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学生学习评价的优化

2014-12-17黄平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7期
关键词:形体语言多元化优化

黄平平

摘要:课堂学习评价是一种直接、快捷、高效,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由此本文侧重阐述口头语言、形体语言、物质符号语言、多元化评价的优化。

关键词:口头语言;形体语言;物质符号语言;多元化;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52-02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表现的回声、反馈、肯定和纠正。课堂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动感、动心、动情”这六方面在宏观和微观上的综合评价。课堂学习评价因其针对性强、直接、快捷、见效快等特点成为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本人就此谈谈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评价的几点优化策略。

一、精心应用口头语言优化评价

课堂评价中的口头语言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包括态度、行为、语言等方面)作出随机针对性的相应评价。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从中可以看出口头语言评价的重要性。根据《标准》中的一学段评价建议,教师课堂口头语言评价可从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1.讲究童趣性。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严厉、生硬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排斥心理。童趣性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倍感亲切,易于接受,评价功效好。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在完成课后习题“小蜜蜂找家”时,有一个学生太粗心把56的蜜蜂放到大于60的家里。教师说:“你以后可要细心些,把小蜜蜂的家找错了,小蜜蜂回不了家会哭鼻子的。”学生马上纠正了错误,然后肯定地说:“我以后绝不让小蜜蜂哭鼻子。”

2.增强激励性。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因此,我们应该在强烈的评价意识和明确的评价目的基础上,突出画龙点睛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让学生有热情、有兴趣、有动力、有成功感。例如:学生学习“8加几”计算时,在板演: 时卡住了,

教师鼓励他说:“你很棒!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把6分成了4和2,你为什么要把6分成4和2呢?”这样的“评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有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同时鼓励了群体,最终活跃了课堂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3.加强针对性。因学生所固有的知识、性格、经验、思维等差异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必然存在着差异性。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一定不能千篇一律,而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如:对好生应多给予启迪性评价,激发深入学习的欲望;对中等生应侧重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的点评,培养他们认真和积极学习的态度;对学困生应热切地激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打消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共同发展的特点。

4.考虑延时性。延时性评价的理念来自于美国教学专家帕内斯提出的“延期评判”。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某一现象作出判断后或学生尚在交流时,教师不要立即给予评价。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思考、讨论、交流、互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暴露自己的各种思维见解,然后教师适时采用恰当的方式给予的评价。最终师生达成思想共识。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学生板演1元5角+2元=1元7角。教师没有马上评价对错,而是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5角加2角是7角。”说到这里那个学生马上纠正过来说:“不对,我刚才算错了应该是3元5角,我刚才把2元看成2角了。”教师这时再适时评价:“看来,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人民币简单计算的方法,以后只要你细心些,相信你能学得很好。”看着他开心成功的笑脸,见证了延时性评价的优势:不但可以纠正学生思维的偏差,而且能为学生提供极好的思考、改正机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有机利用形体语言优化评价

形体语言评价是指教师运用肢体、态势语言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相应的评价。因为它是无声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常常被教师所忽视。实际上,学生对形体语言评价印象更为深刻。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抚摸、一次点头都能起到一定的评价作用,且有助于建立一种亲密而默契的师生关系。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功效。而低年级学生对老师形象直观的体态语言更易理解、接受。所以经常适时择机应用无声的肢体语言进行评价效果倍增。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结结巴巴时,教师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增强他的自信心,比打断他的回答用语言去鼓励他更能消除他的紧张情绪;当某个学生开小差时,教师可很自然地走到他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巧妙地提醒他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无声中完成师生互动。凸显了肢体语言评价的优势所在。

三、巧妙利用物质符号优化评价

物质符号评价就是采用物质或符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的肯定性的评价。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其良好的学习表现可以创设“小红旗—笑脸—小红星”系列化的物质符号方式来进行激励性评价。学生一次好的学习表现奖励1面小红旗,获得小红旗3面的学生奖励一个笑脸,一周攒够4个笑脸的就评为小红星,评为小红星的学生照片贴在班级“群星璀璨”栏内。如此层次性奖励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能给学生带来成功喜悦;给学生带来充分的自信和动力。最终让学生在快乐、竞争中学习和发展。

四、提倡多元化优化评价

学生主体及主体学习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主体评价的多元化趋势。课堂学习评价虽然宏观上说主要有自评和他评两种形式,评价参与的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但从微观上说低年级学生的辨析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学生个性又参差不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不但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且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性和年级差异性,做到适人、适时、适机、适事、适情进行巧妙和恰当的有效评价。具体说就是同一学生不同的学习表现应作不同的评价;同一学习表现对于不同的学生应作不同的评价。如此才能体现评价的多元性、丰富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才能促进个性和共性的平衡发展。例如,学生在练习判断题时,往往一个学生说“对”或“错”大家跟风说“对”或“错”,这时,教师应加以引导,否则学生评价就会停留在个别人的意见上,往往把大家思维引入歧路。这样就不能起到正确的评价作用。故此,首先应该让当事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后进行自我反思评价,然后发挥集体评价优势,让同学们充分说出自己认为“对”或“错”的理由是什么。最后教师做总结性评价,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样的评价才有实效。如果我们平时教学能长期、自觉这样做,自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在后继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做出自我评价并正确评价他人的好习惯。

总之,低年级数学课堂学习评价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评价,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从愿学、乐学,向會学、善学转化。

猜你喜欢

形体语言多元化优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应用
浅谈形体语言与演员内心节奏间的影响
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研究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