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伸护理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1)

2014-12-16李小娜潘岁月

护理研究 2014年33期
关键词:人群血糖病人

李小娜,潘岁月,崔 茜

糖尿病(DM)是目前许多国家5个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1]。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病人必须保持长期的代谢稳定。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指血糖数值已达到正常高限或略高于正常值,但尚不能确诊为糖尿病的人群,是糖尿病发展的最早阶段。如在该阶段血糖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会转变成糖尿病[2]。糖尿病延伸护理服务旨在减少高危人群的可改变高危因素,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因此,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早期干预,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关键。本研究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观察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中心,医生和营养师配合的强化干预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2年6月在某社区居民中随机选择糖尿病高危人群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9岁~76岁(63.1±7.8岁);初中8例,小学20例,文盲2例。纳入标准: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与研究人员沟通无障碍;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糖尿病高危人群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①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统称为糖调节 受 损 (IGR,即 糖 尿 病 前 期 )。IFG为 空 腹 血糖(FBG)6.1<7.0mmol/L、餐后2h血糖(PBG)<7.8mmol/L;IGT为FBG<7.0mmol/L、PBG为(7.8~11.1)mmol/L。②超重、肥胖(BMI≥24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③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④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⑤血脂异常,HDL-C≤35mg/dL(0.91mmol/L)及 TG≥200 mg/dL(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排除标准:已患其他严重代谢疾病的病人;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如不稳定心绞痛、血压超过200/100mmHg(1 mmHg=0.133kPa)或合并感染者;有精神异常的病人;同时患有肿瘤,近半年内接受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的病人;正在参加其他研究课题的病人。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1.2.1.1 建立健康教育团队 由糖尿病专科护士2名或3名、综合医院专科医生1名、营养师1名和社区医生1名组成。

1.2.1.2 建立健康教育活动中心 与社区服务中心合作,由内分泌科糖尿病健康教育团队帮助社区建立临时的“糖友之家”,将健康教育的活动场所延伸到社区。教室内配有电视、黑板、投影仪、健康教育宣传板、食物模型,运动器材、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小册子等。

1.2.1.3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防治知识 结合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社会对糖尿病防治的关注。积极做好社区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各种渠道(如健康教育专栏、画廊、版报、多媒体等)在社区全体人群中广泛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提高社区高危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1.2.2 培训计划和安排

1.2.2.1 基本知识的学习 每月开展1次健康教育,每次2h,连续开展6次。专科护士在社区以讲课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分为集体授课与每个月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以及具体预防的方法。

1.2.2.2 建立自我监测行为 教会研究对象记录饮食和运动监测表,要求研究对象将三餐的饮食内容、摄入量、运动方式、运动量、服药情况每天进行记录[3]。

1.2.2.3 信息反馈 对社区高危人群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回访督促。专科护士每周电话回访,解答实施过程中病人的问题,研究对象每月到医院复查并上交饮食和运动监测表,医生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4 激励模式 让研究对象到糖尿病病人中去,通过交流[4],认识糖尿病对自身的危险性,从而增强预防的决心。

1.2.3 评价方法 整个研究期间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在入组开始和干预后6个月比较其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养成的情况,并通过实验室检查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三酰甘油的变化。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2003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糖尿病高危人群认知情况比较 例

2.2 干预前后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我行为管理达标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我管理改变情况比较 例

2.3 干预前后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糖尿病高危人群各项糖脂代谢指标比较(±s)

表3 干预前后糖尿病高危人群各项糖脂代谢指标比较(±s)

时间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三酰甘油mmol/L糖化血红蛋白%30 5.77±0.63 8.96±1.26 2.23±0.81 7.25±0.75干预后 30 5.39±0.66 8.18±1.37 1.82±0.61 6.43±0.61 t值 2.281 2.295 2.215 2.干预前364 P 0.026 0.025 0.031 0.021

3 讨论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视网膜剥离,心脑血管疾病等。尽早确定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高危人群属于临床前期,缺乏对糖尿病预防的重视,不熟悉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培养正确的态度,建立健康行为是控制危险因素的关键。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提出要求护理服务(尤其是针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服务),应是全程、无缝隙的。在常规的护理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只把目光聚集在了院内期间,而忽略了对社区的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这一环节。健康教育能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加强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糖尿病严重性的认识水平,使之在防治过程中,始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通过将健康教育延伸到社区,针对社区的高糖尿病危人群给予干预,采用多样的教育方式,让高危人群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易感性以及疾病潜在的威胁,加强了其预防糖尿病的信念同时鼓励并帮助他们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尽管目前关于糖尿病的理论研究已有很多新的进展,但社区的教育相对滞后。长期以来社区人群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仅局限于糖代谢的紊乱,其治疗和预防措施亦侧重于血糖的控制。2001年,班延奖得主McGarry教授在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ADA)上提出脂代谢障碍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原发病理生理改变,2型糖尿病中糖代谢紊乱的根源为脂代谢异常,提出将2型糖尿病称为“糖脂病”。通过延伸护理使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逐渐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模式,同时相关高危因素也有所改善,降低了向糖尿病发展的风险。一方面在主动接触高危人群的过程中使社区团队医务人员认识到基层防病保健工作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使糖尿病高危对象接受了糖尿病防控相关知识,逐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延缓和杜绝了糖尿病发病,提高了生活质量。延伸护理从近期阶段性效果分析对糖尿病高危对象生活方式改变可能会产生远期效果。延伸护理服务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跟踪干预是社区防控糖尿病的一项投资少、效果好的社区防病保健措施[5]。糖尿病高危人群延伸护理目前还仅在少数社区进行,进一步做好计划安排,持续有效推广开展,将使防控糖尿病工作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完善。

[1] 潘长玉.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

[2] 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

[3]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atlas[M].2nd ed.Brussels:Belgium,2003:2.

[4] 白锦兵.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A):50.

[5] 莫永珍,黄绮文.香港糖尿病专科护理与教育的学习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80.

猜你喜欢

人群血糖病人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在逃犯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谁是病人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