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英语教学的“美”

2014-12-16李怡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2期
关键词:默契美的教学活动

李怡

教育家说:“精彩的教学是美的结晶。”英语教学也可以创设美,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们共同发掘美、寻求美进而创造美的过程。

一、创设“直观形象”的情趣美

教学美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人们,从而达到教育和感化的目的。实践证明,形象教学不仅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以美引真”的核心就在于形象的启示作用。因此,教单词、句型、对话时,我利用卡片、玩具、实物、真人、图景、电化教学等直观手段,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来提高学习效率。如教水果之时,不只是汉语译成英语的过程,而是呈现给他们真实的苹果、雪梨、芒果等。学生感受到色、香、味俱全的真实“美”,听到词的读音,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记忆效果大大提高。教学手段的美感还能让学生通过“字母、单词接力赛”、“猜一猜”、“找朋友”、“听听画画”、“唱唱跳跳”等课堂活动、表演,体会到“乐趣”和“美”的享受。在课文、对话教学里,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角色游戏法”,准备面具、服饰甚至辅以录音、录像、投影、图片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活动表演。同时达到了教学另一个目的:运用“美”的语言,陶冶了情操“美”。

二、创设“人人感受成功”的愉悦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一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教“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回答时,和以往不同,这次先让学生猜一猜Where is Farmer John?同学纷纷举手要求发言,这时已不存在优生差生之别,都觉得很有趣,大家不停地在寻找Farmer John。一段“口舌”之战结束后,仍然找不到Farmer John的“影子”,全班可急坏了。这时我让准备好的布袋木偶剧“Where is Farmer John?”呈现。顿时全班同学瞪大了眼睛,看电影似地看着表演,都想尽快知道Farmer John在哪里。忽然一个怯怯、细细的声音从后面传出:Hes Sleeping under the tree.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从来不敢回答问题的同学今天竟然说话了。“Thats right!”我大声宣布,同学们都很兴奋,竞不约而同地拍手赞扬。此时此刻,再好的言语也比不上这热烈的掌声。他眼里噙着眼泪望着我……他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美。我不禁感叹:幼小的心灵是多么需要美的滋润。

三、创设“师生交流”的气氛美

教学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所显示的美,不但来自教师的创造,也是来自学生的创造,而更大程度地来自师生“情知”交流的整个“动力过程”之中,教师从学生的创造中常常体验到一种收获时的甘甜而产生美的愉悦,而学生的创造如果在群体的认可中汇成一种集体的智慧和整体创造的气氛时,一种大面积丰收的群体美就会呈现在教师面前。有时,当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会呈现出一种“神来神往”的高度默契。这种默契,在教师方面,体现为“教学自我”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在学生的创造气氛中,往往产生一种教学的灵感而摆脱了事前的准备和确定的言表,表现出挥洒自如、左右逢源的即兴发挥。在教学中,学习较差的同学一般都不敢举手发言。有一次,班里最差的一个学生举手读一个英语单词,我满怀期望地让他站起来发言后,结果全班哄堂大笑,因为他的读音有偏差。我没有批评或取笑他,而是让这位同学拼读那个词,竟然拼对了。我马上竖起大拇指说:“you are my good boy today.”学生们顿感不好意思。差生、好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这种以“自由”和“交流”形式表现出来的默契,显然是教学中真正有“意味”的美。

教学需要美,教学的美最能吸引学生,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捷径。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三兴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默契美的教学活动
瘦 身
默契大挑战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