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纺织品服装市场及竞争力分析

2014-12-17理倩

中国纺织 2014年8期
关键词:纺纱衣着纺织工业

理倩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近年来的人口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2013年新疆总人口2,264万人。同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人口总数的增长和人口组成的多民族特点是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丰富产品数量和品种的当地市场基础。

2012年,新疆居民衣着类消费总支出253亿元,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6%,较2008年年均增长17.4%,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金额约为1,134元,与国内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031元/人·年,较2008年年均增长13.0%;农村居民衣着类消费支出430元/人·年,较2008年年均增长18.4%。新疆周边的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西藏五省衣着类消费总额合计约为801亿元,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5.2%。新疆及周边省份的居民衣着类消费支出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力,体现了新疆当地及周边市场巨大的消费能力。

新疆周边国家市场容量有较大潜力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的国际地区市场主要包括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相比国内其他地区距离中亚、欧洲相对较近。上述地区是新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这一地区不仅为新疆纺织服装产品提供消费市场,而且也是新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欧洲的通道。

2012年,上述新疆周边国际地区的总人口达到2.1亿人,按照各个国家和中国人均GDP对比情况,估计各国的人均衣着类消费水平。由此估算,2012年,新疆周边国际地区的衣着消费市场约为3,687亿元。

新疆现拥有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是我国拥有陆路口岸最多的省区。近年来,我国内地纺织品服装主要通过新疆口岸出口到周边国家,并且主要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为主。2013年,我国向新疆周边国际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达到148.5亿美元,其中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出口份额占对这一地区出口的92%。

从新疆周边国家的进口来看,这些地区从中国进口占其全部进口的近40%,而从新疆过境出口这些国家占我国出口上述地区的约75%,由此得出,新疆约占这些国家进口市场份额的30%。

新疆纺织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选择2005年~2012年新疆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纺织工业总产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见表4)

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纱产量以及政策因素对纺织工业影响最显著,并且呈正相关性。

新疆纺织工业以纺纱为主,因此纱产量和纺织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国家政策对新疆纺织行业的发展影响显著,原因是新疆纺织品都是运出疆外,运输成本较高,运输费用的补贴有利于减轻其运输成本;此外,纺织企业税收减免一定程度上冲减了成本高的不利影响。

在模型中棉花产量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模型中原料因素所用的替代指标为棉花产量,实际上原料对纺织产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产量上,同时也体现在原料质量和原料价格上,模型中没有体现这些因素;其次,虽然新疆棉花原料充足,但棉花资源大多向疆外输送,不能充分发挥棉花的资源优势。

化纤、布和服装产量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了新疆纺织产业的发展比较单一,除了纺纱,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劳动力数量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不显著,可能原因是劳动力因素所用的替代指标为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稳定性以及技术水平对行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新疆纺织业的成本分析

纺纱成本

为了分析新疆纺织产业的成本情况,以生产12万锭纱线的成本为例,对新疆阿克苏、安徽和越南纺纱企业的四项成本进行比较(见表5),结果如下:

新疆阿克苏地区纺纱企业四项成本合计比安徽高出900元/吨纱,比越南高出6300元/吨纱。

服装生产成本

对于服装产业,假设原料成本相同,主要比较新疆阿克苏、安徽和越南服装企业的三项成本,结果如下:

新疆阿克苏地区服装企业三项成本合计比安徽高出3元/件,比越南高出7.6元/件。

燃料动力成本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价格较低,因此低电价优势十分明显:北疆地区电价0.33~0.42元/度;南疆地区为0.45~0.58元/度。电力成本占纺纱企业生产成本的10%左右,占服装企业的5%左右,新疆的低电价优势,对降低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十分有利。

税收

在税收方面,新建的纺织企业,在按照规定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的基础上,自投产之日起,3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地方财政给予补助。纺织企业生产纱线产品中32支以上(含32支)纱,享受国家规定的每吨给予5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享受自治区规定的每吨给予2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32支以下纱,享受国家规定的每吨给予5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享受自治区规定的每吨给予1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

综上所述,虽然新疆棉花资源丰富,但是价格却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而且棉花大多往疆外运输,没有充分发挥原料资源优势;新疆劳动力资源流动性比较大,效率相对较低,因此招聘和培训费用比较高,劳动力成本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优势;由于新疆与中东部地区距离远,所以纺织产品出疆运输成本较高,提高了新疆纺织企业的生产综合成本。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新疆发展纺织产业,既有有利条件和优势,但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需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新疆纺织业的贸易竞争力分析

由于新疆纺织工业以纺纱为主,纱产量对纺织工业影响较为显著。因此,选用新疆、东南沿海地区五省一市(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纺织品进出口数据代替纱线的进出口数据,来分析贸易竞争力。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新疆纺织品的出口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新疆的纺织品出口主要是国内纺织品经新疆转口出口,并且进口主要是从东南沿海地区进口,此外,从新疆纺织品出口占全国纺织品出口的比重来看,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贸易竞争力指数只能说明新疆纺织品出口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基础,潜力较大。endprint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近年来的人口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2013年新疆总人口2,264万人。同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人口总数的增长和人口组成的多民族特点是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丰富产品数量和品种的当地市场基础。

2012年,新疆居民衣着类消费总支出253亿元,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6%,较2008年年均增长17.4%,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金额约为1,134元,与国内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031元/人·年,较2008年年均增长13.0%;农村居民衣着类消费支出430元/人·年,较2008年年均增长18.4%。新疆周边的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西藏五省衣着类消费总额合计约为801亿元,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5.2%。新疆及周边省份的居民衣着类消费支出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力,体现了新疆当地及周边市场巨大的消费能力。

新疆周边国家市场容量有较大潜力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的国际地区市场主要包括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相比国内其他地区距离中亚、欧洲相对较近。上述地区是新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这一地区不仅为新疆纺织服装产品提供消费市场,而且也是新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欧洲的通道。

2012年,上述新疆周边国际地区的总人口达到2.1亿人,按照各个国家和中国人均GDP对比情况,估计各国的人均衣着类消费水平。由此估算,2012年,新疆周边国际地区的衣着消费市场约为3,687亿元。

新疆现拥有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是我国拥有陆路口岸最多的省区。近年来,我国内地纺织品服装主要通过新疆口岸出口到周边国家,并且主要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为主。2013年,我国向新疆周边国际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达到148.5亿美元,其中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出口份额占对这一地区出口的92%。

从新疆周边国家的进口来看,这些地区从中国进口占其全部进口的近40%,而从新疆过境出口这些国家占我国出口上述地区的约75%,由此得出,新疆约占这些国家进口市场份额的30%。

新疆纺织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选择2005年~2012年新疆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纺织工业总产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见表4)

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纱产量以及政策因素对纺织工业影响最显著,并且呈正相关性。

新疆纺织工业以纺纱为主,因此纱产量和纺织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国家政策对新疆纺织行业的发展影响显著,原因是新疆纺织品都是运出疆外,运输成本较高,运输费用的补贴有利于减轻其运输成本;此外,纺织企业税收减免一定程度上冲减了成本高的不利影响。

在模型中棉花产量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模型中原料因素所用的替代指标为棉花产量,实际上原料对纺织产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产量上,同时也体现在原料质量和原料价格上,模型中没有体现这些因素;其次,虽然新疆棉花原料充足,但棉花资源大多向疆外输送,不能充分发挥棉花的资源优势。

化纤、布和服装产量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了新疆纺织产业的发展比较单一,除了纺纱,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劳动力数量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不显著,可能原因是劳动力因素所用的替代指标为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稳定性以及技术水平对行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新疆纺织业的成本分析

纺纱成本

为了分析新疆纺织产业的成本情况,以生产12万锭纱线的成本为例,对新疆阿克苏、安徽和越南纺纱企业的四项成本进行比较(见表5),结果如下:

新疆阿克苏地区纺纱企业四项成本合计比安徽高出900元/吨纱,比越南高出6300元/吨纱。

服装生产成本

对于服装产业,假设原料成本相同,主要比较新疆阿克苏、安徽和越南服装企业的三项成本,结果如下:

新疆阿克苏地区服装企业三项成本合计比安徽高出3元/件,比越南高出7.6元/件。

燃料动力成本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价格较低,因此低电价优势十分明显:北疆地区电价0.33~0.42元/度;南疆地区为0.45~0.58元/度。电力成本占纺纱企业生产成本的10%左右,占服装企业的5%左右,新疆的低电价优势,对降低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十分有利。

税收

在税收方面,新建的纺织企业,在按照规定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的基础上,自投产之日起,3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地方财政给予补助。纺织企业生产纱线产品中32支以上(含32支)纱,享受国家规定的每吨给予5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享受自治区规定的每吨给予2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32支以下纱,享受国家规定的每吨给予5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享受自治区规定的每吨给予1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

综上所述,虽然新疆棉花资源丰富,但是价格却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而且棉花大多往疆外运输,没有充分发挥原料资源优势;新疆劳动力资源流动性比较大,效率相对较低,因此招聘和培训费用比较高,劳动力成本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优势;由于新疆与中东部地区距离远,所以纺织产品出疆运输成本较高,提高了新疆纺织企业的生产综合成本。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新疆发展纺织产业,既有有利条件和优势,但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需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新疆纺织业的贸易竞争力分析

由于新疆纺织工业以纺纱为主,纱产量对纺织工业影响较为显著。因此,选用新疆、东南沿海地区五省一市(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纺织品进出口数据代替纱线的进出口数据,来分析贸易竞争力。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新疆纺织品的出口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新疆的纺织品出口主要是国内纺织品经新疆转口出口,并且进口主要是从东南沿海地区进口,此外,从新疆纺织品出口占全国纺织品出口的比重来看,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贸易竞争力指数只能说明新疆纺织品出口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基础,潜力较大。endprint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近年来的人口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2013年新疆总人口2,264万人。同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人口总数的增长和人口组成的多民族特点是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丰富产品数量和品种的当地市场基础。

2012年,新疆居民衣着类消费总支出253亿元,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6%,较2008年年均增长17.4%,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金额约为1,134元,与国内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031元/人·年,较2008年年均增长13.0%;农村居民衣着类消费支出430元/人·年,较2008年年均增长18.4%。新疆周边的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西藏五省衣着类消费总额合计约为801亿元,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5.2%。新疆及周边省份的居民衣着类消费支出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力,体现了新疆当地及周边市场巨大的消费能力。

新疆周边国家市场容量有较大潜力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的国际地区市场主要包括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相比国内其他地区距离中亚、欧洲相对较近。上述地区是新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这一地区不仅为新疆纺织服装产品提供消费市场,而且也是新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欧洲的通道。

2012年,上述新疆周边国际地区的总人口达到2.1亿人,按照各个国家和中国人均GDP对比情况,估计各国的人均衣着类消费水平。由此估算,2012年,新疆周边国际地区的衣着消费市场约为3,687亿元。

新疆现拥有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是我国拥有陆路口岸最多的省区。近年来,我国内地纺织品服装主要通过新疆口岸出口到周边国家,并且主要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为主。2013年,我国向新疆周边国际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达到148.5亿美元,其中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出口份额占对这一地区出口的92%。

从新疆周边国家的进口来看,这些地区从中国进口占其全部进口的近40%,而从新疆过境出口这些国家占我国出口上述地区的约75%,由此得出,新疆约占这些国家进口市场份额的30%。

新疆纺织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选择2005年~2012年新疆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纺织工业总产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见表4)

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纱产量以及政策因素对纺织工业影响最显著,并且呈正相关性。

新疆纺织工业以纺纱为主,因此纱产量和纺织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国家政策对新疆纺织行业的发展影响显著,原因是新疆纺织品都是运出疆外,运输成本较高,运输费用的补贴有利于减轻其运输成本;此外,纺织企业税收减免一定程度上冲减了成本高的不利影响。

在模型中棉花产量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模型中原料因素所用的替代指标为棉花产量,实际上原料对纺织产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产量上,同时也体现在原料质量和原料价格上,模型中没有体现这些因素;其次,虽然新疆棉花原料充足,但棉花资源大多向疆外输送,不能充分发挥棉花的资源优势。

化纤、布和服装产量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了新疆纺织产业的发展比较单一,除了纺纱,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劳动力数量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不显著,可能原因是劳动力因素所用的替代指标为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稳定性以及技术水平对行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新疆纺织业的成本分析

纺纱成本

为了分析新疆纺织产业的成本情况,以生产12万锭纱线的成本为例,对新疆阿克苏、安徽和越南纺纱企业的四项成本进行比较(见表5),结果如下:

新疆阿克苏地区纺纱企业四项成本合计比安徽高出900元/吨纱,比越南高出6300元/吨纱。

服装生产成本

对于服装产业,假设原料成本相同,主要比较新疆阿克苏、安徽和越南服装企业的三项成本,结果如下:

新疆阿克苏地区服装企业三项成本合计比安徽高出3元/件,比越南高出7.6元/件。

燃料动力成本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价格较低,因此低电价优势十分明显:北疆地区电价0.33~0.42元/度;南疆地区为0.45~0.58元/度。电力成本占纺纱企业生产成本的10%左右,占服装企业的5%左右,新疆的低电价优势,对降低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十分有利。

税收

在税收方面,新建的纺织企业,在按照规定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的基础上,自投产之日起,3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地方财政给予补助。纺织企业生产纱线产品中32支以上(含32支)纱,享受国家规定的每吨给予5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享受自治区规定的每吨给予2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32支以下纱,享受国家规定的每吨给予5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享受自治区规定的每吨给予100元出疆运输费用补贴。

综上所述,虽然新疆棉花资源丰富,但是价格却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而且棉花大多往疆外运输,没有充分发挥原料资源优势;新疆劳动力资源流动性比较大,效率相对较低,因此招聘和培训费用比较高,劳动力成本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优势;由于新疆与中东部地区距离远,所以纺织产品出疆运输成本较高,提高了新疆纺织企业的生产综合成本。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新疆发展纺织产业,既有有利条件和优势,但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需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新疆纺织业的贸易竞争力分析

由于新疆纺织工业以纺纱为主,纱产量对纺织工业影响较为显著。因此,选用新疆、东南沿海地区五省一市(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纺织品进出口数据代替纱线的进出口数据,来分析贸易竞争力。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新疆纺织品的出口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新疆的纺织品出口主要是国内纺织品经新疆转口出口,并且进口主要是从东南沿海地区进口,此外,从新疆纺织品出口占全国纺织品出口的比重来看,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贸易竞争力指数只能说明新疆纺织品出口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基础,潜力较大。endprint

猜你喜欢

纺纱衣着纺织工业
“纺织之光”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抓住身份,写好人物衣着
纺织机械行业新标准4月实施
广西苗族古朴的纺纱织布加工秘籍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
37个纺织机械类项目入选中纺联2015项目计划
绿色环保型纺织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新型纺纱“魔术”的数字化空间
月度报表
可爱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