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钢铁行业谋新发展的动向分析

2014-12-16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陈中涛

资源再生 2014年12期
关键词:钢铁行业铁矿石钢材

文/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 陈中涛

与我国经济的新常态相对应,我国钢铁行业也将进入“新常态”,其主要特征是:产能过剩加剧,产量居高不下;价格水平低,行业盈利能力弱;行业转型升级加快。这一时期既是钢铁行业的困难时期,也是钢铁行业加快调整、转型升级,与上下游产业供求关系的再平衡时期。为了加快这一过程,钢铁行业要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积极谋变、创新发展。

一、2014年国内钢材市场回顾

2014年,经济“新常态”特征显现,加上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增加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增速回落至7%~7.5% 的区间,钢铁需求的增速放缓,但产量居高不下,供求矛盾突出,加之产业链资金普遍紧张,以铁矿石为代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下行。企业经营普遍困难,行业效益低下。然而,国内市场环境倒逼、外部环境转好、出口创新高,已成为行业低迷形势下的一个亮点。

(一)日均产量居历史高位

粗钢的日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1~10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的累计产量分别为59952万吨、68535万 吨和934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1%、2.1% 和4.7%,增速分别比1~9月回落了0.3、0.2 和0.3个百分点;日产粗钢225.44万吨。据统计局数据的测算,预期全年粗钢产量为8.2 亿吨左右,实际粗钢产量(含未纳入统计的产量部分) 将达到8.8 亿吨左右。如图1所示。

(二)市场价格持续下行,跌入低谷

自年初以来,银行对地产和钢贸企业资金控制较严,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差,整体市场不活跃,钢价持续下行。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市场监测,1~10月份,国内钢材市场的综合平均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8.5%,比年初下降4.7%。

(三)产业链资金普遍紧张,去库存常态化

受钢价低位运行的影响,钢材的社会库存继续下降。10月末,全国主要市场5 种主要钢材的社会库存量降至1043万吨,环比下降110万吨,降幅为9.55%,连续第8 个月下降,降幅较上月加大3.08 个百分点;截至11月7日,钢材的库存进一步降至1023万吨,比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50万吨,降幅为25.50%;与年初相比下降328万吨,降幅为24.28%;与2月末的峰值相比,已累计下降了1063万吨,降幅达50.96%。如表1 所示。

图1 1~10月全国平均粗钢日产量情况图

表1 国内主要市场废钢价格汇总

(四)我国钢材出口快速增长

1~10月份,全国累计出口钢材为7389万吨,同比增加2192万吨,增长42.2%;净出口折合粗钢6574万吨,同比增加2281万吨,增长53.1%。预计2014年全年钢材出口预计突破80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4年,我国钢材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我国钢材出口报价低于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欧美经济持续复苏,拉动钢材出口,同时国内钢厂对新兴市场加大出口,尤其是对中东地区、南美地区出口增长明显。

(五)企业经营困难,行业效益低下

今年以来,由于钢材市场持续三年疲软下行,产生巨大价位落差(6500 元/ 吨~2600 元/ 吨),企业普遍经营困难,行业整体效益低下。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9月份,会员钢铁企业销售的利润率仅为0.71%,仍处于工业行业的最低水平(全国工业平均为5.5% 左右)。大多数钢铁企业主业处于亏损状态,少数企业亏损额度较大。

二、2015年展望

钢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3~5年,钢铁市场仍将保持3%~5% 的增长,逐渐进入一个平稳期。

展望2015年中国钢材市场的形势,虽然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平缓,但因为对比基数提高,其体量规模依然巨大,将跃至9 亿吨的关口,其中出口量(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不少于2 亿吨。在需求拉动与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竞争的双重作用之下,全国实际粗钢产量有增无减。预计2015年内铁矿石价格继续跌落,由此开辟钢材价格新的下降空间,但随后由于需求效应逐步显现,下半年有望迎来行情的触底反弹。

(一)需求增速低缓,但规模依然巨大

从宏观层面来看,明年的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7% 左右。钢铁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仍趋于稳定,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基础建设投资是明年钢材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聚焦点。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与世界各国基础设施已近饱和相比,我国基础建设投资却蕴含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城镇化的建设中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城市棚户区的改造,有助于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此外,铁路及地下管网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也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基础建设的重点。

随着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的到来,也会带动钢材需求的增加。11月24日,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172 项重大水利工程。这意味着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建筑钢材及相关的钢管,各类配套阀门等材料的需求增加;随着水利建设的加速,也需要大量施工机械,将间接拉动机械工业用钢需求增加;水利建设与水力发电和农村电网建设也是密切相关的,小型水电站及农村电网的建设,也蕴含一定的钢材需求。

预计2015年中国粗钢的实际需求数量(含直接出口与未纳入统计的产量,下同) 将跃至9 亿吨,占全球市场需求的半壁河山。

(二)“走出去”将迈出更大步伐

今后3年~5年内既是世界经济的复苏期,也是我国钢铁行业“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

第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今年9月初,河北钢铁在南非投资建设的500万吨钢铁项目正式启动,这是迄今我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全流程钢铁项目,意味着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有了新开端,这将会带动其他企业积极从外部谋求发展空间。

第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出去。由于中国钢材具有比较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和产能优势,2015年,钢材直接出口仍将继续攀升,有望再上新台阶。但随着钢材出口量的增多,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和贸易争端也明显增多。2013年,涉及的贸易摩擦有25 起;2014年以来,又先后有美、韩、俄及东盟等发动多起双反案件。从这一不利因素来看,直接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即使如此,如果外部环境不出现重大意外变化,出口规模也有望达到9000万吨,折算粗钢约在1 亿吨左右。

大量的钢材间接出口规模也不可低估。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也明显优化。今后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如高铁、核电、成套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产品出口,有望出现跳跃式增长。预计2015年受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带动的钢材间接出口,折算粗钢将达到1 亿吨。

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两项相加,2015年中国粗钢(钢材折算) 出口总量预计达2 亿吨左右,对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全国粗钢产量有增无减

2015年,产能释放有抑制因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界定了环保问题是法律问题,是企业不可逾越的红线。但企业主动缩减产量的动力不足,预计新一年内中国粗钢产量仍将保持低幅增长。全年纳入统计的粗钢产量将达到8.5 亿吨,增长3% 左右。如果加上未纳入统计的产量部分,2015年,中国实际粗钢产量可能达到9 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四)铁矿石价格仍有可能继续下跌

2015年,铁矿石价格将继续跌落是大概率事件。初步判断进口铁矿石到岸吨价可能在70 美元左右。

今年以来,世界矿业巨头一直在积极扩大产量。三季度,力拓铁矿石产量为6045万吨、淡水河谷产量8573万吨,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据有关机构预测,全球铁矿石新增产能的投产高峰期在2014年~2017年形成,表明这段时间将是全球铁矿石产量释放的高峰。预计2015年全球铁矿石产量将达到28 亿吨。伴随着产量的增长,铁矿石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有可能跌至70美元/ 吨左右。

进口铁矿石价格再下台阶,势必会刺激中国铁矿石进口大幅增加。结合历史数据判断,如果2015年铁矿石进口到岸均价降至80 美元/ 吨左右,全年铁矿石进口量将超10 亿吨,增长10%;如果铁矿石进口到岸均价降至70 美元/ 吨,全年铁矿石进口量将有可能达到12 亿吨,增长3 成左右。

(五)钢材行情超跌后下半年有望触底回升

铁矿石价格继续跌落,为钢材价格走低带来了新空间。受其压迫,预计2015年上半年钢材的价格还有可能继续探底。但下半年,随着钢材价格的进一步走低,对需求的刺激效应将逐步显现。钢材、矿石、焦炭等价格持续跌落,达到临界点后,可能会引发市场补库与抄底,强化需求刺激效应。此外,价格持续跌落,将导致许多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由此引发供应抑制,造成高成本铁矿石推出市场,然后减产扩展至钢铁领域。受其影响,钢铁及矿石等冶炼原料在价格超跌之后,2015 下半年有望触底回升。

三、新常态下钢铁行业要谋求新发展

我国钢铁行业也将进入“新常态”,行业调整、转型升级加快。这个过程,我估计大体上要经过3~5年的时间。度过这一阶段,钢铁行业将迎来新发展。

(一)抓主要矛盾,切实化解过剩产能

近年来,钢铁行业之所以陷入困境,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产能过剩。2003年~2012年的10年间,我国粗钢产能激增5 亿吨,目前,产能存量超过10 亿吨,一个唐山市的产能就足以与整个欧洲相比。去年,全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4.3%,已连续3年低于警戒线。既便是高端钢材,近年来也呈现过剩趋势。据估算,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过剩总规模逾2 亿吨,相当于日美总规模。目前全世界钢的50% 由中国生产,中国人均钢消费量已远远超过全球人均水平。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产能已呈现全面过剩状态。

(二)加快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纵观世界钢铁行业发展100 多年的历史可见,世界钢铁业的发展就是钢铁产量向大集团、大公司集中的竞争史。其间,全球钢铁工业经历了4 次大规模的重组并购,相应产生了4 个时代的巨型钢铁企业,分别是美国钢铁公司、新日铁、安赛乐、安赛乐米塔尔。这4 次大规模重组并购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分别打造和确立了美国、日本、欧洲在世界上的三强地位。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联合重组方面迈出了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有宝钢集团、沙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鞍钢、首钢、武钢等大企业先后进入世界500 强。到2013年,国内粗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18 家钢铁企业年产粗钢4.1 亿吨,产业集中度为53%。但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与世界钢铁强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此,当前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具备有利条件。兼并重组的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完善的配套政策正在逐步形成。自2010~2014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意见的相关文件,从行政审批、交易机制、金融支持、支付手段等全链条进行梳理革新,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作用。在政策助力和兼并重组成功案例示范效应的带动下,我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应该走得更远。

(二)加快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要重视技术创新。这是钢铁行业获得重生的必由之路。

(三)要加快发展钢铁电子商务,提高钢铁流通现代化水平

从流通环节来看,当前存在三个“不适应”的问题。一是不适应当前经济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的发展大环境,由此必然带来钢铁产能过剩。二是流通管理模式不适应整个行业精细化管理趋势变化。目前钢铁流通主要侧重于交易环节,忽视了流通全流程的管理建设,必然导致钢铁流通成本不断攀升。三是不适应当前市场对信誉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从融资角度来看,信誉缺失导致融资机制的不健全,最后必然会导致银行抽贷、资金紧缺。

要尽快解决钢铁流通环节的这些矛盾,发展钢铁电子商务是钢铁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通过钢铁电子商务的集成性,将分散、碎片化的消费集成起来,使钢铁行业供需形成对应关系,必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产能过剩。第二、钢铁电子商务的发展轨迹推动着钢铁流通组织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交易当中,它能够推动商流、物流统一起来,形成全流程管理以此降低流通成本。第三、通过钢铁电子商务,能够把握住在流通领域环节的物控权。在流通领域把握物控权可形成很大的升值空间,并得到更多的商品附加值,扩大盈利空间。

推进钢铁电子商务,一定要把握其本质。在目标上,要做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或节点,发挥将整个产业链连接起来的功能;要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降低产业和企业的运行成本。

按照这种要求,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应该是“1+4”的平台模式:“1”是指要有以电子商务技术为支撑的交易平台,“4”是指要有四个方面的支撑—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撑、完整的物流体系的支撑、完整的支付体系的支撑和信用体系的支撑。钢铁电子商务要求其平台足以推进钢铁产业供应链的形成和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钢铁行业铁矿石钢材
2022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559万吨
钢铁行业有机固废危废采用热裂解工艺处理可行性分析
6.58亿吨
钢材集中采购管理思考探究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中国首次成钢材净出口国
2012年7月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