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评级乱象必须治理
2014-12-17周锋荣王文红
周锋荣++王文红
目前,由于银监会没有对银行理财产品规定详细的评级细则,只规定了风险评级要依据的一些因素,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都是发行银行自己评定的,且没有对外公开披露其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评定方法,仅部分银行在说明书上,披露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释义。因此,可能会出现不同银行同一类型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不同,投资者始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真实风险知之甚少的情况。另外,大多数银行对客户的风险评估,采用的仍是“一劳永逸”式的一次性评估模式。
对理财产品风险评级乱象,必须治理。一是用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银监会要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环节入手,对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的银行机构应履行的职责,出台监管措施,并可升级为法规。对因评级问题导致投资者大幅亏损的,应当对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发挥应有的威慑力。银行业对有关理财产品和服务存在问题,应协调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补救、纠正或补偿。二是制定统一的风险评价细则。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仅限于投资者对同一家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进行比较,很难进行全市场的横向比较。要保证理财市场的规范运行,需要监管部门制定统一的风险评价细则,也可引进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如在银行强化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情况的前提下,打包给具有基金评价业务资格的评级机构等,使不同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风险具有可比性。三是注重理财产品的分级管理。为帮助投资者避免误入高风险“雷区”,要在银行网站上,对发售的理财产品注明风险等级。民生银行的做法值得借鉴,采用数字分级,从1级至5级风险逐渐递增,同时规定,网上银行可预订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1级、2级,风险等级为3至5级的理财产品,则要到营业网点办理预订手续。(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余干县支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