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教学资源 激活历史教学

2014-12-16余志兵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2期
关键词:美苏习题高中历史

余志兵

教学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挖掘图片资源,激发探究热情

历史图片,集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了浓厚的时代特征和生活品格,具有文字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巧妙灵活地运用图片资源,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和事件的反思,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能力。

例如,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中的“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包含了许多的插图,在新课导入时,笔者是这样予以设计的: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祈祷》,并在音乐中展示“日军侵华暴行”、“全民族抗战”、“抗战的伟大胜利”等有关抗日战争的三组主题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然后通过“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为什么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尊严?请说明理由。最后,教师加以点拨、补充、解释和说明,引出新课主题。这样,借助图片资源,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挖掘材料资源,深化知识理解

历史是叙述过去发生的事件,人们无法对其进行亲身体验,通过挖掘材料资源,既可以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中的“兴力量的崛起”一课时,为了深化学生对欧共同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结合书本材料,并补充如下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六国走上联合的原因:(1)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舒曼计划》(1950年)(2)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须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阿登纳回忆录》)。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欧共同形成的根本原因,法德之间的和解是引发欧六国走上联合的直接导火线,摆脱美的控制和苏的威胁是欧共体产生的主要原因。这样,通过材料资源的运用,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挖掘习题资源,巩固扩展应用

习题是深化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高中历史教材习题主要包括“学习思考”和“课后习题”两部分,是编写者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反映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体现了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迁移等综合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巩固、扩展、应用知识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和重要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习题资源,并有效地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联想,以帮助理解、记忆、消化,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教授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中的“美苏争霸”一课,当讲到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的美苏争霸时,笔者要求学生思考以下课后习题: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

A.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前苏联的全球扩张;B.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C.前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D.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分析:该题涉及内容广泛,巧妙地将选项设计为部分正确的形式,增强题目的干扰性。要想正确解答出本题,关键在于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和准确认识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历史,及每一历史阶段的特征。这样,通过挖掘习题资源,既检测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田家炳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苏习题高中历史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六)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