六普数据分析了外籍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等[24]。二是针对在华移民聚居生活情况,对特定城市特定类型的移民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如何波、马晓燕分别对北京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特征及多元文化的碰撞进行研究[25-26];何亚平等以上海的日本人与赴日后返回上海的人员为例,进行了上海跨国迁移的实证研究[27];李志刚等对广州非洲移民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探讨广州黑人聚居区的社会空间特征、演进机制[28]及其社会影响[29];刘云刚等探究了广州日本移民的生活空间[30],并从国际移民的视角评价广州的城市宜居性[31];李慧玲对义乌国际社区的多元文化进行考察与思考等[32]。
在大量跨国移民日渐涌入中国的背景下,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积累少、基础薄弱。由于在中国移民事务由公安部主管,对移民采取“防管”态度,移民管理数据常处于“保密”状态,确切的统计数据常常难以获得。因此,之前有关移民动态的研究或基于零散的历史数据,或采用问卷、访谈等方法,主要针对某一城市某一移民群体展开,大部分缺乏系统的统计分析,无法客观完整地揭示在华跨国移民的动态、类型与特征。所幸的是,2010年末的中国六普第一次将外国人纳入人口普查范围,同时信息化的推进也使得获取其他国家移民数据日渐便利,使得通过数据比照勾勒中国跨国移民的动态与特征成为可能。因此,本研究一方面将中国与日本的移民动态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描述统计方法总结在华外国人的变迁及总体特征,揭示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移民的不同;另一方面,试图以中国移民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市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大城市与全国跨国移民的不同,并以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来源地移民的不同特征,为全国跨国移民特征的提炼提供佐证。最后,基于移民特征对中国新移民理论的建设进行展望。
本文选择了日本作为中国跨国移民动态研究的参照系,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日本为非传统移民国家,国内人口压力大,政策上并不支持所有外国人长期居留,与中国国情有一定的相似性;二是日本国势调查(即人口普查)对居留国内三个月以上的跨国移民进行统计,恰好与中国六普的统计口径相对应,提高了可比性;三是日本为发达国家,经济高度繁荣、人口老龄化情况与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类似,跨国移民的特征共性较强,以日本跨国移民作为发达国家移民的代表与中国移民动态进行比照,能够凸显中国移民与发达国家移民的不同特征。
3 在华跨国移民动态特征
移民是指人口在地理或空间上的流动,从原住地移到目的地因而居所发生改变的行为[33]。各国根据本国的经济政治需要,对“移民”给予不同定义[34]。本文所指的移民遵循六普的定义,主要指跨越国界进入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在华居住或工作超过三个月的外籍人士(主要强调其非游客特征)。
根据研究目的,本文采用中国外国人出入境统计(1996年~2012年)、常住外国人统计(2007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及日本出入国管理白皮书(平成15年、23年、25年版)、国势调查(平成12年、17年、22年版)数据探讨中国跨国移民动态。日本出入国管理白皮书对进入日本境内外国人的国籍、在留资格、性别等进行统计,与中国外国人出入境统计的统计口径相对应[6,35]。日本国势调查相当于中国的人口普查,对居留本国超过三个月的外国人的国籍、性别、年龄、职业等进行统计,与中国常住外国人统计以及六普的统计口径对应[36-38]。
3.1 入境外国人显著增加,但跨国移民所占比例小
根据中国出入境统计及日本出入国管理统计,1996年以来中国入境外国人从674.43万人波动上升到2012年的2719.15万人,年均增幅达10.2%[6]。同期,日本入境外国人从1996年的424.5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917.2万人,年均增幅为5.8%[35]。由图1可知,无论在入境外国人数量还是增长速度方面中国均高于日本的同期水平。然而,依据两国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跨国移民占入境外国人比例2007年为2.06%,2010年为2.27%;日本该数据2000年为24.86%,2005年为20.88%,2010年为17.45%[6,35-38]。由此可见,入境中国外国人绝大部分滞留时间在三个月以下,虽然跨国移民比重从2007年到2010年有略微增加,但与日本相比,目前跨国移民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虽同为非移民国家,日本近来为争取更多高端人才,放松了工程师及其他专业人才移民的限制,给予其永久居住的资格,并为其入籍提供便利条件[39];而中国对所有外国人一如既往地采取严密控制的态度,取得长期居留签证异常困难。
3.2 跨国移民主要来源于周边及发达国家
据六普统计,来源于韩国、日本、缅甸、越南、印度等与中国毗邻国家的移民约占比47%;来源于北美、西欧、亚洲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移民有321,211人,占比约54%(图2)[37]。据2010年国势调查,日本跨国移民大部分也来源于周边的中国、韩国、朝鲜、菲律宾等东亚、东南亚地区国家,占比约为67%;来源于美洲的美国、巴西、秘鲁的移民数量较多;来自中国、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的移民过半,约占比53%(图3)[38]。目前,世界跨国移民主要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与日本的情况相符;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国家正逐渐对移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跨国移民流动出现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新流向[40]。
3.3 跨国移民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极不协调
根据普查数据,在年龄结构方面,2010年中日两国跨国移民均以20岁~49岁的青壮年为主,分别占比52.7%与62.8%[37-38]。性别结构方面,中国跨国移民男性远多于女性,性别比高达1.31,可见中国跨国移民多为未婚或未携带家属的单身移民;日本跨国移民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为0.82[37-38]。这印证了联合国报告中“发达国家女性移民略多于男性,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的论断[41]。从图4、图5的人口金字塔图可知,两国跨国移民金字塔属于稳定型。但中国跨国移民各年龄阶段男女比例差距大,0岁~24岁女性比例超过男性,25岁~44岁男女比例较一致,45岁以上女性比例迅速减少;日本跨国移民各年龄阶段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比例,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
3.4 跨国移民来华主要目的为学习、就业、商务
在居留目的方面,由于日本国势调查未对跨国移民居留目的进行调查,故采用其出入国管理统计关于在留资格(即居留目的)的调查作为参照。虽统计口径有所出入,但采用百分比类型数据增加了其可比性。日本出入国管理统计中关于居留目的的分类与中国有所不同,笔者在详细参阅其统计内容后,将其与中国统计分类相匹配:商务类对应日本投资·经营类在留资格;就业类对应技术、企业内轮岗、教育、国际业务、技能、演出类在留资格;学习类对应留学、研修类在留资格;定居类对应永住者、定住者、日本人的配偶、永住者的配偶类在留资格;探亲类对应家族停留类在留资格。如图6所示,中国跨国移民来华的主要目的为学习(25.87%)、就业(22.72%)、商务(18.31%),以定居为主要目的的比例相对较低[37];日本跨国移民中大部分以定居为主要目的,占比高达64.44%[38]。再一次凸显了中国跨国移民短期滞留的特征。
另据中国公安部对在华跨国移民的调查发现,2007年在华跨国移民有538,892人,其中28.3%为三资企业工作人员,20.1%为工作人员的家属,4.1%为外企驻华机构代表[36]。日本2010年国势调查显示,日本15岁以上就业的759,363名跨国移民中,32.5%为制造业从业者,12.2%为服务业从业者[38]。由此可见,日本就业的跨国移民以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为主,而中国跨国移民大多在跨国公司、驻外机构担任管理或技术职务。
3.5 跨国移民受教育程度高
图7分析了2010年中日两国跨国移民受教育情况。中国跨国移民受高等教育比例高,学历在大学本科以上的占比高达53.06%,而日本跨国移民占比仅为24.94%[37-38]。包括日本在内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少子老龄化现象严重,社会抚养比高。发达国家社会存在大量本国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但社会需求巨大的低端工作岗位,例如餐厅服务员、洗衣店员工等,从发展中国家迁徙而来的受教育程度低的低端劳动力承接了这些工作[11]。而中国尚处于人口红利期,从农村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弥补了城市的用工需求。目前在华跨国移民大多数是随跨国公司、驻外机构而来的受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30]。
3.6 跨国移民集中分布于沿海及边境各省
图8、图9分析了中日两国跨国移民的空间分布情况。中国跨国移民高度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的省市,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福建、浙江各省跨国移民合共占比高达56%;北京是中国首都,有大量驻外机构及跨国公司进驻,跨国移民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云南省毗邻缅甸、老挝、越南三国,跨国移民数量多,居全国第四位;其他省市跨国移民数量均在2.5万人以下[37]。在同样的数量级下,日本跨国移民的分布较为均衡,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移民主要分布于以东京为核心的关东地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埼玉、群马、栃木、茨城),以爱知为核心的东海地区(包括爱知、静冈、岐阜、三重),以大阪、京都为核心的近畿地区(包括大阪、兵库、京都、和歌山、奈良),广岛以及福冈也有较多跨国移民分布[38]。
4 中国大城市跨国移民特征—以上海市为例
据中国六普统计,上海、北京、广州是中国跨国移民集聚的城市,移民数量合计共占比超过40%[37]。“北上广”是中国经济最繁荣、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三个特大城市。据统计,2002年在京常住(居留时间超过六个月)外籍人口约5.7万余人,其中11,876人为三资企业外籍人员,6,315人为外国企业代表机构人员[42];2005年常住外籍人口数量已达7万人[43];2009年数量上升到11万,其中外籍工作者约4万,留学生约3万[44]。广州长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口岸城市,1996年,常住外籍人口(居留时间超过三个月)6千多人[45];2000年,数量逾1.3万人,就业的占六成[45];根据广州市政协的调查统计,2006年常住外籍人口数量已达5万多人[46];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其数量保持在5万人左右[47]。上海是中国跨国移民规模最大、接受移民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也是对跨国移民情况进行持续跟踪与统计最完善的城市。本研究以上海市统计年鉴及六普数据对上海市跨国移民的动态及主要特征进行研究。上海市统计年鉴将居留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外籍人口作为常住外籍人口,对其来源地、职业分别进行分类统计[48]。
4.1 在沪跨国移民数量波动增长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资料显示,1949年12月,在沪常住外国人有55,944人。截至1979年底,跨国移民数量降到历史最低点的710人。1985年,移民数量回升至3000人。1993年,常住外国人数量达到1.1万人[49]。2000年以后,上海市统计年鉴将常住外国人纳入统计范围,2001年~2007年,其数量经历连续七年的增长,从2001年的50,586人增加到2007年的133,340人,增幅高达21%。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常住外国人数量有所减少,但2009年~2012年又进入增长阶段,2012年的174,192名跨国移民再一次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图10)[48]。
4.2 在沪跨国移民以青壮年单身移民为主
根据六普数据,在沪跨国移民年龄结构与全国移民年龄结构类似,近六成移民年龄在20岁~49岁阶段,略高于全国水平。性别结构方面,上海跨国移民性别比为1.4,高于全国的1.31[50]。由此,在沪跨国移民主要以青壮年单身移民为主。从图11的人口金字塔图可知,上海移民金字塔与全国移民金字塔特征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4.3 在沪跨国移民大部分为外资企业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上海市统计年鉴对在沪跨国移民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外资企业工作人员及家属类别移民从2005年的60,137人波动增长至2012年的95,303人,平均增幅为7%,2012年占比约55%;留学人员及家属、外国专家及家属类别数量小幅增长,2012年分别占比8%、4%;驻华机构代表及家属类别移民数量波动下降,2012年占比仅为3.5%(图12)[48]。
4.4 在沪跨国移民九成来源于发达国家
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2012年跨国移民来源国家前十位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各年排名有所波动,其中仅有马来西亚一个发展中国家[48]。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上海跨国移民来源国前二十位国家中十五个国家为发达国家,移民数量占比高达91.4%[50]。上海跨国移民来源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且如图13所示,其数量在13年间不断攀升,特别是来自于日本、美国、韩国三国的跨国移民数量增幅最为明显。如前所述,全国跨国移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占比为54%,来源于周边发展中国家移民数量颇多,而上海市跨国移民九成来源于发达国家,来源地更为分散,移民特征也应有所不同。
4.5 不同移民来源国移民特征分析
本文选取上海六普中外籍人口来源前二十位国家跨国移民的四个指标——性别、受教育程度、来沪目的、居留时长,采用系统聚类及描述统计方法,探讨不同来源国移民的不同特征。通过分析试聚类所得的凝聚状态表及碎石图,确定将二十个国家划分为六大类(表1),第一类由欧洲、亚洲的7个发达国家组成;第二类由美国、法国等6个发达国家及马来西亚、印度2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组成;第三类为亚洲发达国家——韩国;第四类为亚洲发展中国家——菲律宾;第五类包含两个亚洲发展中国家印尼和泰国;第六类为俄罗斯。通过对不同类别来源国四大指标均值的分析,发现不同类别来源国移民特征各异。
性别构成方面,上海跨国移民以单身移民(未婚或未携带家属)为主,一、二、三类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移民来源国男性移民多于女性,性别比分别为1.6、1.36与1.15,一、二类移民来源国男女比例极不协调;四、五、六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移民来源国女性移民则多于男性,性别比分别为0.8、0.7与0.65。这显示上海经济的繁荣对周边国家女性移民产生了强烈吸引,以“菲佣”为代表的大量发展中国家女性移民涌入上海[51]。
受教育程度方面,在沪跨国移民超过六成接受过高等教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14所示,在沪六类移民普遍受教育程度高,超过五成移民接受过本科教育,特别是来自于俄罗斯、印尼、泰国的移民超过六成最高学历为本科。而大部分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为第一、二类跨国移民,15%与22%的移民最高学历为研究生。
来沪目的方面,上海跨国移民与全国移民目的类似,以商务、就业、学习为主要目的。如图15所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第一、二类移民来沪目的主要为就业与商务,分别占比三成、两成左右。第三、五、六类来自韩国、印尼、泰国、俄罗斯的跨国移民主要目的为学习与就业,其中印尼、泰国移民来华留学比例高达52%,其余两国比例为35%左右;就业者占比两成左右。来自菲律宾的第四类移民过半目的是在沪就业。
居留时长方面,在沪跨国移民普遍居留一至五年。图16分析了六类不同国家跨国移民的居留时长,一、四类移民在沪居留时间结构类似,居留一年以上的占比约为70%;二、三类移民在沪居留时间较长,居留一年以上的占比75%,居留两年以上的移民数量过半;五、六类移民居留两年以下的占六成,相对于前几类移民,居留半年以下的短期滞留移民数量相对较多。
综上,移民数量占比76%的一、二类移民特征类同,绝大部分来自于发达国家,男性移民多于女性,来沪主要目的为商务、就业,居留时间相对较长,受过研究生教育的比例较高;占比14%的韩国移民男性多于女性,来沪主要目的为学习、就业,居留时间较长,受教育程度高;来自菲律宾的第四类移民女性多于男性,来沪主要目的为就业,居留时间较长,受教育程度高;第五、六类移民大部分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女性移民多于男性,来沪主要目的为学习与就业,大部分短期滞留,普遍受教育程度高。
5 讨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中日跨国移民特征对比发现,传统发达国家移民以中低端移民为主,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定居移民、女性移民较多,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就职于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并散布于全国各区域。而中国跨国移民大多数为来源于发达国家、短期滞留的高端移民。男性移民居多,大部分移民受教育程度高,集聚于沿海发达省市。来华主要目的为就业、商务与学习,就业移民大多任职于外企或跨国机构。而上海等大城市跨国移民的特征更为明显,不仅男性移民远多于女性,且九成移民来源于发达国家,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不同移民来源国的移民在性别比例、受教育程度、来沪目的与居留时长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移民结构不同主要是人口生态特征不同所致:传统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本国劳动力供不应求,需要从人口过剩的发展中国家引入低端劳动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法国多次实施的“客工”计划、英国战后无条件允许英联邦国家人民移居英国本土便是很好的例子[11];中国为人口大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填补了城市的低端岗位,但缺乏的恰恰是能够从事技术类、管理类工作的高端人才。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具备专业知识的外籍高端人才伴随着跨国公司和驻外机构流入中国,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及城市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西方既有移民理论主要立足于以低端移民为主的社会现实,实际上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因此,着眼于中国跨国移民以高端移民为主的实际情况,必须创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移民理论,进一步对移民的动因、机制、社会融入等课题进行研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研究体系。这不仅是我国直面全球化人口迁移趋势的必然要求,也能够为中国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L·弗里德曼著,何帆,等,译. 世界是平的(第二版)[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12.
[2] Stephen Castles. Ethnicity and Globalizaion[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0:187.
[3] 邱立本. 国际人口迁移与华侨华人研究[G]//时远. 海外华人研究论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6.
[4] 李其荣.发达国家技术移民政策及其影响[J].史学集刊,2007(2):65-74.
[5]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igration and Remittances Factbook 2011[R].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2011: 7-16.
[6]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数量统计(1996-2012)[EB/OL]. http://www.mps.gov.cn/n16/
n84147/n84196/index_9.html.
[7] 王辉耀. 中国海外国际移民新特点与大趋势[R]//王辉耀,刘国福.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7.
[8] 高子平. 中国外籍人才引进与技术移民制度研究[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82-231.
[9] 王辉耀. 完善移民制度,高效吸引国际人才[M]//刘国福,刘宗坤. 出入境管理法与国际移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81-183.
[10] 王辉耀. 移民潮——中国怎样才能留住人才[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97-187.
[11] 李明欢. 国际移民政策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273.
[12] 李其荣.海外华人人才资源与中国人才强国战略[G]//李其荣. 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续篇.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447.
[13] 刘懋洲. 外籍人才的引进与管理[J]. 国际人才交流,2010(4):9-11.
[14] Hania Zlotnik.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1965-96: An Overview[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98,24(3): 429-468.
[15] Douglas S. Massey, Joaquin Arango.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93,19(3): 431-466.
[16] Paul White. The Settlement Patterns of Developed World Migrants in London[J]. Urban Studies, 1998, 35(10):1725-1744.
[17] Paul White, Louise Hurdle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Housing Market: Japanese Corporate Movers in London[J]. Urban Studies,2003, 40(4):687-706.
[18] 罗斯玛丽·塞尔斯,著,黄晨熹,等,译.解析国际移民政策和难民政策:冲突和延续[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85-113.
[19] 卡特琳娜·维托尔·德文登,著,黄晨熹,译. 国家边界的开放[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3-48.
[20] 宋全成. 欧州移民研究[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284-318.
[21] 王辉耀,刘国福.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R].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44-255.
[22] 王辉耀,郑金连,邓莹. 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动的壁垒与突破[R]//王辉耀,刘国福.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9-64.
[23] 庞丽华. 来华外籍人口特征[R]// 王辉耀,刘国福.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81-91.
[24] 宋全成. 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M]//刘国福,刘宗坤. 出入境管理法与国际移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244-262
[25] 何波. 北京市韩国人聚居区的特征及整合—以望京“韩国村”为例[J]. 城市问题,2008,159(10):59-64.
[26] 马晓燕.移民社区的多元文化冲突与和谐—北京市望京“韩国村”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118-126.
[27] 何亚平,骆克任. 上海跨国迁移与流动人口的实证研究—以在沪日本人和赴日返沪人员为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15(2):53-60.
[28] 李志刚,薛德升,Michael Lyons,等.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J]. 地理学报,2008,63(2):207-218
[29] 李志刚,薛德升,等. 全球化下“跨国移民社会空间”的地方响应—以广州小北黑人区为例[J]. 地理研究,2009,28(4):920-932.
[30] 刘云刚,谭宇文,周雯婷. 广州日本移民的生活活动与生活空间[J]. 地理学报,2010,65(10):1173-1186.
[31] 刘云刚,周雯婷,谭宇文. 日本专业主妇视角下的广州城市宜居性评价[J]. 地理科学,2010,30(1):39-44.
[32] 李慧玲. 跨文化的互动与认同—义务“国际社区”多元文化的考察与思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73-77.
[33] Sills,David L, Merton, Robert King.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9)[M]. New York:Macmillan, 1968:100.
[34] Massey D S,Arango J, Hugo G, et al. Worlds in Motion: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t End of the Millennium[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1-10.
[35] 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 出入国管理(平成15年;23年;25年版)[Z].东京:国立印刷局,2003;2011;2013
[36]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2007年在华常住外国人情况[EB/OL]. http://www.mps.gov.cn/n16/n84147/n84211/n844
24/1295726.html.
[37]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册)[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329-2333.
[38]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 国势调查(平成12年;17年; 22年版)[Z]. 东京:国立印刷局,2000;2005;2010.
[39] 潘兴明. 欧盟“蓝卡”计划与中国引进人才战略对策[G]//潘兴明. 移民问题国际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3-69.
[40] 李其荣. 发达国家技术移民政策及其影响—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J]. 史学集刊,2007(2):65-74.
[41] 联合国. 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国际迁徙与发展[R]. 联合国A/60/871号文件,2006.
[42] 吴建设,王全淳. 加强首都外国人聚居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3):29-33.
[43] 网易. 在京常住外国人已达7万,近5万韩国人住在望京[EB/OL].http://news.163.com/05/1008/01/1VGO5FTE0
00117I4.html.
[44] 中国日报网. 北京常住外籍人口比例仅为0.6%[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zgrbjx/2009-11/24/co
ntent_9094466.htm?anchor=1.
[45] 新浪网. 一万三千外国人常住广州市[EB/OL]. http://news.sina.com.cn/s/156672.html.
[46] 黄石鼎,宁超乔. 在穗外国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R]//汤应武,蒋年云. 中国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08).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30-244.
[47] 广州统计信息网. “外籍人口”咨询帖[EB/OL]. http://www.gzstats.gov.cn/hdjl/wszxun/hfzx_1/201301/t20
130104_31070.htm.
[48] 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上海统计年鉴[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49] 柯卫,雷宏. 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外国人证件管理的变化[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2):65-70.
[50] 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册)[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50-301.
[51] 东方网. 上海壹周:菲佣在上海[EB/OL]. http://sh.eastday.com/qtmt/20110125/u1a850817.html.
Dynamics and Features of Transnational Immigrants in China Since 1990s
LIU Yun-gang, CHEN Yue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ization and Geo-similation,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these years have seen the growth of cross-border migrants in the world. China, with prosperous economy, has attracted quite a lot of transnational immigrants. By mean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play the dynamics and features of transnational immigrants in China, and tries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of immigrants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study shows that, a large proportion of immigrant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low-skilled immigrants, while in China, most are high-skilled immigrants, who come alon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good education background. They are mostly managerial or professional staff of transnational companies or overseas offices staying in China less than 4 years, and gather in big cities like Shanghai, Beijing and Guangzhou. In view of this, new migration theory that fit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mmigrants in China should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 transnational immigrants; features of immigrants; high-skilled immigrants; China;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