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居民灾害认知及灾害救护技能培训需求分析1)

2014-12-16段焮焮顾董琴丁颖萍孙一勤

护理研究 2014年33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灾害

段焮焮,陈 琴,顾董琴,丁颖萍,孙一勤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灾害”的定义[1]为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所发生地区所能承受的程度而不得不向该地区以外的地区求援时,即可称为灾害。面对不断增加的灾害,社区居民如何获得安全并减少损失,其关键在于居民对于社区防灾工作的认知程度、社区居民防灾机制、社区居民的自我急救技能等方面,其内涵包括防灾知识(认识灾害特性、种类、影响及原因)、防灾技能(做好灾害的预防方法、预警和应变措施、健康救护、心理康复)、防灾态度(觉察到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保持灾害发生时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够身体力行,做好防灾准备和宣传,可减轻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灾难救援时的负担并强化其成效)[2]。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城市社区居民的灾害认知和救护技能培训需求,为今后的社区灾害认知和救护技能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社区居民243人。

1.2 调查方法 应用社区灾害认知和灾害救护技能培训需求调查量表进行调查。该问卷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后自行设计,分为3个部分,包括一般资料、灾害认知、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需求,问卷分为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无意见(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总分为75分。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有效回收率为97.2%。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将数据录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城市社区居民灾害认知状况 社区居民认知得分为56.24分±6.83分,最高分为74分,最低分为38分。见表1。

表1 城市社区居民灾害认知状况(n=243) 人

2.2 灾害现场救护知识来源及途径 城市社区居民认为获取急救知识的最佳途径依次是培训(32%)、网络(26%)、电视(22%)、报刊及杂志(12%)、电台广播(8%)。同时,绝大部分社区居民希望开设一些应急自救互救方面的培训。仅占2%的社区居民认为有专业的救援组织定期到社区进行指导是没有必要的。由此看出,社区居民防灾态度较端正,有利于灾害教育知识普及。

2.3 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教育需求 绝大多数社区居民表示若社区举办相关防灾教育活动和救生技能操作训练时,都会选择参加。社区居民对一般性的灾害(地震、火灾、煤气泄漏等)有一定的急救知识,但是具有针对性的、侧重性的技能,如心肺复苏技术、止血包扎、搬运脊椎受伤病人等,需要重点培训。见表2。

表2 社区居民的急救技能掌握程度(n=243) 人

3 讨论

3.1 社区居民灾害意识和救护知识状况 结合我国近年来灾害频发的现象,社区居民的参与防灾的意识增强,这不失为一种好现象。但是仍有少部分社区居民认为灾害不见得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无需关心,而大部分居民认为防灾教育极其重要,对参与社区防灾活动的态度积极。许多居民认为救灾工作是社区居民的共同责任,也认识到社区层面的防灾措施和防灾教育有助于减灾。同时许多居民认为灾害发生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主要原因就是自身缺乏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所造成的。因此,应持续地进行社区居民防灾的相关教育和知识宣传工作。

3.2 社区居民灾害认知和救护技能培训对策

3.2.1 持续开展社区居民防灾教育 灾害管理除了通过技术与行为去防止灾害发生和减低人民的损失外,还应通过法律、行政、宣传教育等相关的手段,来约束人们对于灾害的反应与行为。当发生重大灾害时,居民具有相关防灾及救灾知识和技能,能先行处理,才能避免灾害及损失持续扩大。社区防灾,强调的正是培养居民具有相关的防灾知识和救护技能,通过教育培训的手段来实现社区防灾的目的。当前城市社区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宣传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相关的科普读物也不够齐全[3]。因此,教育培训社区居民的灾害知识和救护能力,开展群众性救护活动,应成为减灾抗灾的重要渠道[4]。此外,对于社区内高龄老人,除持续关注居住状况并应协助参与防灾教育及设备使用,以达自救并延长他人救援时间。

3.2.2 社区居民灾害认知和救护技能培训方案建议①培训内容:报警常识、社区和居家防灾措施、灾害现场避险逃生技巧、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传染性疾病的防护隔离措施、突发疾病的急救处理、急救基本技术。②培训模式:建议社区防灾教育可采用多媒体授课、操作示范、灾难现场情景模拟这些方式进行培训。后期可通过专题讲座、灾难视频、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强化社区居民所学的知识,抵抗遗忘。③培训师资:建议防灾教育可以由社区相关单位承担主导和组织工作;医学院校的师资可组成固定的师资队伍参与社区教育,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可以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5,6]。

[1] 周彩华,范春红,谢凯琳,等.杭州市社区居民灾害现场急救技能的调查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2,5(1):25-30.

[2] 张英,王民,李斐,等.我国部分省市初中生防灾素养调查研究[J].灾害学,2012,27(2):100-104.

[3] 任丽,王辉.居安思危加强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4(5):86-89.

[4] 万汉松.城市社区应急科普教育体系建设亟待加强[J].学习月刊,2010(8):58.

[5] 龙纳,胡秀英,刘祚燕.灾害的应对与备灾教育启示[J].护理研究,2010,24(7A):1693-1695.

[6] 张清.我国灾害护理学及灾害护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研究,2009,23(4A):923-924.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防火防灾”大作战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