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4-12-16张韧志田进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32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改革

张韧志 田进华

摘要: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文分析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索。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2-7695-03

Abstract: Computer basic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university is a public basic cour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measure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exploration.

Key word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omputer based; teaching reform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所有在校大学生除计算机专业以外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大学教育体系当中的核心课程。对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任何学科、任何专业都无可避免地与计算机知识相交叉,所以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讲,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进程、基本工作原理、软/硬件组成,并熟练使用操作系统软件、常用办公软件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及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信息检索及信息安全、数据库技术与程序设计基础等内容做了系统的介绍。帮助学生适应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对计算机的使用的趋势,并且提高了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为大学素质教育乃至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目前,人们将计算思维归为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之一,没有认识到它是一种人人都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忽视了计算思维为我国培养新型人才队伍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大一新生在入学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如简单的文字编辑排版、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浏览与搜索等,而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学生高初中已经学习过,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使学生产生一种观念,认为计算机只是简便工作的辅助性工具。忽视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并未能掌握知识点真正所蕴含的计算思维与方法。

2) 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脱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但是,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脱离,只是传授单纯的计算机知识和理论,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计算机科学的思维与方法来解决自己专业上的问题。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孤立性,导致学生把计算机基础课程视为必须要通过的公共课程,只为获得学分,从而顺利毕业,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3) 师资力量分散、思想不统一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应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利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提炼计算机科学中的思想和方法,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这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师资师队伍年龄跨度大,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素质层次不齐,因此,师资水平已成为影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

4)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脱离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理论知识和上机实验任务之间衔接的不紧密。,实验项目设计陈旧、不科学、更新慢,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脱离,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通过实验教学来深入理解和掌握。

5) 教学模式千篇一律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大屏幕投影”的教学方式。老师只是将教材内容照搬演示,缺少师生互动,学生集中关注力不高,学生实验时只是仿效操作,教师枯燥的演示和学生机械的模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与课程预期差距较大。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学生认识上的错位

很多大学生对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很消极,忽视其对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存在着“计算机课程就是程序设计”、“计算机会用即可”或“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讲解工具使用”等等一些片面观点。他们还未认识到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想和重要方法对自己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重要性。

7) 教师的“重教轻育”思想严重

目前,很多教师非常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授课技能,却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将经过抽象、加工和精简后的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并测试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缺乏对学生主动汲取知识、重新构建知识以及再利用知识等“育”的延伸。“重教轻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严重脱离于现实社会的实际应用需求,即便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再深厚和应用技能练习的再熟练,面对现实问题时也会束手无策。endprint

8) 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目前部分学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用学生参加国家级计算机考试过关率来衡量,这样将导致教师的授课重点单纯集中在考试内容上,学习这门课程的精力集中在考试的相关内容上,导致学生追求考试合格率。造成与实际应用脱节,如部分学生在写论文,或者社团活动中连简单的排版都不会应用。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1) 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在课堂一问一答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轻松掌握基本知识点、概念,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能自主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思考、表达、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如在讲信息安全这一章时,采用案例讲解分析、概念分析、课堂问答、幻灯片演示、图表讲解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整个单元的讲课以案例“不翼而飞的存款”为例引入信息加密的概念,从而培养起学生对信息安全的正确概念和对整个课程的兴趣。

由每个学生上网查询资料、整理企业案例,让学生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访问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站,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最后完成给定实验题目,并写出实验报告,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所讲授的基本知识点。

2) 开设第二课堂教学,注重课外实践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实用性的技术,对于理论等不是很感兴趣,喜欢能够看得见、能够动手试一试的学习方式,而且更加关心这些知识或者技术能否在今后有用。学生们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大学教育阶段除了知识教授之外,还需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开设第二课堂教学。

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需求,尤其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培养他们的计算机信息素养,正确引导他们的兴趣。为此,我们每年举办全院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大赛。如多媒体设计大赛、计算机基本技能大赛、编程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设立计算机协会、网络协会,组织学生参与课题小组。丰富了校园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我院参加河南省ACM大赛,荣获三等奖。

3) 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在全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环境,将会使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阶段就参加科研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习中的具体技能,如复杂的文字处理工作等,这些技能经过亲历亲为的锻炼将会更好的掌握。

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要更加注重,本门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什么样的用途,以及如何在灵活的应用本门课程的知识。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在保证所讲述课程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需要注意尽量阐述课程知识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所学知识的被理解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基础课要系统、透彻,专业课程要覆盖全面

基础课程属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本盘,是学生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延伸的过渡。掌握基础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举一反三,不断扩展自身知识面。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注意课程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把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关系讲述明确,尽量建立起概念和理念,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理性的认识水平。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各种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涌现。因此其课程内容可能具有很快的更新速度。课程教学要能够准确地反正这种变化。但是由于其变化的迅速,我们很难在课堂上将每一个变化都讲解透彻。所以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讲好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专业课程的覆盖面广,让同学们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具体理性的理解则可以让其在后期的具体工作中继续锻炼提高,升华为理性认识。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全面性可以包括为两类:一是要覆盖本专业课程所涉及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第二是要尽量把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发展历程描述清楚,阐述清楚不同历史进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一些比较新的领域,可以对其近似的知识体系进行综合的阐述。

5) 要重视提升理论水平高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学们理论水平的提升。理论水评的提升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二是从实际的工作中发现问题,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以及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科学问题等,提高学生对总结和发现问题的感觉。课程学习阶段虽然很难让同学们熟练掌握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是至少可以提升大家对理论水平提升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打下一定的基础。

6) 当好导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老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设计、总结和报告,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导向性的专题研究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知识教授很重要,兴趣教学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还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大量的知识灌输,学生可能兴趣不大。应多举实例,多联系信息时代的新技术。同时,把知识教授转化为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启发大家共同思考,共同学习。

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前人创新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分析前人如何在当时的知识框架和一般看法之上,独辟蹊径,取得自己的成果。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就会了解前人的创新方法和思路,为我所用。鼓励学生在自己想法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做出成绩。对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师,最好能够进行鼓励;如果学生思考方向有更深的内容可做,并且符合学生的研究方向,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做下去。平时作业中,设置一些开放问题,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业中的一部分当然应该是锻炼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的问题,但除此之外,可以设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出自己的答案。

3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实现“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适用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萍,耿红琴.基于智能Agent的网上协作学习模式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16):187-190.

[2] 张莉华,陈萍.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差异教学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2,(8):30-33.

[3] 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4] 羊娜.如何更好的开展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8):4944.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改革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