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摄影:文献、深度及评价性
2014-12-17柴选
柴选
随着行业性摄影组织兴起,旨在活跃企业文化、提升艺术追求、展示精神面貌、促进和谐发展的针对某行业人群的专项摄影活动层出不穷。这类活动除个别时候有一定主题外,更多注重参与者的身份,而对拍摄题材不作限制。但谁也不能否认,作为行业中的一份子,投稿参评者会有意无意地奔着“颂扬成就、展示风貌”的路子提供照片,主办单位更期待其中产生真正能够代表该行业摄影水准、展示该行业内在精神追求的佳作。在这种情况下,本行业摄影人拍本行业,便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更何况,在日常工作中,哪怕是业余爱好者,也会承担一部分行业影像宣传推广的任务。
这里头便涉及到一些共性话题:行业摄影如何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在为行业发展留存影像资料的同时体现出摄影特色?摄影人聚合而成的行业摄影力量,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摄影师个体立足本行业又能作出哪些合理有效的探索?
这里所说的行业摄影,特指以某一行业为表现对象的摄影,而非此行业从业者的摄影爱好。行业摄影既可以由本行业人士拍摄,也可以由其他行业人士介入拍摄。当然,本行业人士拍摄本行业题材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但只有适时改变惯常思维模式,参照摄影整体发展的脉络,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来展开创新,才能不断获得进阶提升的空间。
力避图解概念
行业题材摄影作品往往人物鲜亮挺拔,精神饱满,场景灿烂辉煌,哪怕工厂车间的场景也透着高大上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大家会按照沙龙化的方式,赋予一幅幅图景以不同的概念,比如敬业爱岗、默默奉献、周到服务等,图像往往是作为概念的一项注解而呈现的。
画面定格瞬间的真实情况是否完全吻合概念暂且不论,单就呈现形式的雷同化来看,其中的固有宣传思维是根本原因。宣传行业的好没有问题,但把行业的好寓于润物无声的细节与真实中,才能更有效力。那些光鲜的形象、恰当的标志等用摆布甚至是后期调整的手段形诸画面再加上了个定性化的标题,应该是行业形象视觉化传播的范畴,更类似于广告摄影。对于大多的行业摄影人来说,无论在实际环境中拍得再光鲜,也不会像用模特在影棚里打灯拍摄的效果好,广告宣传照片的后期处理等更有着严苛的技术标准——这样的事情倒不如交给专业公司去做,更多的行业摄影者完全没有必要去追这样的风气。过分追求美感的照片,虽然有一定宣传推广作用,但在长久的传播中依然会被认为主题浅薄,精神缺失。
求真更要求深
不同行业的摄影作品,往往不自觉地会透出些“高于生活”的虚假。非常态的影像范式,只能像宣传画一般应用于某些场合,很难让人动心动情。
如果进一步深究,新闻摄影中被批判的制式化思维和表现仍常见于行业摄影,比如手指着某个物件,比如人物对着镜头微笑,比如背后一定要有单位或行业的标志等,而这些早已被证明老套且做作。
摄影者面对任何一个题材,都应该是一个冷静的观看者,无论浸淫于行业之中多深多久,都要跳出来观察和思考,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显现出更多的客观因素,有了更加理性的视角后再以独特的视觉语言来结构叙事,将自己的思考蕴涵于画面中,才能使作品更耐看,更有味道。
这样的摄影,就是用图像方式求真的过程。也就是说,摄影者要通过观察并凝固下来的时空切片,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工作或生活的常态。常态化的真实感,需要通过观者的感同身受或认识吻合来获得认同。也就是说,作者的求真过程力争呈现的是对象的客观全貌和完整关系,而非只言片语或者杂乱无章的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更易被观者理解。
从这个维度出发,越来越多的声音希望行业摄影能够成就有深度的专题。其实,摄影界许多人士长期关注某个行业的某个层面,成就了许多佳作,比如一直在铁路系统工作的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比如田捷砚航拍的中国各地寺貌,比如孙志军拍摄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遗存等。尤其是孙志军的坚持,留下了文保行业真实权威的史料,其作品可能没有什么高深的艺术价值,但所作出的贡献要远远超乎艺术。
许多优秀的行业摄影作品,都是因为摄影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而完成和显现价值的。比如浙江日报记者吴国方的“排队的变迁”,就通过几十年的排队的诉求变化成就了中国人的生活变迁史,再比如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孙祺然拍摄的不同年代的广告牌,也从一个侧面见证着中国制造和中国人审美情趣、购物需求等方面的变化。
近期以来,为了让行业摄影更加可持续化、条理化,采取项目化运作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比如全国海关摄影系统就在通过举办实战训练营和工作坊等方式,以理论讲解加现场训练的方式提升大家的实战能力,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选取或指定选题,通过行业摄影资源整合和人力有效分配,在一个阶段努力之后,最终会以完整闭合的方式呈现出阶段性成果,并为行业摄影的未来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任何行业都离不开社会大背景,从业人员都是普通公民。因此,时间、空间、人这三个维度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摄影着力要表现的对象。
立足于大社会的视角来看待行业题材,即所谓“大处着眼”,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
同样,对于行业的认知,光建立在宏大概念上是不够的,更需要从细处入手去加以影像展示。摄影的形象化功用,要从最基层最普通的生活中发现闪光的人物和事例,发现朴实的行业特色。在这一方面,摄影人必须从国家民族的层面认知拍摄主题及题材的重要性,同时又必须从细微的角度切入,把那些朴实无华的画面组合成行业精神的“图腾”。
“十步之内,必有佳作”的说法善莫大焉。行业摄影人只要能把自己亲历的故事,亲身的感受,周边朋友同事等,言说成身临其境的一种状态、一种观看方式甚至是一种特殊的情绪,就足以理解“小处着手”的真谛。
文献与传播第一重要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对于行业题材多拍、常拍都是必要的,耐下心来拍摄一些日常工作场景和人物的具象状态,积累日久便会是重要的视觉文献。让影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献,而不只留存瞬间美感,可能更是值得各行业摄影从业者思考的话题。
在行业摄影中,摄影者要首先树立档案文献意识,也就是说,要用自己手中的相机为行业留下不同时空下的视觉资料,能够历久弥新地见证行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今天看来平凡的资料照片,明天就是珍贵的档案,在这一点上,摄影者个人的历史意识、编辑意识,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建库储存等必须提上议事日程。最起码地,这样的照片应该有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五要素”,如果能用文字交代背景和因由等就更为完整。
同时,摄影作为媒介的传播价值非常重要,在传播什么的问题上一定要用影像语言来讲好故事,通过视觉的表达让更多的人看懂行业的诉求和传播要点,甚至看懂作者个人化的表达。
把美好想象化作评价
大部分行业照片都有着拍摄者对于行业本身的美好想象。这样的想象,证明拍摄者对于行业诉求和影响等怀有自己强烈的主观理解,但这样的理解仅仅趋向一种观点,则就有些失之单调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提醒所有行业摄影人,注重独立表达,形成真正有自己独特观察视角和思考的作品。
美国的新闻摄影界对于优秀新闻照片的优劣评价标准依次递进为:信息含量、形象价值、情感因素、亲近性,其最高境界则是评价性。
需要强调的是,评价性一定是蕴含于真实场景中的。评价性一定不能是单纯的红光亮、高大全,而是根据行业特点,从大量拍摄实践中去提炼个人观点。像青年摄影师宁舟浩的《单位》等,就是用自己拍摄的一些工作场景,传达出对于中国式单位文化的一些思考。我们的行业摄影是否能从中能借鉴点什么呢?
每一位行业摄影人都可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当成行业的代言者,因而会陷入某些刻意的误区。当我们从行业资源出发,把摄影当成言说的工具,把自己当成一个用摄影表达的个体,以自言的方式来阐述对于行业的思考,如果方法和立意得当,反而会成为所在行业更有效的图像标志。(作者为《中国摄影报》副总编)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