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原生态”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2014-12-16孙晓云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2期
关键词:原生态内涵课文

孙晓云

语文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追求一种“原生态”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让教师、学生和文本,内容、思想和领悟达成平衡、统一以及融洽。

一、通过引导对话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阅读是对话的前提,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和文本以及老师和文本,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的领悟交流、精神碰撞等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在一篇文章中总会有最具有意义和价值的部分,因此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

比如,苏教版《最佳路径》这篇课文中,“最佳”一词无疑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眼,也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时,老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最佳”的内涵,从而在教学中能够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对此老师首先要从课文中提炼最佳路径的内涵,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前从什么是最佳路径、为什么被评为最佳路径等疑问着手,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文本,并对这些路径被评为最佳路径的原因进行探析,最后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核心词语,比如格罗培斯的精益求精,竺可桢的一丝不苟。通过这种联想式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到文章的精神内涵,而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表面内容,而这种精神层面的内容正是通过探究来获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适当进行引导,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同时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追求语言和精神内涵的一致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仅限于内容和文字本身的教学,那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进入到课文丰富的精神内涵中,才能够有效感悟课文的精神之美。文章本身不是无情之物,是语言和精神的两者合二为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人文感悟的最佳融合点,既不能够因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地肢解课文以求得语法要义,也不能够一味地注重人文熏陶,而是要在训练中体现感悟,在感悟中展开语文训练。

比如,在苏教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中,老师就需要以“中华之崛起”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然后联系上下文,再结合多媒体了解当时中国人的屈辱。再引导学生了解周恩来和其伯父的交谈,以及周恩来所认识到的外国人的趾高气扬、国人的悲悯。从而理解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最后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来对四字词语的应用进行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脑海中对这篇文章中所展现的世界进行对比,进而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深入理解来深刻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同样,在《特殊的葬礼》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如果不深入地阅读、揣摩、回味,就很难领悟语言中所融入的那种悲伤,而这种悲伤无疑是对人类对自然无情的掠夺、浪费水资源以及乱砍乱伐森林树木的一种控诉。只有在课堂中通过对内容和文字的深刻理解,才能够让学生感悟文章精神内涵,同时也学习了语文的语法要义。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语文学习的肤浅。

三、诗情和创意的完美融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充满诗意,同时,创意让课堂展现智慧的光芒。对于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各种感受要充分尊重,同时更要呵护他们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智慧花火。在课堂上要充分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让学生拥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活动,让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诗意来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充分放松身心,感受语文语言魅力,让思想插上创意的翅膀。

比如,苏教版“走进童话世界”这节趣味横生,但是成熟度还不高的综合性学习课,老师就可以让小学生组成小组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收集整理有关的童话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设计“哈利波特和我一起”、“童话天地”、“作家资料以及童话世界”等环节,让学生在这些环节中自己充分展示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演示,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爆发出来的能量和智慧不得不让老师感叹平时的课堂教学太过于封闭和禁锢,这次的综合性的学习只不过是将读、写和说进行了简单的改变,就让学生找到了一种轻松学习的感觉,也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过程不断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生态内涵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背课文的小偷
挖掘习题的内涵
原生态静宁苹果
背课文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