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约城中心的危险周末

2014-12-17传秀云

金融博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拱桥马路教堂

传秀云

7月,受有关方面的邀请,我到南半球的巴西讲学,然后参加国际科学会议。这期间有一天需要住在里约热内卢市中心城区酒店。

我选择了国际宜必思连锁酒店,价格不高,地理位置不错,就在里约中心城区。入住的那天是周六,周日有大半天时间可以自由活动。

安顿好住宿已经快到下午5点了,刚坐下,我就发现宾馆对面楼下一层冒着浓烟,正在诧异中,发现消防车、警车全来了,原来是着火了。心里害怕,走出房间,看到右手边有个标牌,分别用葡萄牙语和英语写着“出口(Sadra / Exit)”,本以为是楼梯出口,结果从那里出去,门竟然自动关上了,楼层里一个人也没有,我很是惊慌,匆忙中也忘了腿痛,快速下楼,看到商店,竟然不是地面,困惑中只得壮胆继续往下走,终于平安到达地上一层。走到宾馆外面,看到警察在外围值勤,消防员在紧张灭火。

刚住下就经历了一场虚惊,定下神来,我决定就在附近走走。城中心挺美,紧邻酒店有个方形广场,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黑色雕塑,被四个如护卫一般的希腊神像雕塑围绕着,这里应该就是里约的古城中心了。广场四周的石椅上,或躺或坐着一些衣衫褴褛的流浪者,有的身上盖着破旧的被子,让人不禁心生同情。

酒店对面一座哥特式教堂,在夜色中灯光的映衬下,格外漂亮。南侧不足200米是个奇怪的庞大的梯形建筑。尽管有这么多值得驻足的古老建筑,本应该仔细欣赏,但来之前就听说巴西治安不好,不敢多留恋。我返回酒店房间,美美地睡了一夜,清晨5点就醒了,8点多天大亮才敢出去。从酒店高层的房间向下望去,南边的梯形建筑很美,在酒店大堂咨询了旅游信息,开始了我的里约城中心的惊险之旅。

从酒店出来,正对面是一座经典的哥特式尖顶教堂,精致典雅,小巧玲珑,在南美的里约竟然矗立着经典的欧洲特色建筑,让人既惊讶又困惑。

教堂门口站着几个着装正统的当地人,一个绅士模样的中壮年男士主动上前问我从哪里来。得知我是中国人,他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现在每个人都崇拜中国人。”我问为什么,他说:“中国人工作很努力,很好。”还说,巴西现在的很大问题是国家政治问题。说完,他热情地让我坐在旁边小花园的长椅上,主动为我照相。

离开典雅的尖顶教堂,我沿着马路南行,来到那座巨大的梯形建筑,它就是巴西著名的天梯教堂。这段路并不远,大约只有两三百米。马路上却空荡荡的,看不见人。

天梯教堂里有很多漂亮的展品,还有巨大的教皇画像。据说马车是皇室的,吸引了不少人围观照相。天梯教堂内部却是圆锥形的,但没有尖顶,仿佛被掐了尖,顶部是个透亮的十字玻璃窗,上面的彩绘图案晶莹剔透,色彩斑斓。教堂里边正在举行弥撒,看起来很隆重。

教堂外人却很少,我按原路返回,走了不到100米,遇到两个棕色皮肤的小伙子,其中一个手里还拿着把生锈的旧刀,跟我说了一大堆听不懂的话,好像是要什么东西。我很害怕,赶紧往马路中间走。一边走一边四下张望,看到马路对面来了位老人,牵着小狗,我赶紧跑过去向他求救。虽然语言不通,但老人还是明白了我的境况。他安慰我别害怕,同时友好地为我带路,走了大约200米,来到著名的拉巴拱桥,桥上就是大路。看到我安全了,老人又折回原路遛狗去了,我心存感激,惊恐的内心也被安抚了一些。

拉巴拱桥是白色的,很长,拱形桥洞,洞洞相连,而且有两层,上下相对,看起来高大壮观,但又显得孤孤单单。桥下没水,也没河道,只停着几辆车,显然已经变成了广场,稀稀拉拉地只有几个游人。

拉巴拱桥是18世纪的老建筑,世界上少有的两层楼式的桥梁,当时的原住民黑人用花岗石、石灰、沙和圣油建成,目的是将卡里欧长河的水输送到圣达特里萨区卡里欧卡广场的一座喷水池。现在,桥上面没水,不用送水的桥自然也没用了。聪明的巴西人将它改造成马路,像是我们的立交桥。拱桥上面的马路通向著名的里约歌剧院。因为刚才遇到抢劫,我不敢再贸然前往,只好耐心等待,终于见到5位游客,于是“尾随”他们回到酒店门口,才上午十点半。胆战心惊的一上午。

为了让自己能像个当地人,我在酒店换上便装和拖鞋,壮壮胆继续当天的旅行。我顺着前一天来的大路走。街道修得很平坦,但是街上没有一个行人,也没有开门的商铺,清冷凄凉,有点世界末日的感觉。走不远就看到了蒂拉登斯特宫殿,旧时的王宫,王室被废除后,宫殿还保留着。建筑真美,但是宫殿的门关着,不能参观,宫殿外广场空空荡荡的,鲜有人气。

沿着宽阔的大路,大约又走了20分钟,就到了艺术馆,门关着。不远处的巴西国家历史博物馆零星有点人,门虽然没开,但有人上班,咨询了工作人员,得知下午两点可以参观,而且是免费的。

通过参观,我的收获还挺大的。巴西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葡萄牙人、法国人的殖民统治,1822年独立为巴西帝国,1889年废除帝制,改行共和政体至今,18世纪废奴隶制,过去曾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建都,1960迁都巴西利亚。因此现在的巴西,黑人、棕色人种、白色人种混杂,也有黄种人,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在这里旅居过很久。

巴西原来的国王是葡萄牙国王的兄弟,而巴西的解放竟然得益于葡萄牙公主的怜悯和善意。巴西人民遭受了那么多苦难,这让我理解了巴西黑奴制结束后人民的喜悦。

回到现实,还得小心翼翼地继续我的行程。按原路返回时,城中心围墙上的一个涂鸦“金钱就是暴力,安全就是危险”刺痛了我的心。

中心城区街上行人真少,像座空城,寂静得让人害怕。仅有的就是流浪汉了。再多的古老建筑和精美雕塑,我也没心思欣赏了,只有怯生生地赶紧搭地铁离开。从中心城地铁站坐7站就是目的地。出了地铁,在警察的帮助下,我找到了要开会的酒店。

这里靠近里约美丽的大西洋海滩边,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我顿时觉得安全了许多。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周末市中心的酒店预订折扣那么大!正如一位巴西教授说的,“周末的里约中心城区就是一座死城”。

经过葡萄牙人、法国人的殖民统治那么久,巴西的欧洲文化和南美文化继续混合向前,里约多色人种进一步融合混杂。但是黑人、穷人多占据在市中心,白人、富人都住在郊外的滨海一带,贫富分开居住。

数据显示,巴西每年有4万人被杀,比交通事故还多,这又使我想到了城中心围墙上的那个涂鸦“Money is violence, Security is danger”(金钱就是暴力,安全就是危险)。

巨大的贫富差距下,如何实现财富与安全的平衡,是个难题!(作者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endprint

猜你喜欢

拱桥马路教堂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教堂之夜》
人来车往的马路
天然大理石教堂
水里的“小拱桥”
水里的“小拱桥”
过马路
过马路
蛋壳与拱桥
这份爱穿越马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