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化背景下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2014-12-16邹祥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小班化习作作文

邹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作文教学成败的尺子,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就当前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说,尽管课改前“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学”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作文教学的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成为制约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

一、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指导的程式化

农村小学教师在作文的指导上,存在着如下几种现象:一是不管什么作文指导,基本上都遵循“四步曲”:一读范文,二命题,三析题,四提要求。当然,初学作文,这样的指导是必要的,但如果老生常谈,这样的“曲子”唱腻了,学生会失去兴趣,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就可想而知了。二是用作文选代替教师的指导,逢上习作课,必先例文开路,不管什么作文,总是先让学生照着例文念,然后照着例文写。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三是不顾学生的积累和认知水平,刻意追求新奇,片面强调作文教学内容新颖、独特,事例一定要典型、感人,并要使人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2.评改的滞后化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的限制,作文草稿的修改及成文后的评改,不能当堂或及时进行,相对滞后。农村小学规定一周两节作文课。但教师们为赶语文教学进度,一般两周才上一次作文。因此,当学生拿到老师评改过的自己的作文本时,已是两周之后,甚至更久。学生当时写作的激情已经冷却,灵感已经消失。这时看老师的评语,如同嚼蜡。所以教师往往是花了大力气,吃力不讨好;学生却不领情,不屑一顾,收效甚微。

3.学生的差异性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体现得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出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二、彰显小班化的优势,优化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1.强调指导的个别性与针对性

小班化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坚持了无差生教育理念,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是小班化的根本宗旨。由于小班的人数相对较少,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可以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基础,分层指导,因材施教。这样一来,促进了学生个性作文的发展,再也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作文了。

2.强调评改的时效性与合作性

在小班中,学生的作文草稿写好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评作文。在合作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其他同学作文的优点,同时也能发现自己或同学作文中的问题,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学生誊写的成文,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评改、总结,甚至可以面批,这样就能趁热打铁,在学生写作的“余热”中,在有效的第一时间内,发现学生作文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巩固。这是非小班所不能比的。

3.强调作文活动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教师应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利用小班化的现有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社会,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强调阅读的广泛性与积累性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阅读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就目前对农村小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未能完成阅读任务的占大多数,即使有一定阅读量的,所选择的读物也多以卡通、漫画居多,选择自然、文学类的在少数,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小班化情况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学生”的活动,多引导孩子订购有益身心的书报,学校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才能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它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不可能说,因为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就能全面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但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全面推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一定会大为改观。

(作者单位:江苏大丰市大桥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班化习作作文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习作展示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